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辆用低噪声电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24272发布日期:2020-07-29 02:30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车辆用低噪声电抗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抗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用低噪声电抗器。



背景技术:

电抗器也叫电感器,其本质就是一个电感元件,在电路中提供电感值。轨道车辆用电抗器主要用于轨道车辆变流装置的前后侧,与滤波电容构成lc滤波器,吸收输入侧谐波电压,减小输出电压的脉动程度。

现有的轨道车辆用电抗器所需的电感值较大,多采用铁芯电抗器,在运行时,由于铁芯磁通的存在,会造成铁芯的硅钢片出现磁致伸缩的现象,从而引发噪声。由于轨道车辆用电抗器使用场所特殊,为保证乘车环境的舒适性,要求控制电抗器的噪声。传统技术通常将铁芯磁路采用浇注、灌封、打胶等方式做成一个坚固的整体,以抑制铁芯的硅钢片产生的噪声,但这种方式只是改变了噪声声波的传递介质,虽然在噪声声波的能量在相邻的介质面之间传递时会有损耗,但该损耗较小,使得降噪效果不佳,由于填充的树脂材料堵塞了散热通道,还使电抗器的散热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低噪声、散热性好的轨道车辆用低噪声电抗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道车辆用低噪声电抗器,包括:

线圈组,所述线圈组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设于所述第二线圈内,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二线圈之间设有散热气道;

铁芯,所述铁芯设于所述第一线圈内;

所述散热气道内相间隔地设有多个气道棒,所述气道棒内部具有沿电抗器轴向方向延伸的空腔,所述空腔用于辅助散热并降低所述电抗器运行时所述铁芯产生的噪声。

优选地,所述气道棒的材质为铝。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气道棒由矩形空心铝管制成。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气道棒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线圈的外表面及所述第二线圈的内表面相贴合。

优选地,所述气道棒的侧壁上均布有多个降噪孔。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降噪孔为通孔。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降噪孔为圆孔。

进一步优选地,相邻的所述气道棒上的所述降噪孔的直径不同。

进一步优选地,相邻的所述气道棒上的所述降噪孔的间距不同。

进一步优选地,相邻的所述气道棒之间的间距为20mm±2mm。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轨道车辆用低噪声电抗器,通过在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之间设置散热气道,并在散热气道内相间隔地设置多个气道棒,使气道棒内部具有沿电抗器轴向方向延伸的空腔,能够使铁芯产生的噪声声波在散热通道内相邻的气道棒之间、气道棒内部的空腔中折射和反射,消耗该噪声声波的能量,从而降低其分贝数,实现了低噪声的技术效果,由于散热通道及气道棒内部空腔的存在,增大了散热气道的散热面积,提升了电抗器的散热效果,使得电抗器的散热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轨道车辆用电抗器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气道棒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处气道棒的主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气道棒的主视示意图。

其中:101.第一线圈;102.第二线圈;200.铁芯;300.散热气道;400.气道棒;401.空腔;402.降噪孔;500.树脂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用低噪声电抗器,包括:线圈组、铁芯200、散热气道300、气道棒400,其中,线圈组包括第一线圈101和第二线圈102,第一线圈101设于第二线圈102内,第一线圈101为低压线圈,第二线圈102为高压线圈;铁芯200设于第一线圈101内;散热气道300设置在第一线圈101和第二线圈102之间;气道棒400有多个,气道棒400相间隔地设置在散热气道300内,气道棒400内部具有沿所述轨道车辆用低噪声电抗器的轴向方向延伸的空腔401,所述轴向方向是指垂直于所述轨道车辆用低噪声电抗器的横截面的方向,空腔401用于辅助散热并降低所述轨道车辆用低噪声电抗器运行时铁芯200产生的噪声。

在本实施例中,气道棒400由矩形空心铝管制成,相邻的气道棒400之间的间距为20mm左右,气道棒400外表面中的两个相对侧面分别与第一线圈101的外表面及第二线圈102的内表面相贴合,将第一线圈101和第二线圈102之间的贴合面撑开,形成散热气道300,为增强气道棒400的降噪效果,并增加空腔401与散热气道300之间的空气流通,增强散热效果,气道棒400的侧壁上均布有多个降噪孔402,降噪孔402为圆形通孔,铁芯200产生的噪声声波经降噪孔402进入空腔401后,在空腔401内折射、反射,进一步消耗所述噪声声波的能量,可以明显降低所述轨道车辆用低噪声电抗器外部的噪声,通常可以降低6db以上,同时可以降低所述线圈组的温升3-10k。

如图2-4所示,a处气道棒上的降噪孔402的直径及间距与b处气道棒上的降噪孔402的直径及间距明显不同,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能够针对性的消耗所述轨道车辆用低噪声电抗器在额定载荷和超负荷情况下铁芯200产生的不同频率的噪声声波的能量,降低所述轨道车辆用低噪声电抗器在不同工况下运行时产生的噪声,保证乘车环境的舒适性。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二中气道棒400上的三列降噪孔402的直径是逐渐变化的,中间列的降噪孔402的直径沿所述轨道车辆用低噪声电抗器的轴向方向逐渐增大,两侧列的降噪孔402的直径沿所述轨道车辆用低噪声电抗器的轴向方向逐渐减小,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使每一个气道棒400能够匹配的噪声声波的频率范围更广,能够无差别的降低所述轨道车辆用低噪声电抗器在不同工况下运行时产生的噪声,保证乘车环境的舒适性。

需要说明的是,为安装及连接方便,本发明中的轨道车辆用低噪声电抗器必然具有外壳、连接件及对应各线圈的接线头等部件,但这些结构属于现有技术,也不是本发明的发明点,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车辆用低噪声电抗器,包括:

线圈组,所述线圈组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设于所述第二线圈内,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二线圈之间设有散热气道;

铁芯,所述铁芯设于所述第一线圈内;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气道内相间隔地设有多个气道棒,所述气道棒的内部具有沿电抗器轴向方向延伸的空腔,所述空腔用于辅助散热并降低所述电抗器运行时所述铁芯产生的噪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用低噪声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棒的材质为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用低噪声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棒由矩形空心铝管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车辆用低噪声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棒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线圈的外表面及所述第二线圈的内表面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用低噪声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棒的侧壁上均布有多个降噪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车辆用低噪声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孔为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车辆用低噪声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孔为圆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车辆用低噪声电抗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气道棒上的所述降噪孔的直径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车辆用低噪声电抗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气道棒上的所述降噪孔的间距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轨道车辆用低噪声电抗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气道棒之间的间距为20mm±2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的轨道车辆用低噪声电抗器,包括:线圈组、铁芯、散热气道和气道棒,其中,线圈组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第一线圈设于第二线圈内,铁芯设于第一线圈内,通过在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之间设置散热气道,并在散热气道内相间隔地设置多个气道棒,使气道棒内部具有沿电抗器轴向方向延伸的空腔,能够使铁芯产生的噪声声波在散热通道内相邻的气道棒之间、气道棒内部的空腔中折射和反射,消耗该噪声声波的能量,从而降低其分贝数,实现了低噪声的技术效果,由于散热通道及气道棒内部空腔的存在,增大了散热气道的散热面积,提升了电抗器的散热效果,使得电抗器的散热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沈茂龙;黄建华;季银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工业园区隆盛电器成套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2
技术公布日:2020.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