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式变压器循环冷却管路系统及其应用的干式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83917发布日期:2020-11-03 23:46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式变压器循环冷却管路系统及其应用的干式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及其冷却系统,特别涉及一种一种干式变压器循环冷却管路系统及其应用的干式变压器。



背景技术:

干式变压器广泛用于局部照明、高层建筑、机场,码头cnc机械设备等场所,简单的说干式变压器就是指铁芯和绕组不浸渍在绝缘油中的变压器。

干式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等。在南方炎热的夏天,环境温度高,处于高负荷状态下的变压器自身发热严重,会长时间在警戒温度以上运行,这样不仅降低变压器使用寿命,一旦发生危险后果不可设想。此时变压器一不可能降低功率,二不可能关机散热,不得不在变压器工作的同时采用其他的散热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式变压器循环冷却管路系统。这种干式变压器循环冷却管路系统能够提高散热效率,减少关机散热频率。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干式变压器循环冷却管路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方设置有上盖,所述上盖内设置有第一冷却系统,所述第一冷却系统包括多个第一冷却板,所述第一冷却板成纵向交叉分布形成第一气体流通通道,所述上盖顶部一侧设置有多个出气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箱体内的干式变压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之后会导致干式变压器的温度急剧上升,因此需要连接外部冷却装置进行冷却。而

本技术:
所采用自然冷却的方式提高其散热效率。当高温气体上升至上盖的位置处时,气体通过沿着第一冷却板流通,提高了高温气体的运动路径,同时在第一冷却板上逐渐降温,最终到达上盖顶部的位置处时,其温度趋于常温或略高于常温,之后通过出气管离开上盖。上述设置有利于保持箱体内的温度趋于室温或略高于室温,有效降低箱体内部的温度上升。同时,出气管可直接连通室外,将冷却后的高温气体排出,进一步减少室内的温度上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盖于第一冷却系统一侧设置有第二冷却系统,所述第一冷却系统与第二冷却系统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第二冷却系统包括第二冷却板,所述第二冷却板成纵向交叉分布形成第二气体流通通道,其高温气体在第二气体流通通道内的流动方向与高温气体在第一气体流通通道内的方向相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第二冷却系统的设置有利于使得箱体内的高温气体温度的下降效率更高,同时,高温气体在第二冷却系统中的流动方向与第一冷却系统中的流动方向相反,使得上盖内的空气流动处于抵消状态,防止由于单侧空气流动导致箱体发生震动,损害干式变压器的零部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于上盖内靠近顶部的一侧设置有多个连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多个连通孔的设置,由于其第一冷却系统与第二冷却系统中的气体流动方向相反,使得形成空气交互,当第一冷却系统中的气体温度与第二冷却系统中的气体温度不一致时,通过空气交互能够有效的平衡两者之间的温度,使得上盖内不会由于温度差对上盖内壁以及隔板产生较大的热胀冷缩现象,减少损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气管为l形结构,l形短边的长度与长边长度之比为1:10,所述短边与上盖直接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短边的长度远小于长边的长度,一方面能够使得气体快速通过短边,使得处于横向流动状态的气体快速转变为纵向流动状态,使得气体能够快速离开上盖,防止由于短边过长导致气体动力不足,最终回流至上盖中,影响冷却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盖与箱体之间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上盖与箱体之间完全连通有利于气体流动,防止气体滞留在箱体中,对干式变压器造成高温损害。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干式变压器,这种干式变压器能够利用自然冷却效果提高散热效果,减少停机频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目的:这种干式变压器循环冷却管路系统能够提高散热效率,减少关机散热频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去掉箱体门以及上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正视图;

图4为第一冷却系统气体流向示意图;

图5为第二冷却系统气体流向示意图。

附图标记:1、箱体;2、变压器本体;3、上盖;4、第一冷却系统;41、第一冷却板;42、第一气体流通通道;5、第二冷却系统;51、第二冷却板;52、第二气体流通通道;6、隔板;7、连通孔;8、短边;9、长边;10、出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干式变压器,包括箱体1。箱体1内设置有变压器本体2。箱体1上方设置有上盖3。上盖3内设置有第一冷却系统4与第二冷却系统5。第一冷却系统4与第二冷却系统5之间通过隔板6分隔。

其中,箱体1与上盖3之间完全连通,使得高温气体能够顺畅的从箱体1中流动至上盖3的位置处。

第一冷却系统4包括四个第一冷却板41。多个第一冷却板41成纵向交叉分布形成第一气体流通通道42,该气体流动方向如图4所示。

第二冷却系统5包括四个第二冷却板51。多个第二冷却板51成纵向交叉分布形成第二气体流通通道52,该气体流动方向如图5所示,与第一冷却系统4中的气体流动方向相反。上述设置使得上盖3内的空气流动处于抵消状态,防止由于单侧空气流动导致箱体1发生震动,损害干式变压器的零部件。上盖3靠近顶部两侧均设置有分别连通第一冷却系统4与第二冷却系统5的出气管10。

优化的,隔板6于上盖3内靠近顶部的一侧设置有多个连通孔7。通过多个连通孔7的设置,由于其第一冷却系统4与第二冷却系统5中的气体流动方向相反,使得形成空气交互,当第一冷却系统4中的气体温度与第二冷却系统5中的气体温度不一致时,通过空气交互能够有效的平衡两者之间的温度,使得上盖3内不会由于温度差对上盖3内壁以及隔板6产生较大的热胀冷缩现象,减少损害。

优化的,出气管10为l形结构,l形短边8的长度与长边9长度之比为1:10,短边8与上盖3直接相连。短边8的长度远小于长边9的长度,一方面能够使得气体快速通过短边8,使得处于横向流动状态的气体快速转变为纵向流动状态,使得气体能够快速离开上盖3,防止由于短边8过长导致气体动力不足,最终回流至上盖3中,影响冷却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干式变压器循环冷却管路系统,包括箱体(1),其特征是:所述箱体(1)上方设置有上盖(3),所述上盖(3)内设置有第一冷却系统(4),所述第一冷却系统(4)包括多个第一冷却板(41),多个所述第一冷却板(41)成纵向交叉分布形成第一气体流通通道(42),所述上盖(3)顶部一侧设置有多个出气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式变压器循环冷却管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上盖(3)于第一冷却系统(4)一侧设置有第二冷却系统(5),所述第一冷却系统(4)与第二冷却系统(5)之间设置有隔板(6),所述第二冷却系统(5)包括第二冷却板(51),多个所述第二冷却板(51)成纵向交叉分布形成第二气体流通通道(52),其高温气体在第二气体流通通道(52)内的流动方向与高温气体在第一气体流通通道(42)内的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干式变压器循环冷却管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隔板(6)于上盖(3)内靠近顶部的一侧设置有多个连通孔(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干式变压器循环冷却管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出气管(10)为l形结构,l形短边(8)的长度与长边(9)长度之比为1:10,所述短边(8)与上盖(3)直接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干式变压器循环冷却管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上盖(3)与箱体(1)之间连通。

6.一种干式变压器,其特征是:包括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干式变压器循环冷却管路系统。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式变压器循环冷却管路系统及其应用的干式变压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干式变压器,所述箱体上方设置有上盖,所述上盖内设置有第一冷却系统,所述第一冷却系统包括多个第一冷却板,所述第一冷却板成纵向交叉分布形成第一气体流通通道,所述上盖顶部一侧设置有多个出气管。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这种干式变压器循环冷却管路系统及其干式变压器能够提高散热效率,减少关机散热频率。

技术研发人员:傅朝阳;王和忠;陈新康;林剑;杨帆;赵健网;徐建超;郑明;吴祺宸;周崇仙;金文玲;潘晓静;陈秀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图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物资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27
技术公布日:2020.1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