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灵敏型恒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80932发布日期:2020-12-04 14:10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灵敏型恒温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发明涉及的是恒温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动作和复位的恒温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基于双金属片元件的恒温器采用单片双金属片元件,且有校感面在外壳一侧,而底板一侧感温会延迟,灵敏度不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灵敏型恒温器,解决以上使用缺陷。

高灵敏型恒温器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灵敏型恒温器包括校温外壳、小外壳、静触点、动触点、绝缘纸、z型双金属片、双金属平片,所述校温外壳上有校温点,通过校温点可设定所需恒温温度,校温外壳一端设有铆线端子,z双金属片一端焊接在校温外壳小凸台上,另一端焊接动触点,组成校温外壳组件,双金属平片一端焊接小外壳凸台,另一端焊接静触点,组成小外壳组件,小外壳一端设有铆线端子,校温外壳组件和小外壳组件通过绝缘纸间隔,封装后组成高灵敏型恒温器。

高灵敏型恒温器的工作原理:当高灵敏型恒温器外壳感应到介质温度,传递给双金属片,z型双金属片和双金属平片向相反的方向弯曲,动触点和静触点离开,高灵敏型恒温器断电,切断介质加热电源;介质温度降低后温度片恢复原来角度,动触点和静触点接通,介质发热元发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在缓动式恒温器的基础上多增加一片双金属平片,增加了感应灵度,同时可以双面感温。

附图说明

附图1是速度型恒温器外观图

附图2是速动型恒温器剖视图。

附图3是速度型恒温器俯视图。

图中:1、校温外壳,2、z型双金属片,3、动触点,4、静触点,5、小外壳,6、双金属平片,7、绝缘纸。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2、3,高灵敏型恒温器包括校温外壳1、z型双金属片2、动触点3、静触点4、小外壳5、双金属平片6、绝缘纸7,所述校温外壳1上有校温点,通过校温点可设定所需恒温温度,校温外壳1一端设有铆线端子,z双金属片2一端焊接在校温外壳1小凸台上,另一端焊接动触点3,组成校温外壳组件,双金属平片6一端焊接小外壳5凸台,另一端焊接静触点4,组成小外壳组件,小外壳5一端设有铆线端子,校温外壳组件和小外壳组件通过绝缘纸7间隔,封装后组成高灵敏型恒温器。



技术特征:

1.一种高灵敏型恒温器,包括校温外壳、小外壳、静触点、动触点、绝缘纸、z型双金属片、双金属平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温外壳上有校温点,通过校温点可设定所需恒温温度,校温外壳一端设有铆线端子,z双金属片一端焊接在校温外壳小凸台上,另一端焊接动触点,组成校温外壳组件,双金属平片一端焊接小外壳凸台,另一端焊接静触点,组成小外壳组件,小外壳一端设有铆线端子,校温外壳组件和小外壳组件通过绝缘纸间隔,封装后组成高灵敏型恒温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灵敏型恒温器,其特征在于:使用两个双金属片元件,分别指z型双金属片和双金属平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灵敏型恒温器,其特征在于:有效感温面为产品两面,双金属片元件同时作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实现一种高灵敏型恒温器,使用两个双金属片元件,感温面在两侧都能实现。一种高灵敏型恒温器包括校温外壳、小外壳、静触点、动触点、绝缘纸、Z型双金属片、双金属平片,所述校温外壳上有校温点,通过校温点可设定所需恒温温度,校温外壳一端设有铆线端子,Z双金属片一端焊接在校温外壳小凸台上,另一端焊接动触点,组成校温外壳组件,双金属平片一端焊接小外壳凸台,另一端焊接静触点,组成小外壳组件,小外壳一端设有铆线端子,校温外壳组件和小外壳组件通过绝缘纸间隔,封装后组成高灵敏型恒温器。

技术研发人员:常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海川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09
技术公布日:2020.12.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