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节材超轻合金漆包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63505发布日期:2020-09-01 18:00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节材超轻合金漆包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环保节材超轻合金漆包线。



背景技术:

现有的漆包线,主要使用铜芯作为导体,表面涂敷有单层或者多层聚氨酯绝缘层,此种漆包线广泛应用于马达、音响、磁性器件等产品中。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革新,马达也朝小、轻方向发展,且对其的性能要求也相应提高,而马达、音响、磁性器件的性能与其所用的漆包线性能是密切相关的。现有漆包线已经在直径上无法降低尺寸,太小的直径对于漆包线的导流性能有着明显的影响,且导体们集中,热量容易积聚,现有的漆包线自润滑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现有漆包线已经在直径上无法降低尺寸,太小的直径对于漆包线的导流性能有着明显的影响,且导体们集中,热量容易积聚,现有的漆包线自润滑性较差的缺陷,提供一种环保节材超轻合金漆包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节材超轻合金漆包线,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丝线、耐热层、环绕层、绝缘层和自润滑层,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丝线环绕排布,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丝线的内侧有耐热层,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丝线的外侧包覆环绕层,所述环绕层的外侧包覆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外部包覆自润滑层。

进一步的,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丝线由若干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丝细线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耐热层为聚酰胺酰亚胺层,所述绝缘层为酰胺酰亚胺层,所述自润滑层为自润滑性的聚氨酯漆层。

进一步的,所述环绕层为铜合金丝层、铝合金丝层等。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环保节材超轻合金漆包线,整体上比原产品重量更轻,延展性和柔韧性更好,产品耐热性能好,热点不集中,自润滑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环保节材超轻合金漆包线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丝线;2-耐热层;3-环绕层;4-绝缘层;5-自润滑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可知:一种环保节材超轻合金漆包线,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丝线1、耐热层2、环绕层3、绝缘层4和自润滑层5,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丝线1环绕排布,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丝线1的内侧有耐热层2,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丝线1的外侧包覆环绕层3,所述环绕层3的外侧包覆绝缘层4,所述绝缘层4的外部包覆自润滑层5。

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丝线1由若干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丝细线组成。

所述耐热层2为聚酰胺酰亚胺层,所述绝缘层4为酰胺酰亚胺层,所述自润滑层5为自润滑性的聚氨酯漆层。

所述环绕层3为铜合金丝层、铝合金丝层等。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优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丝线1的内侧为耐热层2,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丝线1的外侧为环绕层3,环绕层3的外侧为绝缘层4,绝缘层4的外侧包覆自润滑层5,整体上比原产品重量更轻,延展性和柔韧性更好,产品耐热性能好,热点不集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环保节材超轻合金漆包线,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丝线(1)、耐热层(2)、环绕层(3)、绝缘层(4)和自润滑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丝线(1)环绕排布,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丝线(1)的内侧有耐热层(2),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丝线(1)的外侧包覆环绕层(3),所述环绕层(3)的外侧包覆绝缘层(4),所述绝缘层(4)的外部包覆自润滑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节材超轻合金漆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丝线(1)由若干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丝细线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节材超轻合金漆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层(2)为聚酰胺酰亚胺层,所述绝缘层(4)为酰胺酰亚胺层,所述自润滑层(5)为自润滑性的聚氨酯漆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节材超轻合金漆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绕层(3)为铜合金丝层或铝合金丝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节材超轻合金漆包线,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丝线、耐热层、环绕层、绝缘层和自润滑层,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丝线环绕排布,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丝线的内侧有耐热层,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丝线的外侧包覆环绕层,所述环绕层的外侧包覆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外部包覆自润滑层,本实用新型整体上比原产品重量更轻,延展性和柔韧性更好,产品耐热性能好,热点不集中,自润滑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徐勇;孙培俊;曹善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鼎臣线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1
技术公布日:2020.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