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的双辅助电气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05969发布日期:2021-01-12 07:43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断路器的双辅助电气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附件领域,具体是一种断路器的双辅助电气附件。



背景技术:

辅助电气附件是断路器的辅助单元中最常见的一种电器装置。辅助电气附件的指示断路器分断/闭合状态,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触头的通/断切换来控制指示,从而实现利用断路器的分断、闭合、跳闸三种状态,来控制辅助控制电路的通/断。现如今很多电路环境中,由于电路电器的需求,需要两个辅助电气附件来指示,通常是将两个辅助电气附件并列安装,如此不但增大了整个电器列排的体积,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电路连接环境繁杂,对线路连接留下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断路器的双辅助电气附件,解决现阶段两个辅助电气附件并列安装体积增大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有外壳、操作机构以及两组独立的第一触头系统和第二触头系统,所述第一触头系统、第二触头系统分别对应连接有左接线端组和右接线端组,所述第一触头系统、第二触头系统与操作机构三者联动连接,以用于操作机构动作时,第一触头系统、第二触头系统同时动作分断或闭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第一触头系统包括有第一触架、第一静触头、第二静触头以及动触弹片,所述第一触架与操作机构联动连接,所述第一触架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左接线端组包括有与第一静触头电性连接的左一接线端、与第二静触头电性连接的左二接线端以及左三接线端;所述动触弹片的一端与左三接线端电性连接,其另一端位于第一静触头与第二静触头之间,其中间位置贯穿于凹槽内;所述第一触架在操作机构控制下通过凹槽的槽壁与动触弹片相抵使动触弹片位移,以用于动触弹片在第一静触头与第二静触头之间切换接触连接;所述第二触头系统包括有第二触架以及固定安装于外壳内的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包括有触臂以及公共触点、常开触点、常闭触点,所述右接线端组包括有与常开触点导线连接的右一接线端、与常闭触点导线连接的右二接线端以及与公共触点导线连接的右三接线端,所述第二触架具有面对触臂的压面,所述第二触架在操作机构控制下与触臂相抵或分离,以用于切换微动开关的连接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第一触架和第二触架之间具有相抵的接触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个辅助电气附件内具有两个触头系统,任一个触头系统都可以独立运行分断指示功能,产品的宽度保持单个辅助电气附件的9毫米宽度不变,有效缩小需求两个辅助电气附件电路环境的安装占用体积,一定程度上缓解繁杂的电路连接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第一触头系统1,第二触头系统2,外壳3,操作机构4,左接线端组5,右接线端组6,第一触架11,第一静触头12,第二静触头13,动触弹片14,凹槽111,左一接线端51,左二接线端52,左三接线端53,第二触架21,微动开关22,触臂221,开关触脚222,右一接线端61,右二接线端62,右三接线端63,压面211,接触面11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断路器的双辅助电气附件,包括有外壳3、操作机构4以及两组独立的第一触头系统1和第二触头系统2,所述第一触头系统1、第二触头系统2分别对应连接有左接线端组5和右接线端组6,左接线端组5和右接线端组6分列在外壳3接线位置左、右侧,所述第一触头系统1、第二触头系统2与操作机构4三者联动连接,以用于操作机构4动作时,第一触头系统1、第二触头系统2同时动作分断或闭合。第一触头系统1包括有第一触架11、第一静触头12、第二静触头13以及动触弹片14,所述第一触架11与操作机构4联动连接,所述第一触架11的底部开设有凹槽111,所述左接线端组5包括有与第一静触头12电性连接的左一接线端51、与第二静触头13电性连接的左二接线端52以及左三接线端53。所述动触弹片14的一端始终与左三接线端53电性连接,其另一端位于第一静触头12与第二静触头13之间,其中间位置贯穿于凹槽111内。所述第一触架11在操作机构4控制下联动摆动,第一触架11凹槽111的槽壁接触动触弹片14并相抵触碰,使动触弹片14移动,从而动触弹片14可以在第一静触头12与第二静触头13之间切换接触连接,实现左三接线端53在左一接线端51和左二接线端52之间的通/断切换。动触弹片14在第一触架11的紧压作用下以及动触弹片14的弹性效果,可以使动触弹片14与第一静触头12或者第二静触头13连接更加紧密。所述第二触头系统2包括有第二触架21以及固定安装于外壳3内的微动开关22,所述微动开关22包括有触臂221以及三个开关触脚222,三个所述开关触脚222中的常开触点、常闭触点、公共触点分别与右接线端组6中的右一接线端61、右二接线端62、右三接线端63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第二触架21具有面对触臂221的压面211。所述第二触架21在操作机构4控制下联动摆动,压面211与触臂221接触相抵或分离,以用于切换微动开关22的连接状态,实现右三接线端63在右一接线端61和右二接线端62之间的通/断切换。动触弹片14和微动开关22的触臂221具有回弹回复力,操作机构4复位后会助力恢复原位。

当工作场所需要双辅助功能时,将两组分闸指示灯与合闸指示灯分别与左接线端组5、右接线端组6连接。以左接线端组5为例,分闸指示灯与合闸指示灯的进线与左三接线端53相连,它们的出线分别与左一接线端51、左二接线端52相连。另一组的分闸指示灯与合闸指示灯也以相同方式与右接线端组6相连接。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机构4与断路器的操作手柄同步联动,手动或远程驱动断路器闭合时,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机构4驱动第一触架11和第二触架12图中右侧方向摆动,动触弹片14自与第一静触头12连接切换至与第二静触头13连接,分闸指示灯回路断开熄灭,合闸指示灯形成回路灯亮。另外一组的分闸指示灯与合闸指示灯也会因此同步熄灭或亮起。操控人员便可通根据合闸指示灯及分闸指示灯的工作状态来判定断路器主电路的通断状况。

第一触架11和第二触架21之间具有相抵的接触面112,增强第一触架11和第二触架21的同步性,结构设计非常简单有效,使两者联动性更高。



技术特征:

1.一种断路器的双辅助电气附件,包括有外壳以及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两组独立的第一触头系统和第二触头系统,所述第一触头系统、第二触头系统分别对应连接有左接线端组和右接线端组,所述第一触头系统、第二触头系统与操作机构三者联动连接,以用于操作机构动作时,第一触头系统、第二触头系统同时动作分断或闭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的双辅助电气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头系统包括有第一触架、第一静触头、第二静触头以及动触弹片,所述第一触架与操作机构联动连接,所述第一触架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左接线端组包括有与第一静触头电性连接的左一接线端、与第二静触头电性连接的左二接线端以及左三接线端;所述动触弹片的一端与左三接线端电性连接,其另一端位于第一静触头与第二静触头之间,其中间位置贯穿于凹槽内;所述第一触架在操作机构控制下通过凹槽的槽壁与动触弹片相抵使动触弹片位移,以用于动触弹片在第一静触头与第二静触头之间切换接触连接;所述第二触头系统包括有第二触架以及固定安装于外壳内的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包括有触臂以及公共触点、常开触点、常闭触点,所述右接线端组包括有与常开触点导线连接的右一接线端、与常闭触点导线连接的右二接线端以及与公共触点导线连接的右三接线端,所述第二触架具有面对触臂的压面,所述第二触架在操作机构控制下与触臂相抵或分离,以用于切换微动开关的连接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的双辅助电气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架和第二触架之间具有相抵的接触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断路器的双辅助电气附件,解决现阶段两个辅助电气附件并列安装体积增大等问题。包括有外壳、操作机构以及两组独立的第一触头系统和第二触头系统,所述第一触头系统、第二触头系统分别对应连接有左接线端组和右接线端组,所述第一触头系统、第二触头系统与操作机构三者联动连接,以用于操作机构动作时,第一触头系统、第二触头系统同时动作分断或闭合。单个辅助电气附件内具有两个触头系统,任一个触头系统都可以独立运行分断指示、辅助报警等功能,产品的宽度保持单个辅助电气附件的9毫米宽度不变,有效缩小需求两个辅助电气附件电路环境的安装占用体积,一定程度上缓解繁杂的电路连接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吕学学;杨勇;赵凯钒;蒋天贞;蔡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乐清市一锦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1
技术公布日:2021.0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