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油平台用防火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07133发布日期:2020-08-18 19:25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油平台用防火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领域,尤其是一种石油平台用防火电缆。



背景技术:

防火电缆,主要用于高温条件下工作,并且在出现火灾时,能够继续使用。目前,存在有两种防火电缆,其一种是直接采用外面套设一层铜管,从而达到防火的目的,另外一种是绝缘层采用无机矿物材料作为绝缘层,其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并且具有阻燃作用,从而达到防火的目的。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防火电缆主要为被动式防火,即使用耐高温防火材料达到目的,不仅制造成本较高,材料的防火性、绝缘性、耐弯折力学性很难同时兼得/因此,发明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点的石油平台用防火电缆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石油平台用防火电缆,通过重新设计内部结构使电缆能够耐高温防火。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石油平台用防火电缆,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外护套、防火层、内护套、线芯、冷却油管、承拉元件以及填充层,所述线芯有2股,所述承拉元件有3股,所述冷却油管有1股,其中所述线芯、所述冷却油管呈正三角排列,所述承拉元件呈倒三角排列,且所述承拉元件设置于所述内护套、所述线芯、所述冷却油管之间,所述填充层填充设置于所述内护套、所述线芯、所述冷却油管、所述承拉元件之间的缝隙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火层由硼砂丝和云母带交替编织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承拉元件为抗拉金属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线芯外部包裹有绝缘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填充层为岩棉。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护套为聚烯烃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突出性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综上所述,冷却油管在使用时注入冷却油,能够不间断的带出电缆内积聚的高温,进而使得电缆在使用时抵抗燃烧的时间更久,防火能力更好,此外通过采用3股承拉元件以倒三角的形式分布,能够起到很好的机械性能,而且2股承拉元件与冷却油管接触,能够进一步提高热传递效果,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一种石油平台用防火电缆,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外护套1、防火层2、内护套3、线芯4、冷却油管5、承拉元件6以及填充层7,所述线芯4有2股,所述承拉元件有3股,所述冷却油管5有1股,其中所述线芯4、所述冷却油管5呈正三角排列,所述承拉元件呈倒三角排列,且所述承拉元件设置于所述内护套3、所述线芯4、所述冷却油管5之间,所述填充层7填充设置于所述内护套3、所述线芯4、所述冷却油管5、所述承拉元件6之间的缝隙中。

优选地,所述防火层2由硼砂丝和云母带交替编织制成。

优选地,所述承拉元件6为抗拉金属线。

优选地,所述线芯4外部包裹有绝缘层。

优选地,所述填充层7为岩棉。

优选地,所述外护套1为聚烯烃材质。

使用时,冷却油管5在使用时注入冷却油,能够不间断的带出电缆内积聚的高温,进而使得电缆在使用时抵抗燃烧的时间更久,防火能力更好,此外通过采用3股承拉元件6以倒三角的形式分布,能够起到很好的机械性能,而且2股承拉元件与冷却油管5接触,能够进一步提高热传递效果,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石油平台用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外护套、防火层、内护套、线芯、冷却油管、承拉元件以及填充层,所述线芯有2股,所述承拉元件有3股,所述冷却油管有1股,其中所述线芯、所述冷却油管呈正三角排列,所述承拉元件呈倒三角排列,且所述承拉元件设置于所述内护套、所述线芯、所述冷却油管之间,所述填充层填充设置于所述内护套、所述线芯、所述冷却油管、所述承拉元件之间的缝隙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平台用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层由硼砂丝和云母带交替编织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平台用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拉元件为抗拉金属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平台用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芯外部包裹有绝缘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平台用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为岩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平台用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为聚烯烃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领域,一种石油平台用防火电缆,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外护套、防火层、内护套、线芯、冷却油管、承拉元件以及填充层,所述线芯有2股,所述承拉元件有3股,所述冷却油管有1股,其中所述线芯、所述冷却油管呈正三角排列,所述承拉元件呈倒三角排列,且所述承拉元件设置于所述内护套、所述线芯、所述冷却油管之间,所述填充层填充设置于所述内护套、所述线芯、所述冷却油管、所述承拉元件之间的缝隙中。有益效果是:冷却油管在使用时注入冷却油,能够不间断的带出电缆内积聚的高温,进而使得电缆在使用时抵抗燃烧的时间更久,防火能力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潘龙;邱桂广;林凡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豪迈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1
技术公布日:2020.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