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24409发布日期:2019-01-05 10:13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都采用转换盘与两个连杆配合实现主、备用电源的切换,两个连杆上设置长条形的联动槽,转换盘上设置连接柱穿在联动槽内运动,由于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上触头组之间的距离限制,连杆的运动距离有限制,因此限制了转换盘的转动范围,致使转换盘转动的幅度不明显,操作不够明确,容易过度操作,影响产品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转换盘转动幅度大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包括主轴、转换盘和两个连杆,转换盘中心穿置在主轴上,两个连杆的外端分别与转换盘两侧联动连接,所述转换盘外端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两个连接柱,连杆上对应连接柱形成联动槽,两个连杆的联动槽相向设置开口,联动槽两端分别形成与连接柱适配的内承接面和外承接面,连杆通过联动槽活动连接在连接柱上,转换盘的内端设置有推柱,推柱设置在两个连接柱连线的中轴线上,两个连杆的内侧对应推柱形成承推面,两个连杆之间设置有拉簧,拉簧连接在两个连杆之间为连杆提供相向运动的拉力。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外端为连杆朝向转换盘的方向,内端为连杆的延伸方向,属于为了方便说明技术方案而进行的人为定义方向,并不指本发明本身的内外端。

本发明的有意效果是连杆采用内侧开口的联动槽与连接柱活动连接,在主、备用电源均断开时,连接柱在联动槽内,推柱在两个连杆之间并不与任何一个承推面接触;在转换盘向一侧转动时,推柱向转向一侧的连杆运动并与承推面接触,推动该连杆向外运动,连接柱从联动槽的内侧开口脱出,使转换盘能不被联动槽限制而转动更大的角度,另一侧的连杆通过连接在两个连杆之间的弹簧的拉力作用使该连杆拉向内侧,确保连接柱能在联动槽内并通过内承接面推动连杆运动;在转换盘回位时,通过两个连杆之间的弹簧的拉力作用使联动槽回到连接柱处。本发明通过该技术方案实现了转换盘的大角度转动,使主轴转动的幅度更大,手动转动的动作明确可靠,不容易误操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换盘有两片,连接柱和推柱设置在两片转换盘之间,两个连杆一端穿在两片转换盘之间。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片转换盘将连接柱固定,更加稳定可靠,同时保证连杆在离开连接柱时不会错位,保证连杆能回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作机构还包括电机和手柄,电机与主轴的下端连接,手柄连接在主轴的上端。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推面为朝向推柱凸出的弧形。弧形面与推柱配合更加可靠,能确保推柱在指定位置推动连杆外移。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轴下端设置有被动伞齿轮,电机的输出轴上也设置有与被动伞齿轮啮合的主动伞齿轮。电机横向设置能降低高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作机构还包括电机固定板,电机横向设置在电机固定板上,主动伞齿轮穿过电机固定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机固定板上侧连接有微动板,主轴穿过微动板,主轴两侧的微动板上设置有微动开关,主轴上对应微动开关设置有微动件,主轴转动时通过微动件控制微动开关。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两个连杆在转动盘的内端对称形成拉簧孔,拉簧两端连接在拉簧孔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转换盘和连杆的动作示意图1。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转换盘和连杆的动作示意图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5所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是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包括主轴1、转换盘2、两个连杆(3、4)、电机5、手柄6、微动开关7和电机固定板8,转换盘2有两片,转换盘2中心固定穿置在1主轴上,手柄6连接在主轴1的上端,主轴1下端设置有被动伞齿轮11,电机5的输出轴上也设置有与被动伞齿轮11啮合的主动伞齿轮51,电机固定板8设置在主轴1下部外端,电机5横向设置在电机固定板8上,主动伞齿轮51穿过电机固定板8与被动伞齿轮11啮合,主轴1和电机5通过被动伞齿轮11与主动伞齿轮51相互啮合实现联动连接,电机固定板8上侧连接有微动板71,主轴1穿过微动板71,主轴1两侧的微动板71上设置有微动开关7,主轴1上对应微动开关7设置有微动件12,主轴1转动时通过微动件12控制微动开关7的开合,转换盘2外端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两个连接柱21,连接柱21设置在两片转换盘2之间,两个连杆(3、4)外端穿在两片转换盘2之间,连杆(3、4)上对应连接柱21形成联动槽(31、41),两个连杆(3、4)的联动槽(31、41)相向设置开口,联动槽(31、41)两端分别形成与连接柱21适配的内承接面和外承接面,连杆(3、4)通过联动槽(31、41)活动连接在连接柱21上,转换盘2的内端设置有推柱22,推柱22设置在两片转换盘2之间,推柱22设置在主轴的内端的两个连接柱21连线的中轴线上,两个连杆(3、4)的内侧对应推柱22形成承推面(32、42),承推面(32、42)为朝向推柱22凸出的弧形,两个连杆(3、4)之间设置有拉簧9,两个连杆(3、4)在转动盘2的内端对称形成拉簧孔,拉簧9两端连接在拉簧孔内,簧9连接在两个连杆(3、4)之间为连杆(3、4)提供相向运动的拉力。

上述实施例连杆采用内侧开口的联动槽与连接柱活动连接,如图4所示,在主、备用电源均断开时,连接柱21在各自连杆(3、4)的联动槽(31、41)内,推柱22在两个连杆(3、4)之间并不与任何一个承推面(32、42)接触;在转换盘2向一侧转动时,如图5所示,推柱22向转向一侧的连杆3运动并与其承推面32接触,推动该连杆3向外运动,连接柱21从该连杆3的联动槽31的内侧开口33脱出,使转换盘2能不被联动槽31限制而转动更大的角度,另一侧的连杆4通过连接在两个连杆(3、4)之间的弹簧9的拉力作用使该连杆4拉向内侧,确保连接柱21能在该连杆4的联动槽41内并通过内承接面推动连杆4运动;在转换盘2回位时,通过两个连杆(3、4)之间的弹簧9的拉力作用使联动槽31回到连接柱21处。向另一侧转动时亦然,转换盘转向一侧的连杆的联动槽被推出连接柱外,从而解除联动槽与连接柱之间的限位,提高转换盘的转动角度,使手柄和电机能转动的范围更大,转动动作明确可靠,防止误操作。

上述具体实施例中的外端为连杆朝向转换盘的方向,内端为连杆的延伸方向,属于为了方便说明技术方案而进行的人为定义方向,并不指本发明本身的内外端。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包括主轴、转换盘和两个连杆,转换盘中心穿置在主轴上,两个连杆的外端分别与转换盘两侧联动连接,转换盘外端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两个连接柱,连杆上对应连接柱形成联动槽,两个连杆的联动槽相向设置开口,联动槽两端分别形成与连接柱适配的内承接面和外承接面,连杆通过联动槽活动连接在连接柱上,转换盘的内端设置有推柱,推柱设置在两个连接柱连线的中轴线上,两个连杆的内侧对应推柱形成承推面,两个连杆之间设置有拉簧,拉簧连接在两个连杆之间为连杆提供相向运动的拉力。本发明的转换盘能大角度转动,使主轴转动的幅度更大,手动转动的动作明确可靠,不容易误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何云成;张紫成;李普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寺崎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27
技术公布日:2019.01.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