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变压器线圈绕制的放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40086发布日期:2020-07-04 01:13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变压器线圈绕制的放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于变压器线圈绕制的放线机构,属于变压器线圈绕制所使用工具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变压器线圈又称变压器绕组,指的是变压器的电路部分,由电导率较高的铜导线或铝导线绕制而成,应用于电力系统。绕组应具有足够的绝缘强度、机械强度和耐热能力。

绕组通常分为层式和饼式两种。绕组的线匝沿其轴向依次排列连续绕制的,称为层式绕组。一般层式绕组每层如筒状,所以由两层组成的绕组称双层圆筒式;由多层组成的称多层圆筒式。

在变压器绕组进行导线绕制过程中,会涉及到排线夹具,排线夹具用于轴向偏摆在模芯上进行线匝绕制,而排线夹具需具备释放线及锁止线的功能。在绕制结束后需要进行导线剪断作业,而现场需要备剪线工具,经常出现剪线工具遗失等问题影响绕制作业。

另外,由于作业人员经常遗忘锁止,因此经常出现线头从排线夹具中脱落的问题,脱落的导线会与地面产生摩擦及撞击,产生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传统放线机构不具备剪断线功能的问题,提出应用于变压器线圈绕制的放线机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应用于变压器线圈绕制的放线机构,包括相拼合一体的顶座和底座,所述顶座和所述底座的拼合部设有至少一条放线通道,

所述放线通道的进线端一侧设有单向进线机构、出线端一侧设有剪切机构,所述单向进线机构与所述剪切机构之间设有用于锁止或松脱导线的开合机构。

优选地,所述剪切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剪切避让槽、及设置于所述顶座上的弹性伸缩切刀,并且所述顶座上设有用于释放或锁止所述弹性伸缩切刀的锁止滑钮。

优选地,所述放线通道内设有若干个用于对导线导引的导轮机构,所述导轮机构包括成对设置的导轮,所述剪切机构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导轮机构之间。

优选地,所述单向进线机构为柔性阻隔片,并且所述柔性阻隔片设有截面呈锥形的贯通部,所述贯通部的锥端背离所述进线端。

优选地,所述放线通道的进线端设有用于装载所述柔性阻隔片的装载槽、及装配在所述装载槽内的用于夹固所述柔性阻隔片的限位压环。

优选地,所述开合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放线通道内的广口锁位、及与所述广口锁位相配合的锁止部,所述锁止部设有贯穿所述顶座并外露的驱动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采用剪切机构的设计,使得放线机构具备切断导线功能,无需采用其它辅助剪断工具,不会出现剪断工具遗失影响生产的情况发生。

2.单向进线机构的设计杜绝了遗忘锁止导线导致线头脱落的情况发生。

3.采用双放线通道的设计,可实现双线交叉作业的需求。

4.导轮机构的设计使得放线更流畅,且降低了导线表面划伤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变压器线圈绕制的放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应用于变压器线圈绕制的放线机构。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以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应用于变压器线圈绕制的放线机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相拼合一体的顶座1和底座2,顶座1和底座2的拼合部设有至少一条放线通道3。

放线通道3的进线端一侧设有单向进线机构4、出线端一侧设有剪切机构5,单向进线机构4与剪切机构5之间设有用于锁止或松脱导线的开合机构6。

具体地实现说明,导线经过放线通道3进行放线作业,当单层线圈层完成后,通过开合机构6进行导线的锁止作业,紧绷处理,而当启动绕制作业时,开合机构6松脱导线即可。

在剪断作业时,开合机构6锁止导线,通过剪切机构5可直接实现导线剪断,无需借助外部剪切工具。

即便遗忘通过开合机构6锁止,单向进线机构4也能有效防止线头脱落的情况发生。当线头反向位移时,会受到单向进线机构4的阻碍。正向位移受阻力较小,而反向位移受阻力较大。

剪断后再进线时,松开开合机构6,在单向进线机构4侧端进行导线穿接,即可从出线端穿出,进行下一步绕制作业。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剪切机构5包括设置在底座2上的剪切避让槽51、及设置于顶座1上的弹性伸缩切刀52,并且顶座1上设有用于释放或锁止弹性伸缩切刀52的锁止滑钮53。

具体地说明,如图1所示,在进行切断作业时,通过锁止滑钮53背离弹性伸缩切刀52的方向位移松开弹性伸缩切刀52,此时下压弹性伸缩切刀52与剪切避让槽51相配合实现对导线的剪断作业。

剪断作业完毕后,弹性伸缩切刀52在弹簧反弹作用下复位,此时通过锁止滑钮53实现对弹性伸缩切刀52的锁止。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放线通道3内设有若干个用于对导线导引的导轮机构7,导轮机构7包括成对设置的导轮,剪切机构5位于两个相邻的导轮机构7之间。

具体地说明,通过导轮机构7设计使得放线顺畅,能避免放线过程中放线通道对导线的表面划伤,而剪切机构5位于两个相邻导轮机构7之间,杜绝导线运行过程中与刀刃相接触,对导线起到保护作用。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单向进线机构4为柔性阻隔片,并且柔性阻隔片4设有截面呈锥形的贯通部41,贯通部41的锥端背离进线端。

如此设计,采用了柔性材料的反向摩擦力实现了反向阻碍,且对导线表面无伤害。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放线通道的进线端设有用于装载柔性阻隔片的装载槽、及装配在装载槽内的用于压固柔性阻隔片的限位压环42。限位压环42与装载槽之间过盈配接或螺栓锁固。只要能实现对柔性阻隔片的限位装载即可。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开合机构6包括位于放线通道内的广口锁位61、及与广口锁位61相配合的锁止部62,锁止部62设有贯穿顶座1并外露的驱动端63。

通过外露的驱动端63能实现广口锁位61与锁止部62之间的开合作业,从而实现对导线的夹固或松脱,锁止部62为柔性体。当然,还可以采用其它的开合结构。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发现,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变压器线圈绕制的放线机构,采用剪切机构的设计,使得放线机构具备切断导线功能,无需采用其它辅助剪断工具,不会出现剪断工具遗失影响生产的情况发生。单向进线机构的设计杜绝了遗忘锁止导线导致线头脱落的情况发生。采用双放线通道的设计,可实现双线交叉作业的需求。导轮机构的设计使得放线更流畅,且降低了导线表面划伤的风险。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了充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描述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在结构、方法或功能等方面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应用于变压器线圈绕制的放线机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相拼合一体的顶座和底座,所述顶座和所述底座的拼合部设有至少一条放线通道,

所述放线通道的进线端一侧设有单向进线机构、出线端一侧设有剪切机构,所述单向进线机构与所述剪切机构之间设有用于锁止或松脱导线的开合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于变压器线圈绕制的放线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剪切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剪切避让槽、及设置于所述顶座上的弹性伸缩切刀,并且所述顶座上设有用于释放或锁止所述弹性伸缩切刀的锁止滑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应用于变压器线圈绕制的放线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线通道内设有若干个用于对导线导引的导轮机构,所述导轮机构包括成对设置的导轮,所述剪切机构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导轮机构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于变压器线圈绕制的放线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向进线机构为柔性阻隔片,并且所述柔性阻隔片设有截面呈锥形的贯通部,所述贯通部的锥端背离所述进线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应用于变压器线圈绕制的放线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线通道的进线端设有用于装载所述柔性阻隔片的装载槽、及装配在所述装载槽内的用于夹固所述柔性阻隔片的限位压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于变压器线圈绕制的放线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合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放线通道内的广口锁位、及与所述广口锁位相配合的锁止部,所述锁止部设有贯穿所述顶座并外露的驱动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应用于变压器线圈绕制的放线机构,包括相拼合一体的顶座和底座,顶座和底座的拼合部设有至少一条放线通道,放线通道的进线端一侧设有单向进线机构、出线端一侧设有剪切机构,单向进线机构与剪切机构之间设有用于锁止或松脱导线的开合机构。本实用新型采用剪切机构的设计,使得放线机构具备切断导线功能,无需采用其它辅助剪断工具,不会出现剪断工具遗失影响生产的情况发生。单向进线机构的设计杜绝了遗忘锁止导线导致线头脱落的情况发生。采用双放线通道的设计,可实现双线交叉作业的需求。导轮机构的设计使得放线更流畅,且降低了导线表面划伤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罗晓锋;覃福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宙恒电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9
技术公布日:2020.07.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