换向器换向片的多燕尾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26058发布日期:2018-12-19 05:55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换向器换向片的多燕尾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换向器技术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提高换向片与电木的结合力的换向器换向片的多燕尾结构。



背景技术:

换向器是直流电机、交流串激电动机上作为电流换向,为了能够让电动机持续转动下去的一个部件,俗称整流子,换向器是几个接触片围成圆型,分别连接转子上的每个触头,外边连接的两个电极称为电刷与之接触,同时只接触其中的两个。换向器主要应用于电动工具上,换向器的关键性能指标是指它的超速性能,超速性能高的换向器才能够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使用寿命。要具备高的超速性能,首先产品要有高的机械强度,即换向器换向片与换向器本体之间的结合强度要高。

现有技术中,换向器换向片设计时,一个内燕尾加一个外燕尾组成燕尾结构,如图1所示,保证换向器在运行当中不跳排或飞片;但是,对于高功率及高转速的电机,普通的换向片设计结构可能有所不足,无法满足电机极限情况下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向器换向片的多燕尾结构,提高换向片与电木的结合力,使电木对铜排具有更高的拉紧力,增加铜排的抗拉强度。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换向器换向片的多燕尾结构,它包括:片体和由内燕尾和外燕尾组成的燕尾,燕尾固定在片体上,它还包括,第二燕尾和第三燕尾,所述的第二燕尾和第三燕尾右下而上依次固定在燕尾的上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第二燕尾包括第二内燕尾和第二外燕尾,通过在外燕尾及内燕尾上设计更多的倒扣结构,使电机极限情况下也能使用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第二外燕尾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角度为65°~75°,提高换向片与电木的结合力,来增加铜排的抗拉强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第三燕尾的两个第三外燕尾为倾斜面,通过增加燕尾的数量,提高换向片与电木的结合力。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第三外燕尾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角度为80°~85°,提高换向片与电木的结合力,来增加铜排的抗拉强度。

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换向器换向片的多燕尾结构,通过在外燕尾及内燕尾上设计更多的倒扣结构,使电机极限情况下也能使用,通过增加燕尾的数量,并设置燕尾的倾斜角度,重新对铜排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高换向片与电木的结合力,使电木对铜排具有更高的拉紧力,通过形成多燕尾结构,来增加铜排的抗拉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换向器换向片的多燕尾结构,它包括:片体1,内燕尾11,外燕尾12,燕尾2,第二燕尾3,第二内燕尾31,第二外燕尾32,第三燕尾4和第三外燕尾41,第二燕尾3和第三燕尾4右下而上依次固定在燕尾2的上方。

如图2,图2所示,片体1的上方设有由内燕尾11和外燕尾12组成的燕尾2,第二燕尾3和第三燕尾4右下而上依次固定在燕尾2的上方,第二燕尾3包括第二内燕尾31和第二外燕尾32,第二外燕尾32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角度为65°~75°,第三燕尾4的两个第三外燕尾41为倾斜面,第三外燕尾4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角度为80°~85°。

本发明通过在增加第三燕尾4和第三外燕尾41的设计,使电机在极限情况下也能使用,通过增加燕尾的数量,并设置燕尾的倾斜角度,重新对铜排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高换向片与电木的结合力,使电木对铜排具有更高的拉紧力,通过形成多燕尾结构,来增加铜排的抗拉强度。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让熟悉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出的等同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向器换向片的多燕尾结构,它包括:片体和由内燕尾和外燕尾组成的燕尾,燕尾固定在片体上,它还包括,第二燕尾和第三燕尾,所述的第二燕尾和第三燕尾右下而上依次固定在燕尾的上方,通过在外燕尾及内燕尾上设计更多的倒扣结构,使电机极限情况下也能使用,通过增加燕尾的数量,并设置燕尾的倾斜角度,重新对铜排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高换向片与电木的结合力,使电木对铜排具有更高的拉紧力,通过形成多燕尾结构,来增加铜排的抗拉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杨积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华腾汽配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27
技术公布日:2018.12.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