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免维护蓄电池防爬酸铅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18310发布日期:2020-08-11 21:32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免维护蓄电池防爬酸铅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铅酸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免维护蓄电池防爬酸铅圈。



背景技术:

免维护蓄电池目前普遍应用于汽车起动、照明,由正负极板、隔板、电解液、塑壳、大盖、小盖、钱零件组成,蓄电池大盖上部结构为正负极性端子,其中铅圈镶嵌于大盖两端,铅圈的传统生产方法为重力浇铸法,浇铸完成的铅圈一次成型后放入注塑机模具,注塑完成后铅圈镶嵌于大盖两端。

传统方法生产的铅圈表面粗糙、有铅刺,因铅圈下部与大盖结合处暴露于蓄电池两边的单格内部,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产生的氢氧气体附带硫酸液体对其进行不断的腐蚀,随着循环充放电次数的增加,尤其是电池充电末期,正极铅圈表面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铅、负极铅圈表面也存在氧化还原反应,导致铅圈表面与塑料结合处形成间隙,造成端子极柱爬酸,气体附带的硫酸液体从铅圈与电池大盖结合的缝隙处渗出,爬酸的蓄电池极柱不断的腐蚀连接卡导致接触不良,容易引起打火导致电池爆炸,同时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对于上述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免维护蓄电池防爬酸铅圈,可以有效的防止电解液沿铅圈与电池大盖结合处的渗出,有效封堵酸液。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免维护蓄电池防爬酸铅圈,包括一锥筒,与锥筒底部连通的外壁竖直内壁倾斜的直筒,沿锥筒外壁周向排布的上表面与电池大盖上表面平齐的用于防止锥筒和直筒自身转动的定位组件,沿直筒外壁周向设置的两个用于防止硫酸液体不断爬升的第一环形防爬酸环,以及位于直筒底部的一个第二环形防爬酸环;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宽度和高度分别为1.30mm和2.50mm的环形凸缘,以及位于环形凸缘上的8个对应设置的长宽高分别为3.80mm、1.50mm和2.50mm的长方体;所述第一环形防爬酸环内部两侧均设有深度为0.50mm的第一环形凹槽,外部为两对应倾斜设置的环形斜坡,两环形斜坡组成的夹角范围为120-160°,所述第一环形防爬酸环的宽度和高度分别为1.92mm和2.80mm;所述第二环形防爬酸环底部下表面设有横截面为长方形的第二环形凹槽,第二环形防爬酸环的宽度和高度分别为2.55mm和2.80mm,第二环形凹槽的宽度和深度分别为1.40mm和0.60mm。

上述新型免维护蓄电池防爬酸铅圈,所述锥筒上端内圆和外圆的直径分别为12mm和17.48mm,下端内圆和外圆的直径分别为13.6mm和19.4mm,高度为20.95mm;所述直筒上端和下端内圆的直径分别为13.6mm和15.6mm,外圆的直径为17.8,高度为14.9mm,定位组件与相邻第一环形防爬酸环之间,两第一环形防爬酸环之间,第二环形防爬酸环与相邻第一环形防爬酸环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3mm、1.2mm、1.5mm。

上述新型免维护蓄电池防爬酸铅圈,所述定位组件底部设有多条相互垂直分布的用于增大与电池大盖接触面积同时防止自身转动的横筋和纵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在第一环形防爬酸环和第二环形防爬酸环上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增加了其与电池大盖之间结合面积及紧密度,延长了电解液沿电池防爬酸铅圈的爬酸路径,同时增加了爬出阻力,使电解液不容易爬出,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消除环境污染的因素;2、第一环形防爬酸环的外部横截面的高度大于内部,可增加其对电池大盖的抓持力,同时将外部设为斜坡,增大与电池大盖的接触面积,延长电解液的爬酸路径;3、通过设置定位组件,在增大与电池大盖接触面积的同时,通过定位组件中的长方体,防止电池防爬酸铅圈自身的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定位组件底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对进一步详细介绍。

一种新型免维护蓄电池防爬酸铅圈,包括一锥筒1,与锥筒1底部连通的外壁竖直内壁倾斜的直筒2,沿锥筒1外壁周向排布的上表面与电池大盖上表面平齐的用于防止锥筒1和直筒2自身转动的定位3,直筒2外壁的两个用于防止硫酸液体不断爬升的第一环形防爬酸4环,以及位于直筒2下端的一个第二环形防爬酸环5。所述锥筒1上端内圆和外圆的直径分别为12mm和17.48mm,下端内圆和外圆的直径分别为13.6mm和19.4mm,高度为20.95mm;所述直筒2上端和下端内圆的直径分别为13.6mm和15.6mm,外圆的直径为17.8,高度为14.9mm。

所述定位组件3包括一宽度和高度分别为1.30mm和2.50mm环形凸缘8,以及位于环形凸缘8上的8个对应设置的长宽高分别为3.80mm、1.50mm和2.50mm的长方体7,定位组件3底部设有多条相互垂直分布的用于增大与电池大盖接触面积同时防止自身转动的横筋11和纵筋12。所述第一环形防爬酸环4内部两侧均设有第一环形凹槽9,外部为两对应倾斜设置的环形斜坡10,两环形斜坡10组成的夹角范围为120-160°,本实用新型优先采用的夹角为135°,若两环形斜坡组成的夹角较小,则会造成夹角边缘锋利变薄,虽能提高其与电池大盖之间的接触面积,但降低其自身的安全性,易在移动过程中划伤工作人员,同时增加其本身的脆性,易发生断裂;若两环形斜坡组成的夹角较大,则达不到增加其与电池大盖接触面积的目的。所述第一环形防爬酸环4的宽度和高度分别为1.92mm和2.80mm,第一环形凹槽9的深度为0.50mm;所述第二环形防爬酸环5底部下表面设有横截面为长方形的第二环形凹槽6,第二环形防爬酸环5的宽度和高度分别为2.55mm和2.80mm,第二环形凹槽6的宽度和深度分别为1.40mm和0.60mm。

上述新型免维护蓄电池防爬酸铅圈,定位组件3与相邻第一环形防爬酸环4之间,两第一环形防爬酸环4之间,第二环形防爬酸环5与相邻第一环形防爬酸环4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3mm、1.2mm、1.5mm。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局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免维护蓄电池防爬酸铅圈,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锥筒,与锥筒底部连通的外壁竖直内壁倾斜的直筒,沿锥筒外壁周向排布的上表面与电池大盖上表面平齐的用于防止锥筒和直筒自身转动的定位组件,沿直筒外壁周向设置的两个用于防止硫酸液体不断爬升的第一环形防爬酸环,以及位于直筒底部的一个第二环形防爬酸环;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宽度和高度分别为1.30mm和2.50mm的环形凸缘,以及位于环形凸缘上的8个对应设置的长宽高分别为3.80mm、1.50mm和2.50mm的长方体;所述第一环形防爬酸环内部两侧均设有深度为0.50mm的第一环形凹槽,外部为两对应倾斜设置的环形斜坡,两环形斜坡组成的夹角范围为120-160°,所述第一环形防爬酸环的宽度和高度分别为1.92mm和2.80mm;所述第二环形防爬酸环底部下表面设有横截面为长方形的第二环形凹槽,第二环形防爬酸环的宽度和高度分别为2.55mm和2.80mm,第二环形凹槽的宽度和深度分别为1.40mm和0.6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免维护蓄电池防爬酸铅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锥筒上端内圆和外圆的直径分别为12mm和17.48mm,下端内圆和外圆的直径分别为13.6mm和19.4mm,高度为20.95mm;所述直筒上端和下端内圆的直径分别为13.6mm和15.6mm,外圆的直径为17.8mm,高度为14.9mm,定位组件与相邻第一环形防爬酸环之间,两第一环形防爬酸环之间,第二环形防爬酸环与相邻第一环形防爬酸环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3mm、1.2mm、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免维护蓄电池防爬酸铅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底部设有多条相互垂直分布的用于增大与电池大盖接触面积同时防止自身转动的横筋和纵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酸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免维护蓄电池防爬酸铅圈,包括一锥筒,与锥筒底部连通的外壁竖直内壁倾斜的直筒,沿锥筒外壁周向排布的上表面与电池大盖上表面平齐的用于防止锥筒和直筒自身转动的定位组件,沿直筒外壁周向设置的两个用于防止硫酸液体不断爬升的第一环形防爬酸环,以及位于直筒底部的一个第二环形防爬酸环。第一环形防爬酸环和第二环形防爬酸环上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增加了其与电池大盖之间结合面积及紧密度,延长了电解液沿电池防爬酸铅圈的爬酸路径,同时增加了爬出阻力,使电解液不容易爬出,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藏运芳;王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久力工贸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06
技术公布日:2020.0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