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控制线圈距离的电力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33923发布日期:2020-07-29 02:44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控制线圈距离的电力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能够控制线圈距离的电力变压器。



背景技术:

当一线圈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在临近的另一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叫做互感现象。互感现象是一种常见的电磁感应现象,不仅发生于绕在同一铁芯上的两个线圈之间,而且也可以发生于任何两个相互靠近的电路之间,互感现象在电子和电子技术中应用很广,通过互感,线圈可以使能量或信号由一个线圈很方便的传递到另外一个线圈。互感系数的大小取决于两个线圈的几何形状,大小,相对位置,各自的匝数以及它们周围介质的磁导率,利用互感现象原理我们可以制成变压器,感应圈等,现有技术中的变压器线圈之间的距离相对固定,使得互感系数在线圈固定后难以改变,电压的变动只能按照预定的设计改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能够控制可变线圈距离的互感电力变压器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能够控制线圈距离的电力变压器,该变压器内的线圈内之间的距离能够通过手动调节旋钮调节。通过调节变压器内线圈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输出端的电压值。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控制线圈距离的电力变压器,包括外壳、定点线圈、移动线圈、手动调节杆、滑动轨道、限位块和电压检测器,所述外壳的上具有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所述定点线圈安装在外壳内部的左侧,所述移动线圈通过滑动轨道安装在外壳内部的右侧,所述滑动轨道两端安装在外壳内的上下两侧,所述手动调节杆安装在外壳上,内部具有转动杆,与移动线圈相连,所述限位块固定在手动调节杆的外壳上,所述电压检测器安装在外壳上的电源输出端的线路上。

进一步的所述定点线圈两端具有固定凸点,通过固定凸点固定在外壳内部,定点线圈上下两端固定凸点通过连接线安装在外壳的电源输入端上。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线圈两端具有固定凸点,通过固定凸点固定在滑动轨道上,所述移动线圈上安装了联接杆,该联接杆一端固定在比例调节装置上的转动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手动调节杆包括调节旋钮、限位杆和转动杆,所述调节旋钮安装在外壳上,所述转动杆穿过外壳,固定在调节旋钮下端,所述转动杆上具有固定通孔,移动线圈上的联接杆固定在通孔内,所述限位杆固定在转动杆的上端和外壳的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轨道为圆弧状,内部具有凹槽,凹槽内具有金属片,移动线圈安装在滑动轨道内,凹槽内的金属片通过连接线与外壳上的电源输出端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电压检测器包括电源输入端和电压显示屏,所述电源输入端通过连接线与外壳的电源输出端口相连,所述电压显示屏能够显示电源输出端口的电压值。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为扇形状,具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有手动调节杆中的限位杆。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一种能够控制线圈距离的电力变压器。

图中:1、外壳;2、定点线圈;3、移动线圈;4、手动调节杆;5、滑动轨道;6、电压检测器;7、调节旋钮;8、限位块;9、转动杆;10、联接杆;11、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一种能够控制线圈距离的电力变压器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控制线圈距离的电力变压器,包括外壳1、定点线圈2、移动线圈3、手动调节杆4、滑动轨道5、限位块8和电压检测器6,所述外壳1的上具有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所述定点线圈2安装在外壳1内部的左侧,所述移动线圈3通过滑动轨道5安装在外壳1内部的右侧,所述滑动轨道5两端安装在外壳1内的上下两侧,所述手动调节杆4安装在外壳1上,内部具有转动杆9,与移动线圈3相连,所述限位块8固定在手动调节杆4的外壳1上,所述电压检测器6安装在外壳1上的电源输出端的线路上。

一种能够控制线圈距离的电力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具体为:在变压器外壳1的电源输入端接入电源,变压器外壳1上的电源输出端根据定点线圈2和移动线圈3之间的距离输出电流。电压检测器6检测出变压器外壳1上的电源输出端线路上的电压值。调节手动调节杆4,改变外壳1内部移动线圈3的在滑动轨道5内的位置,调节定点线圈2和移动线圈3之间的相对距离,从而改变变压器外壳1电源输出端的电压值。通过调节手动调节杆4,观察电压检测器6所检测变压器电源输出端的电压值,将变压器外壳1的电源输出端调节为所需的电源。通过限位杆11在限位块8的转动的角度,对手动调节杆4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移动线圈3与定点线圈2接触,损坏变压器。

根据上述,其中定点线圈2两端具有固定凸点,通过固定凸点固定在外壳1内部,定点线圈2上下两端固定凸点通过连接线安装在外壳1的电源输入端上。

根据上述,其中移动线圈3两端具有固定凸点,通过固定凸点固定在滑动轨道5上,所述移动线圈3上安装了联接杆10,该联接杆10一端固定在比例调节装置上的转动杆9上。

根据上述,其中手动调节杆4包括调节旋钮7、限位杆11和转动杆9,所述调节旋钮7安装在外壳1上,所述转动杆9穿过外壳1,固定在调节旋钮7下端,所述转动杆9上具有固定通孔,移动线圈3上的联接杆10固定在通孔内,所述限位杆11固定在转动杆9的上端和外壳1的上端。

根据上述,其中滑动轨道5为圆弧状,内部具有凹槽,凹槽内具有金属片,移动线圈3安装在滑动轨道5内,凹槽内的金属片通过连接线与外壳1上的电源输出端相连。

根据上述,其中电压检测器6包括电源输入端和电压显示屏,所述电源输入端通过连接线与外壳1的电源输出端口相连,所述电压显示屏能够显示电源输出端口的电压值。

根据上述,其中所述限位块8为扇形状,具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有手动调节杆4中的限位杆11。

最后应该说明的是,结合上述实施例仅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变更均在申请待批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1.一种能够控制线圈距离的电力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定点线圈、移动线圈、手动调节杆、滑动轨道、限位块和电压检测器,所述外壳的上具有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所述定点线圈安装在外壳内部的左侧,所述移动线圈通过滑动轨道安装在外壳内部的右侧,所述滑动轨道两端安装在外壳内的上下两侧,所述手动调节杆安装在外壳上,内部具有转动杆,与移动线圈相连,所述限位块固定在手动调节杆的外壳上,所述电压检测器安装在外壳上的电源输出端的线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控制线圈距离的电力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点线圈两端具有固定凸点,通过固定凸点固定在外壳内部,定点线圈上下两端固定凸点通过连接线安装在外壳的电源输入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控制线圈距离的电力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线圈两端具有固定凸点,通过固定凸点固定在滑动轨道上,所述移动线圈上安装了联接杆,该联接杆一端固定在比例调节装置上的转动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控制线圈距离的电力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调节杆包括调节旋钮、限位杆和转动杆,所述调节旋钮安装在外壳上,所述转动杆穿过外壳,固定在调节旋钮下端,所述转动杆上具有固定通孔,移动线圈上的联接杆固定在通孔内,所述限位杆固定在转动杆的上端和外壳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控制线圈距离的电力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轨道为圆弧状,内部具有凹槽,凹槽内具有金属片,移动线圈安装在滑动轨道内,凹槽内的金属片通过连接线与外壳上的电源输出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控制线圈距离的电力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检测器包括电源输入端和电压显示屏,所述电源输入端通过连接线与外壳的电源输出端口相连,所述电压显示屏能够显示电源输出端口的电压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控制线圈距离的电力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为扇形状,具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有手动调节杆中的限位杆。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控制线圈距离的电力变压器,包括外壳、定点线圈、移动线圈、手动调节杆、滑动轨道、限位块和电压检测器,所述外壳的上具有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所述定点线圈安装在外壳内部的左侧,所述移动线圈通过滑动轨道安装在外壳内部的右侧,所述滑动导轨两端安装在外壳内的上下两侧,所述手动调节杆安装在外壳上,内部具有转动杆,与移动线圈相连,所述限位块固定在手动调节杆的外壳上,所述电压检测器安装在外壳上的电源输出端的线路上。该变压器内的线圈内之间的距离能够通过手动调节旋钮调节。通过调节变压器内线圈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输出端的电压值。

技术研发人员:卢艳;徐增龙;周新惠;祁建;蒋松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市大丰区供电分公司;大丰隆盛实业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08
技术公布日:2020.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