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铁塔用避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88821发布日期:2020-07-24 16:34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铁塔用避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避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铁塔用避雷装置。



背景技术:

防雷装置是指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及其他连接导体的总和,一般将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分为两大类——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外部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即传统的防雷装置,内部防雷装置主要用来减小建筑物内部的雷电流及其电磁效应,如采用电磁屏蔽、等电位连接和装设电涌保护器等措施,防止雷击电磁脉冲可能造成的危害,接地装置是防雷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地装置向大地泄放雷电流,限制防雷装置对地电压不致过高,除独立避雷针外,在接地电阻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防雷接地装置可以和其他接地装置共用,接闪器就是专门用来接受雷闪的金属物体,接闪的金属杆称为避雷器,接闪的金属线称为避雷线或架空地线,接闪的金属带、金属网称为避雷带或避雷网,所有的接闪器都必须经过引下线与接地装置相连,接闪器一般为避雷球,在避雷球上安装避雷针,再通过引下线与接地装置连接。

现有防雷装置的缺点是:

1、避雷针与避雷球一般为焊接,但焊接所需的材料的电阻率较大,再被雷击时,焊接处的温度会急速升高,长时间使用会导致脱焊使连接处松动;

2、接闪器与电力铁塔处的连接一般为焊接,但采用焊接的方式在安装和拆卸接闪器时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力铁塔用避雷装置,该装置实现了能够稳固地将避雷针连接在避雷球上,安全可靠,避免避雷针与避雷球连接处发生松动,避雷球与电力铁塔连接稳定可靠同时安装拆卸方便安全。克服了现有避雷针与避雷球一般为焊接,长时间使用会导致脱焊使连接处松动,避雷球采用焊接的方式在安装和拆卸接闪器时较为不便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力铁塔用避雷装置,包括避雷球和避雷针;避雷球上开设有第一贯穿孔和多个第二贯穿孔,避雷针底端设置避雷针底座,避雷针底座底端连接有第一垫片,避雷针、避雷针底座及第一垫片能够从第一贯穿孔穿过且避雷针、避雷针底座从第二贯穿孔穿出,第一垫片外径小于第一贯穿孔且大于第二贯穿孔,在避雷针、避雷针底座从第二贯穿孔穿出时第一垫片被限位在第二贯穿孔内侧,穿出第二贯穿孔的避雷针底座通过螺纹与紧固螺母相连接固定;避雷球下端连接支撑架,支撑架底端外侧连接有多个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上开设有固定卡槽,所述支撑腿远离支撑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引下线接头。

避雷球为内部中空的金属球体,所述第一贯穿孔位于避雷球的正下方,第二贯穿孔均布在避雷球上部。

第一垫片为与避雷球内部弧面相匹配的圆弧片。

紧固螺母下端连接第二垫片,第二垫片为与避雷球外部弧面相匹配的圆弧片。

支撑架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支柱,和连接多个支柱的连接件。

支撑腿底面为平面。

支撑腿上的固定卡槽通过u形固定件将支撑腿与电力铁塔固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使用时,将避雷针从第一贯穿孔插入避雷球中,从第二贯穿孔中穿出,将紧固螺母从避雷针的顶部套入,拧紧紧固螺母,通过第一垫片与第二垫片的夹持将避雷针固定连接在避雷球上,实现了避免避雷针与避雷球连接处发生松动的目的。

2、通过设置支撑架、支撑腿及固定卡槽,在使用时,使用u形固定件,穿过固定卡槽,将支撑腿与电力铁塔固定在一起,支撑腿与铁塔接触的一侧为平面,增大与铁塔的接触面积,使连接更为稳定,实现了便于安装接闪器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避雷针、避雷针底座及第一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紧固螺母及第二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避雷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电力铁塔用避雷装置,包括避雷球1和避雷针5;避雷球1上开设有第一贯穿孔2和多个第二贯穿孔3,避雷针5底端设置避雷针底座4,避雷针底座4底端连接有第一垫片7,避雷针5、避雷针底座4及第一垫片7能够从第一贯穿孔2穿过且避雷针5、避雷针底座4从第二贯穿孔3穿出,第一垫片7外径小于第一贯穿孔2且大于第二贯穿孔3,在避雷针5、避雷针底座4从第二贯穿孔3穿出时第一垫片7被限位在第二贯穿孔3内侧,穿出第二贯穿孔3的避雷针底座4通过螺纹与紧固螺母6相连接固定;避雷球1下端连接支撑架9,支撑架9底端外侧连接有多个支撑腿11,所述支撑腿11上开设有固定卡槽12,所述支撑腿11远离支撑架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引下线接头13。

避雷球1为内部中空的金属球体,所述第一贯穿孔2位于避雷球1的正下方,第二贯穿孔3均布在避雷球1上部。

第一垫片7为与避雷球1内部弧面相匹配的圆弧片。

紧固螺母6下端连接第二垫片8,第二垫片8为与避雷球1外部弧面相匹配的圆弧片。

支撑架9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支柱,和连接多个支柱的连接件10。

支撑腿11底面为平面。

支撑腿11上的固定卡槽12通过u形固定件将支撑腿11与电力铁塔固定在一起。

在使用时,将避雷针5从第一贯穿孔2插入避雷球1中,从第二贯穿孔3中穿出,将紧固螺母6从避雷针5的顶部套入,拧紧紧固螺母6,通过第一垫片7与第二垫片8的夹持将避雷针5固定连接在避雷球1上,使用u形固定件,穿过固定卡槽12,将支撑腿11与电力铁塔固定在一起,支撑腿11与铁塔接触的一侧为平面,增大与铁塔的接触面积,使连接更为稳定,实现了便于安装接闪器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力铁塔用避雷装置,包括避雷球(1)和避雷针(5);其特征在于:避雷球(1)上开设有第一贯穿孔(2)和多个第二贯穿孔(3),避雷针(5)底端设置避雷针底座(4),避雷针底座(4)底端连接有第一垫片(7),避雷针(5)、避雷针底座(4)及第一垫片(7)能够从第一贯穿孔(2)穿过且避雷针(5)、避雷针底座(4)从第二贯穿孔(3)穿出,第一垫片(7)外径小于第一贯穿孔(2)且大于第二贯穿孔(3),在避雷针(5)、避雷针底座(4)从第二贯穿孔(3)穿出时第一垫片(7)被限位在第二贯穿孔(3)内侧,穿出第二贯穿孔(3)的避雷针底座(4)通过螺纹与紧固螺母(6)相连接固定;避雷球(1)下端连接支撑架(9),支撑架(9)底端外侧连接有多个支撑腿(11),所述支撑腿(11)上开设有固定卡槽(12),所述支撑腿(11)远离支撑架(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引下线接头(13)。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铁塔用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球(1)为内部中空的金属球体,所述第一贯穿孔(2)位于避雷球(1)的正下方,第二贯穿孔(3)均布在避雷球(1)上部。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铁塔用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片(7)为与避雷球(1)内部弧面相匹配的圆弧片。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铁塔用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螺母(6)下端连接第二垫片(8),第二垫片(8)为与避雷球(1)外部弧面相匹配的圆弧片。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铁塔用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9)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支柱,和连接多个支柱的连接件(10)。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铁塔用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11)底面为平面。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铁塔用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11)上的固定卡槽(12)通过u形固定件将支撑腿(11)与电力铁塔固定在一起。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避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铁塔用避雷装置。该装置的避雷球上开设有第一贯穿孔和多个第二贯穿孔,避雷针底端设置避雷针底座,避雷针底座底端连接有第一垫片,避雷针、避雷针底座及第一垫片能够从第一贯穿孔穿过且避雷针、避雷针底座从第二贯穿孔穿出,第一垫片外径小于第一贯穿孔且大于第二贯穿孔。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能够稳固地将避雷针连接在避雷球上,安全可靠,避免避雷针与避雷球连接处发生松动,避雷球与电力铁塔连接稳定可靠同时安装拆卸方便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刘鸿阳;孙井波;金鑫;杨国松;付超;丁立新;周睿;费铮;梁宝成;田晓燕;郭杰华;赵鹏飞;朱宁宁;黄子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河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09
技术公布日:2020.07.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