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复合缆制造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880696发布日期:2020-08-18 16:39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电复合缆制造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电复合缆制造及其使用方法,属于于线缆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光、电两种信号同时在一根线缆内使用的新型光缆的制造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涉及光信号及电信号同时传输的区域是分别在两个不同线缆内进行传输,这样造成线路重复建设。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不足之处及缺点,本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光电复合缆制造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电复合缆制造方法,包括模块1、模块2、模块3、模块4、模块5、,所述模块1为光纤通信单元,光纤采用2~24芯石英光纤进行光信号传输,光模块外护单元采用聚对苯二甲基丁二醇酯等高分子材料,其外径在1.8~5.0mm之间;模块2为电源线单元结构,电源线采用经淬火软化后电源线进行直流或交流供电源传输,其外径在1.8~5.0mm之间,同时电源线单元结构与光纤通信单元外径保持一致;所述模块3为电信号线单元,采用0.4~1.0mm电通信线进行监控电信号传输;所述模块4为中心加强件单元,采用高强度钢丝,钢丝弹性模量在190~216gpa,使其光电复合缆产品性能满足机械强度使用要求;所述模块5为外护套单元;其特征在于,将模块1和模块2交替排列并紧密围绕模块4放置,模块3放置于模块1和模块2或模块2和模块2外圈之间,模块1、模块2和模块3采用s-z方式进行绞合成型然后在绞合缆芯外包模块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有模块单元间进行绝缘耐压试验测试,保证各个模块单元间绝缘,同时需要设计好各模块间绞合节距、个数及各模块结构尺寸,同时满足电源线压降和光缆机械性能光纤:光纤短期拉伸应变在0~0.05%之间,光纤拉伸余长满足光缆本身自重的1倍拉力和光缆环境性能试验要求,在-40度、70度每个温度点各12小时测试光纤衰减值与室温下测试衰减值差值绝对值0~0.01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一种光电复合缆使用方法,模块6为光纤分线盒、模块7为5g信号基站、模块8为供电电源、模块9为变压器、模块10为电源箱、模块11为光电复合缆、模块12为光模块机柜,从模块9输出设备所需电源电压,电源线经过模块11中电源线传输后经模块10后给模块7,解决设备电源供电问题;从模块12发射光纤信号经模块11中光纤单元传输后经模块7光模块单元就行光信号传输。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同时在一根线缆内同时传播光纤信号、监控设备电信号和为通信基站或传输设备(如4g、5g用等传输基站)直接供电直流、交流电源信号。这样避免为线缆重复建设同时也为设备解决供电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光电复合缆截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光电复合缆使用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如图1至2所示,一种光电复合缆制造方法,包括模块1、模块2、模块3、模块4、模块5、,所述模块1为光纤通信单元,光纤采用2~24芯石英光纤进行光信号传输,光模块外护单元采用聚对苯二甲基丁二醇酯等高分子材料,其外径在1.8~5.0mm之间;模块2为电源线单元结构,电源线采用经淬火软化后电源线进行直流或交流供电源传输,其外径在1.8~5.0mm之间,同时电源线单元结构与光纤通信单元外径保持一致;所述模块3为电信号线单元,采用0.4~1.0mm电通信线进行监控电信号传输;所述模块4为中心加强件单元,采用高强度钢丝,钢丝弹性模量在190~216gpa,使其光电复合缆产品性能满足机械强度使用要求;所述模块5为外护套单元;其特征在于,将模块1和模块2交替排列并紧密围绕模块4放置,模块3放置于模块1和模块2或模块2和模块2外圈之间,模块1、模块2和模块3采用s-z方式进行绞合成型然后在绞合缆芯外包模块5;所有模块单元间进行绝缘耐压试验测试,保证各个模块单元间绝缘,同时需要设计好各模块间绞合节距、个数及各模块结构尺寸,同时满足电源线压降和光缆机械性能光纤:光纤短期拉伸应变在0~0.05%之间,光纤拉伸余长满足光缆本身自重的1倍拉力和光缆环境性能试验要求,在-40度、70度每个温度点各12小时测试光纤衰减值与室温下测试衰减值差值绝对值0~0.015%。

一种光电复合缆使用方法,模块6为光纤分线盒、模块7为5g信号基站、模块8为供电电源、模块9为变压器、模块10为电源箱、模块11为光电复合缆、模块12为光模块机柜,从模块9输出设备所需电源电压,电源线经过模块11中电源线传输后经模块10后给模块7,解决设备电源供电问题;从模块12发射光纤信号经模块11中光纤单元传输后经模块7光模块单元就行光信号传输。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光电复合缆制造方法,包括模块1、模块2、模块3、模块4、模块5、,所述模块1为光纤通信单元,光纤采用2~24芯石英光纤进行光信号传输,光模块外护单元采用聚对苯二甲基丁二醇酯等高分子材料,其外径在1.8~5.0mm之间;模块2为电源线单元结构,电源线采用经淬火软化后电源线进行直流或交流供电源传输,其外径在1.8~5.0mm之间,同时电源线单元结构与光纤通信单元外径保持一致;所述模块3为电信号线单元,采用0.4~1.0mm电通信线进行监控电信号传输;所述模块4为中心加强件单元,采用高强度钢丝,钢丝弹性模量在190~216gpa,使其光电复合缆产品性能满足机械强度使用要求;所述模块5为外护套单元;其特征在于,将模块1和模块2交替排列并紧密围绕模块4放置,模块3放置于模块1和模块2或模块2和模块2外圈之间,模块1、模块2和模块3采用s-z方式进行绞合成型然后在绞合缆芯外包模块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复合缆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有模块单元间进行绝缘耐压试验测试,保证各个模块单元间绝缘,同时需要设计好各模块间绞合节距、个数及各模块结构尺寸,同时满足电源线压降和光缆机械性能光纤:光纤短期拉伸应变在0~0.05%之间,光纤拉伸余长满足光缆本身自重的1倍拉力和光缆环境性能试验要求,在-40度、70度每个温度点各12小时测试光纤衰减值与室温下测试衰减值差值绝对值0~0.0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复合缆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模块6为光纤分线盒、模块7为5g信号基站、模块8为供电电源、模块9为变压器、模块10为电源箱、模块11为光电复合缆、模块12为光模块机柜,从模块9输出设备所需电源电压,电源线经过模块11中电源线传输后经模块10后给模块7,解决设备电源供电问题;从模块12发射光纤信号经模块11中光纤单元传输后经模块7光模块单元就行光信号传输。


技术总结
一种光电复合缆制造及其使用方法,将模块1和模块2交替排列并紧密围绕模块4放置,模块3放置于模块1和模块2或模块2和模块2外圈之间,模块1、模块2和模块3采用S‑Z方式进行绞合成型然后在绞合缆芯外包模块5;从模块9输出设备所需电源电压,电源线经过模块11中电源线传输后经模块10后给模块7,解决设备电源供电问题;从模块12发射光纤信号经模块11中光纤单元传输后经模块7光模块单元就行光信号传输。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璧;于军;李志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春烽火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13
技术公布日:2020.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