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热型绝缘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28966发布日期:2020-12-18 13:17阅读:53来源:国知局
耐热型绝缘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热型绝缘电缆。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工业制造生产线上,比如焊接机器人及机械手的连接和装配,需要应用到高度弯折连续运动的多芯电缆,目前,比如多芯电缆应用绕包带无缝绕包线芯体,在多芯电缆弯曲扭转的过程中,容易带来绕包带的摩擦现象,对扭曲造成阻力,降低多芯电缆的柔软性。而且,在焊接机器人作业过程中,熔融金属颗粒等飞溅极易造成绝缘电缆护套的损伤,频繁更换电缆造成生产成本的提高,也带来生产上的安全隐患。当前,在电缆朝向细径化、轻质化趋势发展的同时,更多需要兼顾考虑细径化、耐热性及耐弯曲特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热型绝缘电缆,其兼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弯曲特性和电气屏蔽特性,实现细径化、轻质化制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使上述技术问题得以解决。

耐热型绝缘电缆,包括三个绝缘线芯绞合形成的缆芯,所述缆芯外部依次包覆有氟树脂内护套层、铜线屏蔽缠绕层和四氟乙烯丙烯共聚氟橡胶外护套层,所述绝缘线芯包括内导体及包覆在所述内导体外部的氟树脂绝缘层,所述内导体外径为0.55mm至3mm,所述铜线屏蔽缠绕层为两种不同直径且直径比介于0.9至1之间的镀锡铜单丝混合单向螺旋缠绕构成,所述铜线屏蔽缠绕层的编织密度为92%至95%,所述四氟乙烯丙烯共聚氟橡胶外护套层外径为3mm至15mm。

作为优选,所述缆芯的绞距为所述绝缘线芯外径的15倍至40倍。

作为优选,所述内导体为若干根镀锡铜单丝绞合构成,所述镀锡铜单丝的直径为0.02mm至0.08mm,所述内导体的绞距为所述内导体外径的10至15倍。

作为优选,所述氟树脂内护套层厚度为0.15mm至1mm,所述氟树脂内护套层外径为1.4mm至6.5mm。

作为优选,所述铜线屏蔽缠绕层厚度为0.1mm至0.8mm。

作为优选,所述铜线屏蔽缠绕层采用的镀锡铜单丝直径为0.01mm至0.05mm。

作为优选,所述氟树脂绝缘层为ptfe、pfa、fep或etfe绝缘层。

作为优选,所述氟树脂内护套层为ptfe、pfa、fep或etfe护套层。

作为优选,所述四氟乙烯丙烯共聚氟橡胶外护套层厚度为0.4mm至2mm。

作为优选,所述氟树脂绝缘层厚度为0.1mm至3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绝缘线芯采用氟树脂绝缘层,并外部包覆氟树脂内护套层、铜线屏蔽缠绕层和四氟乙烯丙烯共聚氟橡胶外护套层形成的该电缆,兼具有更好的耐热性、柔韧性、耐弯曲特性和耐电压特性,易于实现细径化的电缆制作。

2.铜线屏蔽缠绕层采用两种不同直径的镀锡铜单丝混合单向螺旋缠绕构成,且直径比介于0.9至1之间,能够有效的减少编织缝隙,大幅度降低镀锡铜单丝之间产生的摩擦现象,从而提高了噪音屏蔽特性,而且,使得电缆具有更好的柔韧性,也便于实现细径化制作。

3.镀锡铜单丝直径为0.02mm至0.08mm,抗拉强度好,伸长率大于5%,能够保证内导体具有良好的信号传送的电气特性,在确保缆芯机械强度的前提下,实现电缆的细径化制作。

4.缆芯的绞距为绝缘线芯外径的15倍至40倍,能够有效防止绞合松脱,具有更好信号传送的电气特性及特征阻抗。

附图说明

图1为

本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绝缘线芯,2-氟树脂内护套层,3-铜线屏蔽缠绕层,4-四氟乙烯丙烯共聚氟橡胶外护套层,5-内导体,6-氟树脂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耐热型绝缘电缆,包括三个绝缘线芯1绞合形成的缆芯,优选的,所述缆芯的绞距为所述绝缘线芯1外径的15倍至40倍。所述绝缘线芯1包括内导体5及包覆在所述内导体5外部的氟树脂绝缘层6。所述内导体5外径为0.55mm至3mm,具体的说,所述内导体5为若干根镀锡铜单丝绞合构成,所述镀锡铜单丝的直径为0.02mm至0.08mm,所述内导体5的绞距为所述内导体5外径的10至15倍。所述氟树脂绝缘层6比如采用ptfe、pfa、fep或etfe绝缘层,优选的,所述氟树脂绝缘层6厚度为0.1mm至3mm。

所述缆芯外部依次包覆有氟树脂内护套层2、铜线屏蔽缠绕层3和四氟乙烯丙烯共聚氟橡胶外护套层4。所述氟树脂内护套层2比如采用ptfe、pfa、fep或etfe护套层,优选的,所述氟树脂内护套层2厚度为0.15mm至1mm,所述氟树脂内护套层2外径为1.4mm至6.5mm。所述铜线屏蔽缠绕层3为两种不同直径且直径比介于0.9至1之间的镀锡铜单丝混合单向螺旋缠绕构成,所述铜线屏蔽缠绕层3的编织密度为92%至95%,优选的,所述铜线屏蔽缠绕层3采用的镀锡铜单丝直径为0.01mm至0.05mm,所述铜线屏蔽缠绕层3厚度为0.1mm至0.8mm。所述四氟乙烯丙烯共聚氟橡胶外护套层4外径为3mm至15mm,优选的,所述四氟乙烯丙烯共聚氟橡胶外护套层4厚度为0.4mm至2mm。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指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耐热型绝缘电缆,其特征是:包括三个绝缘线芯(1)绞合形成的缆芯,所述缆芯外部依次包覆有氟树脂内护套层(2)、铜线屏蔽缠绕层(3)和四氟乙烯丙烯共聚氟橡胶外护套层(4),所述绝缘线芯(1)包括内导体(5)及包覆在所述内导体(5)外部的氟树脂绝缘层(6),所述内导体(5)外径为0.55mm至3mm,所述铜线屏蔽缠绕层(3)为两种不同直径且直径比介于0.9至1之间的镀锡铜单丝混合单向螺旋缠绕构成,所述铜线屏蔽缠绕层(3)的编织密度为92%至95%,所述四氟乙烯丙烯共聚氟橡胶外护套层(4)外径为3mm至1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型绝缘电缆,其特征是:所述缆芯的绞距为所述绝缘线芯(1)外径的15倍至40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型绝缘电缆,其特征是:所述内导体(5)为若干根镀锡铜单丝绞合构成,所述镀锡铜单丝的直径为0.02mm至0.08mm,所述内导体(5)的绞距为所述内导体(5)外径的10至15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型绝缘电缆,其特征是:所述氟树脂内护套层(2)厚度为0.15mm至1mm,所述氟树脂内护套层(2)外径为1.4mm至6.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型绝缘电缆,其特征是:所述铜线屏蔽缠绕层(3)厚度为0.1mm至0.8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型绝缘电缆,其特征是:所述铜线屏蔽缠绕层(3)采用的镀锡铜单丝直径为0.01mm至0.0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型绝缘电缆,其特征是:所述氟树脂绝缘层(6)为ptfe、pfa、fep或etfe绝缘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型绝缘电缆,其特征是:所述氟树脂内护套层(2)为ptfe、pfa、fep或etfe护套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型绝缘电缆,其特征是:所述四氟乙烯丙烯共聚氟橡胶外护套层(4)厚度为0.4mm至2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型绝缘电缆,其特征是:所述氟树脂绝缘层(6)厚度为0.1mm至3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热型绝缘电缆,包括三个绝缘线芯绞合形成的缆芯,所述缆芯外部依次包覆有氟树脂内护套层、铜线屏蔽缠绕层和四氟乙烯丙烯共聚氟橡胶外护套层,所述绝缘线芯包括内导体及包覆在所述内导体外部的氟树脂绝缘层,所述内导体外径为0.55mm至3mm,所述铜线屏蔽缠绕层为两种不同直径且直径比介于0.9至1之间的镀锡铜单丝混合单向螺旋缠绕构成,所述铜线屏蔽缠绕层的编织密度为92%至95%,所述四氟乙烯丙烯共聚氟橡胶外护套层外径为3mm至15mm。该绝缘电缆兼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弯曲特性和电气屏蔽特性,实现细径化、轻质化制作。

技术研发人员:杨兆文;江平;黄建卫;王成旺;高旭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物产中大线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23
技术公布日:2020.12.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