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连接器的滑动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57254发布日期:2020-09-08 14:49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连接器的滑动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子元件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连接器的滑动板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汽车使用环境的恶劣,对车用连接器的电气连接的稳定性要求一直很高,而端子连接的稳定性直接决定了连接器的稳定性能。

对于大位数的连接器,母端子的端子主体的接触部常常通过滑动板结构来降低插拔力,如图1所示,在初始位置,排针1通过滑动板2的导轨3插入母端子4,排针1未与母端子4接触。而在公端子5与母端子4的互配阶段,如图2所示,产品的插拔力达到最大峰值阶段,现有技术是利用类椭圆形结构的导轨3,导轨3开口处与所在滑动板2的边缘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单一的角度设计,然而该角度使得在排针1插入时移动的角度较大,且路径较长,进而使该阶段中连接器的配合力较大。而为了充分降低插拔力,需要滑动板的高度和尺寸需要很大才能满足大位数连接器的插拔力要求,导致空间变小,机械的传动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降低产品插拔力、节约空间,且能够大大节省成本的汽车连接器的滑动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连接器的滑动板结构,包括设置在母端子上的滑动板和开设于滑动板上的导向导轨,所述的导向导轨为多段式结构,所述的导向导轨包括一体成型的弯曲部导轨和稳定部导轨,所述的弯曲部导轨开设于滑动板的一侧边缘处,所述的弯曲部导轨的内侧连接稳定部导轨的开口,所述的弯曲部导轨的开口边缘与其所在滑动板的一侧边缘之间的角度与所述的稳定部导轨的开口边缘与其所在滑动板的一侧边缘之间的角度之间的倍数关系为3~3.5倍。

优选地,所述的弯曲部导轨的开口边缘与其所在滑动板的一侧边缘之间的角度为50°,所述的稳定部导轨的开口边缘与其所在滑动板的一侧边缘之间的角度为15°。

优选地,所述的弯曲部导轨为弧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稳定部导轨为类半圆形开口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母端子滑动板结构采用了大角度向小角度的多段式导向导轨,弯曲部导轨采用大角度设计可最大限度的利用有限的导轨行程;而在端子接触部分,即稳定部导轨,即产生最大插拔力的行程内,设计较小的导向角使得排针与母端子充分接触,在有限空间限制下,核心端子配合区域的角度维持低角度,可有效的降低产品插拔力,进而提高机械传动效率;

2)本实用新型无需增大或减小滑动板的高度和长度尺寸,可保证整个产品的尺寸足够小,有效节约空间,且能够大大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排针通过滑动板的导轨插入母端子的初始阶段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排针通过滑动板的导轨插入母端子的公、母端子互配阶段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滑动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动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所示:

1、排针,2、滑动板,3、导轨,4、母端子,5、公端子,6、导向导轨,601、弯曲部导轨,602、稳定部导轨,7、互配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公、母端子互配阶段,产品的插拔力达到最大峰值阶段,此时对应的图2中的互配区域7需设计较小的导向角,从而降低产品的插拔力。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连接器的滑动板结构,包括设置在母端子上的滑动板2和多个导向导轨6,导向导轨6均匀分布在滑动板2上,每一个导向导轨6为多段式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弯曲部导轨601和稳定部导轨602。

弯曲部导轨601开设于滑动板一侧,弯曲部导轨601为弧形结构。稳定部导轨602的开口与弯曲部导轨601连接,稳定部导轨602设于滑动板内侧,稳定部导轨602为类半圆形开口状。弯曲部导轨601的开口边缘与其所在滑动板2的一侧边缘之间的角度与所述的稳定部导轨602的开口边缘与其所在滑动板2的一侧边缘之间的角度之间的倍数关系为3~3.5倍。优选地,弯曲部导轨601的开口边缘与其所在滑动板侧端之间的角度为50°,稳定部导轨602的开口边缘与滑动板2侧端之间的角度为15°,使得整个导向导轨6呈向下弯折的结构。

弯曲部导轨601采用大角度50°,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有限的导轨行程,且并不影响产品插拔力的波峰值;而在端子接触部分,即稳定部导轨602,即产生最大插拔力的行程内,设计较小的导向角15°,由50°向15°转变,当排针插入母端子时,排针通过弯曲部导轨601的开口进入弯曲部导轨601,后滑入稳定部导轨602,末端小的导向角度的设计使得排针与母端子充分接触,进而增大连接器的配合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工作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连接器的滑动板结构,包括设置在母端子上的滑动板(2)和开设于滑动板(2)上的导向导轨(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导轨(6)为多段式结构,所述的导向导轨(6)包括一体成型的弯曲部导轨(601)和稳定部导轨(602),所述的弯曲部导轨(601)开设于滑动板(2)的一侧边缘处,所述的弯曲部导轨(601)的内侧连接稳定部导轨(602)的开口,所述的弯曲部导轨(601)的开口边缘与其所在滑动板(2)的一侧边缘之间的角度与所述的稳定部导轨(602)的开口边缘与其所在滑动板(2)的一侧边缘之间的角度之间的倍数关系为3~3.5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连接器的滑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曲部导轨(601)的开口边缘与其所在滑动板(2)的一侧边缘之间的角度为50°,所述的稳定部导轨(602)的开口边缘与其所在滑动板(2)的一侧边缘之间的角度为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连接器的滑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曲部导轨(601)为弧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连接器的滑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定部导轨(602)为类半圆形开口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连接器的滑动板结构,包括设置在母端子上的滑动板(2)和开设于滑动板(2)上的导向导轨(6),所述的导向导轨(6)为多段式结构,所述的导向导轨(6)包括一体成型的弯曲部导轨(601)和稳定部导轨(602),所述的弯曲部导轨(601)开设于滑动板(2)的一侧边缘处,所述的弯曲部导轨(601)的内侧连接稳定部导轨(602)的开口所述的弯曲部导轨(601)的开口边缘与其所在滑动板(2)的一侧边缘之间的角度为50°,所述的稳定部导轨(602)的开口边缘与其所在滑动板(2)的一侧边缘之间的角度为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降低产品插拔力,提高机械传动效率,节省空间,节约成本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陈大磊;黄绥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波福中央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26
技术公布日:2020.09.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