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屏蔽阻燃控制软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82759发布日期:2020-07-14 17:08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屏蔽阻燃控制软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屏蔽阻燃控制软电缆。



背景技术:

此前,公开号为cn201711201352.3中国发明专利就公开了一种隔离型中压屏蔽阻燃电缆,缆芯的导线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导体、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金属屏蔽层、内隔离套,绕包层包覆在缆芯外部,外隔离层包覆在绕包层外部,外护套包覆在外隔离层外部,护套层采用阻燃护套料制成。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隔离型中压屏蔽阻燃电缆,结构设计优化合理,通过导体外部依次设置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金属屏蔽层、内隔离套,大大提高电磁屏蔽性能,保证电缆在中压范围内的电力传输性能;同时,通过对各层的材料的优化选择,保证电缆发生火灾时防火、阻燃性能,保护缆芯隔离火源,大大提高安全性。但他旨在解决电缆发生火灾时防火、阻燃性能,保护缆芯隔离火源,大大提高安全性的问题,没有解决在有信号传输的线路的双层屏蔽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目的为了解决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双屏蔽阻燃控制软电缆,其中包含了两层聚酯绕包带和两层铜丝编织层,对电缆增加了双重的绝缘效果,还可以有效屏蔽外界对导线中传输信号的干扰,通过由内向外依次包覆的聚丙烯填充层、聚酯绕包带、铜丝编织层和弹性体外护套的结构,对电缆起到双屏蔽阻燃的作用。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屏蔽阻燃控制软电缆,包括缆芯组和包覆在缆芯组外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包括由内向外依次排列的聚丙烯填充层、聚酯绕包带、铜丝编织层和弹性体外护套,所述聚酯绕包带将缆芯组包在一起包覆在缆芯组外部,所述聚丙烯填充层填充在聚酯绕包带和缆芯组之间的空隙中间,防止缆芯组件之间有间隙在内部移动,所述聚酯绕包带将缆芯组包在一起包覆在缆芯组外部,所述铜丝编织层包覆在聚酯绕包带外部,可以有效屏蔽外界对导线中传输信号的干扰,弹性体外护套包覆在铜丝编织层外部。

优选地,所述缆芯组分为第一缆芯和第二缆芯两种;每组所述第一缆芯包括三根缆芯和将三根缆芯包覆起来的聚酯绕包带,聚酯绕包带包覆后截面呈圆形。所述第二缆芯包括两根缆芯、将两根缆芯包覆起来的聚酯绕包带和包覆在聚酯绕包带外部的铜丝编织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缆芯有三组,第二缆芯有一组。

优选地,所述缆芯包括软导体和包覆在软导体外的弹性体绝缘层。

优选地,所述软导体截面为圆形。

优选地,三组所述第一缆芯和一组第二缆芯通过两两相切后组成环形形状。

3.有益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屏蔽阻燃控制软电缆,包括缆芯组和包覆在缆芯组外的保护层,保护层由内向外依次排列的聚丙烯填充层、聚酯绕包带、铜丝编织层和弹性体外护套构成,聚丙烯填充层填充在聚酯绕包带和缆芯组之间的空隙中间,防止缆芯组件之间有间隙在内部移动,聚酯绕包带将缆芯组包在一起包覆在缆芯组外部,铜丝编织层包覆在聚酯绕包带外部,弹性体外护套包覆在铜丝编织层外部,弹性体外护套有一定的强度和耐磨损要求,还有良好的防水效果和防腐蚀性能,加强对电缆的保护。

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屏蔽阻燃控制软电缆,缆芯组可以分为第一缆芯和第二缆芯两种,而且每组第一缆芯包括三根缆芯和将三根缆芯包覆起来的聚酯绕包带,聚酯绕包带包覆后截面呈圆形。第二缆芯包括两根缆芯、将两根缆芯包覆起来的聚酯绕包带和包覆在聚酯绕包带外部的铜丝编织层,而且在缆芯组的外侧还包覆了一层铜丝编织层,通过双层的铜丝编织层有效屏蔽外界对导线中传输信号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第一缆芯;11、软导体,12、弹性体绝缘层,13、第一聚酯绕包带;

2、第二缆芯;21、第一铜丝编织层;

3、保护层;31、聚丙烯填充层,32、第二聚酯绕包带,33、第二铜丝编织层,34、弹性体外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双屏蔽阻燃控制软电缆,它的主要用途是用于交流额定电压450v/750v及以下控制监控回路及保护线路等场合,这种电缆包括缆芯组和包覆在缆芯组外的保护层3,其中缆芯组包括第一缆芯1和第二缆芯2,目前的电缆是包含了3组第一缆芯和1组第二缆芯2。其中第一缆芯1是由三根缆芯1a组成,在三根缆芯1a外部包覆第一聚酯绕包带13用来对缆芯1a做绝缘保护。第二缆芯2由2两根缆芯1a组成,在2两根缆芯1a外部包覆第一聚酯绕包带13用来对缆芯1a做绝缘保护,而且在第一聚酯绕包带13外部还包覆了一层第一铜丝编织层21,除了做绝缘保护,还增加了防止电磁干扰的屏蔽层第一铜丝编织层21,所以第一缆芯1a中的两根缆芯1a内可以是信号传输的缆芯,通过防止电磁干扰的第一铜丝编织层21来保护信号的传输。

该双屏蔽阻燃控制软电缆,其中缆芯组包含了三组第一缆芯1和一组第二缆芯2,通过将第二聚酯绕包带32包在外部将三组第一缆芯1和一组第二缆芯2包覆起来,第二聚酯绕包带32包覆后截面呈圆形,在第二聚酯绕包带32和第一缆芯1、第二缆芯2相互贴合产生的间隙内填入聚丙烯填充层31,由于缆芯截面都为圆形的,三组第一缆芯1和一组第二缆芯2之间通过两两相切的方式连成环状分布位置,都是点接触,所以中间有很多空隙,防止由第二聚酯绕包带32将第一缆芯1和第二缆芯2包覆后的空隙可以使第一缆芯1和第二缆芯2发生位置移动。在第二聚酯绕包带32外面还包覆了第二铜丝编织层33,可以有效屏蔽外界对导线中传输信号的干扰,这样对第二缆芯2相当于做了双层的屏蔽效果。在第二铜丝编织层33外包覆了弹性体外护套34,弹性体外护套34具有有较好的绝缘状态,并且有一定的强度,耐磨损要求,还有良好的防水效果和防腐蚀性能,有特殊要求的还有防虫和鼠类啃咬的功能等。

第一缆芯1和第二缆芯2都是由三根缆芯1a或者两根缆芯1a通过外部包覆的第一聚酯绕包带13组成的,缆芯1a是由包覆在软导体11外侧的弹性体绝缘层12和软导体11组成,而且软导体11的横截面为圆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屏蔽阻燃控制软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缆芯组和包覆在缆芯组外的保护层(3),所述保护层(3)包括聚丙烯填充层(31)、第二聚酯绕包带(32)、第二铜丝编织层(33)和弹性体外护套(34),所述第二聚酯绕包带(32)将缆芯组包在一起包覆在缆芯组外部;所述聚丙烯填充层(31)填充在第二聚酯绕包带(32)和缆芯组之间的空隙中间,所述第二铜丝编织层(33)包覆在第二聚酯绕包带(32)外部,弹性体外护套(34)包覆在第二铜丝编织层(33)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屏蔽阻燃控制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组分为第一缆芯(1)和第二缆芯(2)两种;每组所述第一缆芯(1)包括三根缆芯(1a)和将三根缆芯包覆起来的第一聚酯绕包带(13),第一聚酯绕包带(13)包覆后截面呈圆形;所述第二缆芯(2)包括两根缆芯(1a)、将两根缆芯(1a)包覆起来的第一聚酯绕包带(13)和包覆在第一聚酯绕包带(13)外部的第一铜丝编织层(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屏蔽阻燃控制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缆芯(1)有三组,第二缆芯(2)有一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屏蔽阻燃控制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1a)包括软导体(11)和包覆在软导体外的弹性体绝缘层(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屏蔽阻燃控制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导体(11)截面为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屏蔽阻燃控制软电缆,其特征在于,三组所述第一缆芯(1)和一组第二缆芯(2)通过两两相切后组成环形形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屏蔽阻燃控制软电缆,包括包括缆芯组和包覆在缆芯组外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包括由内向外依次排列的聚丙烯填充层、聚酯绕包带、铜丝编织层和弹性体外护套,所述聚丙烯填充层填充在聚酯绕包带和缆芯组之间的空隙中间,防止缆芯组件之间有间隙在内部移动,所述聚酯绕包带将缆芯组包在一起包覆在缆芯组外部,所述铜丝编织层包覆在聚酯绕包带外部,可以有效屏蔽外界对导线中传输信号的干扰,弹性体外护套包覆在铜丝编织层外部,在第一缆芯和第二缆芯外包覆聚酯绕包带,而且在第二缆芯外侧包覆了铜丝编织层,因此对电缆起到双屏蔽阻燃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博;张宏图;叶汝夏;柳晓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启超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1
技术公布日:2020.07.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