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险丝熔断报警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0511发布日期:2020-05-26 17:53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险丝熔断报警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源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险丝熔断报警电路。



背景技术:

在电流测量及控制电子电路中一般采用保险丝作为过流保护,当电流超过规定的参数值时,其自身熔断从而使电路断开,以防止因误操作或电流过大而造成电路损坏、控制设备中重要器件的烧毁等后果。目前,部分电流测量仪表及控制电子电路中没有配置其相应的保险丝熔断报警电路,因而当保险丝熔断造成设备使用故障时,常常需要使用者或维修人员使用专业工具来检测判断是不是由于保险丝熔断引起的,造成了检修时间的大量浪费,还有部分电流测量仪表及控制电子电路中虽然配置了其相应的保险丝熔断报警电路,但其保护方式通常是通过单片机进行电流采样进行保护的,该方式虽然具有采样精确等优点,但其成本较高,技术应用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险丝熔断报警电路,能在保险丝熔断时进行报警提示,便于用户快速的进行故障排除,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制造便捷等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保险丝熔断报警电路,包括保险丝f1,保险丝f1的一端连接输入电源的正极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端,保险丝f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的一端、负载的正极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端连接电阻r2的一端、三极管q2的基极端,负载的负极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端、电阻r2的另一端,二极管d1的阴极端连接输入电源的负极端;

三极管q2的集电极端连接电阻r3的一端、发光二极管l1的阴极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蜂鸣器ls1的负极端,蜂鸣器ls1的正极端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源的正极端,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1的阳极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端连接负载的负极端。

所述的输入电源电压为12v。

所述的蜂鸣器ls1为有源蜂鸣器,规格尺寸为9*5.5mm,工作电压为3v。

所述的发光二极管l1为七彩闪烁发光二极管,直径5mm,工作电压为3.2-3.4v。

所述的保险丝f1为插片式保险丝,规格尺寸为11*10mm,额定电压为12v,额定电流为1a。

所述的三极管q1为pnp贴片三极管,型号为mmbt3906,三极管q2为npn贴片三极管,型号为s8050,二极管d1为整流二极管,型号为in4004。

所述的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的参数分别为1mω、10kω、1kω、1k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发光二极管l1、有源蜂鸣器ls1实现保险丝f1熔断时的声光报警,及时的提醒用户进行保险丝更换,保证供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2、通过整流二极管d1实现了反接保护,提高了电路设计的可靠性。

3、采用模拟电路进行电路设计,线路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具有可靠的稳定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示意图。

图2为保险丝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流向示意图。

图3为保险丝熔断时的电流流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一种保险丝熔断报警电路,包括保险丝f1,保险丝f1的一端连接输入电源的正极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端,保险丝f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的一端、负载的正极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端连接电阻r2的一端、三极管q2的基极端,负载的负极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端、电阻r2的另一端,二极管d1的阴极端连接输入电源的负极端;

三极管q2的集电极端连接电阻r3的一端、发光二极管l1的阴极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蜂鸣器ls1的负极端,蜂鸣器ls1的正极端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源的正极端,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1的阳极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端连接负载的负极端。

所述的输入电源电压为12v。

所述的蜂鸣器ls1为有源蜂鸣器,规格尺寸为9*5.5mm,工作电压为3v。

所述的发光二极管l1为七彩闪烁发光二极管,直径5mm,工作电压为3.2-3.4v。

所述的保险丝f1为插片式保险丝,规格尺寸为11*10mm,额定电压为12v,额定电流为1a。

所述的三极管q1为pnp贴片三极管,型号为mmbt3906,三极管q2为npn贴片三极管,型号为s8050,二极管d1为整流二极管,型号为in4004。

所述的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的参数分别为1mω、10kω、1kω、1kω。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如图1、图2所示,当接通输入电源,保险丝f1没有熔断时,此时电流流经保险丝f1两端,使得三极管q1的基极端电压与发射极端电压相等,三极管q1处于关闭状态,进而使得三极管q2处于关断状态,发光二极管l1、蜂鸣器ls1两端没有电流流过,发光二极管l1、蜂鸣器ls1处于关闭状态,此时电流流经保险丝f1、负载后流入输入电源的负极端,为负载提供电源输入,负载正常工作。

如图1、图3所示,当因误操作或电流过大造成保险丝f1发生熔断事故时,三极管q1的基极端电压处于低电位,三极管q1的发射极端与基极端电压差大于0.7v,使得三极管q1导通,此时电流流经三极管q1后分流成两路,一路流经电阻r1、负载后流入输入电源负极,由于大电阻r1的分压作用,负载两端电压只有几百mv,避免了负载在短路故障时发生损坏,另一路流经电阻r2和三极管q2,由于三极管q2基极端与发射极端电压为865mv,大于三极管q2的最小导通电压0.7v,所以三极管q2导通,此时电流从输入电源正极端流经蜂鸣器ls1、电阻r3、电阻r4、发光二极管l1、三极管q2后流入输入电源负极端,由于此时蜂鸣器ls1、发光二极管l1有电流流过,蜂鸣器ls1进行鸣叫,发光二极管l1进行发光,通过声光报警的方式提醒用户发生保险丝熔断事故,及时提醒用户进行保险丝f1更换,从而保证负载的正常运行。

同时,为了防止电源反接造成短路事故,通过整流二极管d1进行了相应的反接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保险丝熔断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保险丝f1,保险丝f1的一端连接输入电源的正极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端,保险丝f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的一端、负载的正极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端连接电阻r2的一端、三极管q2的基极端,负载的负极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端、电阻r2的另一端,二极管d1的阴极端连接输入电源的负极端;

三极管q2的集电极端连接电阻r3的一端、发光二极管l1的阴极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蜂鸣器ls1的负极端,蜂鸣器ls1的正极端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源的正极端,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1的阳极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端连接负载的负极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险丝熔断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电源电压为12v。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险丝熔断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蜂鸣器ls1为有源蜂鸣器,规格尺寸为9*5.5mm,工作电压为3v。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险丝熔断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二极管l1为七彩闪烁发光二极管,直径5mm,工作电压为3.2-3.4v。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险丝熔断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险丝f1为插片式保险丝,规格尺寸为11*10mm,额定电压为12v,额定电流为1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险丝熔断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极管q1为pnp贴片三极管,型号为mmbt3906,三极管q2为npn贴片三极管,型号为s8050,二极管d1为整流二极管,型号为in400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险丝熔断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的参数分别为1mω、10kω、1kω、1kω。


技术总结
一种保险丝熔断报警电路,包括保险丝F1,保险丝F1一端连接输入电源正极端、三极管Q1发射极端,保险丝F1另一端连接电阻R1一端、负载正极端,电阻R1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基极端,三极管Q1集电极端连接电阻R2一端、三极管Q2基极端,负载负极端连接二极管D1阳极端、电阻R2另一端,二极管D1阴极端连接输入电源负极端;三极管Q2集电极端连接电阻R3一端、发光二极管L1阴极端,电阻R3另一端连接蜂鸣器LS1负极端,蜂鸣器LS1正极端连接电阻R4一端、电源正极端,电阻R4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1阳极端,三极管Q2发射极端连接负载负极端;本实用新型线路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具有可靠的稳定性和良好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楠;陈恒;李森;刘少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京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12.14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