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检测衔铁位置的电磁铁内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26570发布日期:2021-01-05 17:55阅读:99来源:国知局
可检测衔铁位置的电磁铁内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铁,特别涉及可检测衔铁位置的电磁铁内部结构,属于电磁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电磁铁衔铁无反馈检测装置,当指令给电磁铁后,衔铁是否动作或是否动作到位都不能反馈给控制器,只能说明电磁铁通信号了,在某些安全场所(如消防场所、易燃易爆物品的控制中)要求高的场合必须感知信号到位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指令,否则将会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甚至会造成极大的损失和破坏,在这些场所中需要一种能够检测衔铁位置的电磁铁,申请人在中国专利号2019206559328中公开了一种带反馈输出的电磁铁,可以解决衔铁到位后信号反馈的问题,但该结构中采用了内置的传感器,需要与电磁铁连接、封装,增加了生产过程的复杂性,该技术方案适用于对目前安装使用中的电磁铁进行更新换代,

中国专利号2016209317435公开了一种带位移传感器的比例电磁铁,该结构中推杆两端贯穿整个电磁铁,其其中一端的推杆上安装位移传感器,这种方式下衔铁与推杆一般采用铆接,因为采用了一根推杆,推杆和衔铁只是通过铆接相互限位固定,铆接处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松动,造成推杆与衔铁之间发生相对位移,这会造成较大的位移测量误差,还有由于推杆后端与管帽之间需要密封,密封是通过管帽上的密封圈进行的(如附图3中所示的管帽、密封圈11),推杆频繁的动作容易造成密封圈的磨损,密封圈磨损后当电磁铁内部油压较大时就容易渗漏,还有推杆与衔铁一体后由于中心位置固定了,增加了与推杆配合件的装配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在于克服目前的能够检测位移的电磁铁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检测衔铁位置的电磁铁内部结构。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了下述的技术方案:可检测衔铁位置的电磁铁内部结构,包括衔铁,所述的衔铁位于导套内,阀芯推杆固定连接在衔铁前部,在衔铁的后部中心加工有螺孔,在螺孔内旋接有螺杆,螺杆的后端伸出衔铁,手动推杆开设有轴向的中心孔,中心孔前部加工有一段与螺杆相配合的螺纹,手动推杆通过螺纹与螺杆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手动推杆轴向上加工有多个与中心孔相通的径向孔,径向孔在长度方向上位于导套内,手动推杆穿过管帽后端伸出电磁铁,在伸出电磁铁的手动推杆上安装有光栅传感器,电磁铁安装后,光栅传感器连接至控制器。

进一步的;在衔铁的中心开设有与阀芯推杆铆压的盲孔,所述的推杆在长度上为直径大小不同的两段,两段之间形成轴肩,两段中直径小的一段插设在盲孔中,盲孔的深度大于等于直径小的一段的长度,轴肩贴合在衔铁前端面上,直径小的一段整个或者部分长度上加工有滚花,滚花与盲孔过盈配合,推杆与衔铁通过铆压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结构中阀芯推杆与衔铁通过铆压连接且通过台阶定位,这样阀芯推杆与衔铁铆接部位在工作时受到冲击小,不易松动,能够有效的保证阀芯推杆与衔铁连接的可靠性,在工作中也不会产生异响,手动推杆与衔铁通过螺杆相连接,这样分段连接能够保证精度的情况下降低装配的难度,手动推杆具有中心孔和径向孔,在工作过程中这些部位可以快速的进油,以降低密封圈处的油压,在频繁的动作下降低密封圈磨损后泄漏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手动推杆的示意图。

图3是装配前部铁芯和后部管帽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提供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实例。这些实施实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阐述,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的解释,附图中各标记为:1:衔铁;2:螺杆;3:径向孔;4:中心孔;5:手动推杆;6:阀芯推杆;7:滚花;8:台阶;9:铁芯;10:管帽;11:密封圈;12:导套;13:光栅传感器。



本技术:
中的手动推杆在原来的电磁铁中作为为调试用,在作为调试用时不必与衔铁固定连接,由于调试的次数较少,所以也不用考据密封圈的11的磨损。本申请中,手动推杆与衔铁固定连接后随衔铁同步运动。

如附图所示,可检测衔铁位置的电磁铁内部结构,包括衔铁1,所述的衔铁位于导套12内,阀芯推杆6固定连接在衔铁前部,阀芯推杆穿过铁芯9,在衔铁的后部中心加工有螺孔,在螺孔内旋接有螺杆2,螺杆的后端伸出衔铁,手动推杆5开设有轴向的中心孔4,中心孔前部加工有一段与螺杆相配合的螺纹,手动推杆通过螺纹与螺杆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手动推杆轴向上加工有多个与中心孔相通的径向孔3,径向孔在长度方向上位于导套内,手动推杆穿过管帽10后端伸出电磁铁,在伸出电磁铁的手动推杆上安装有光栅传感器13,手动推杆上安装的是光栅传感器的运动件,光栅传感器的固定件固定在手动推杆旁,光栅传感器是目前成熟的位移传感器,可采用基恩士生产的,也可采用其它品牌的,电磁铁安装后,光栅传感器连接至控制器。在衔铁的中心开设有与阀芯推杆铆压的盲孔,所述的推杆在长度上为直径大小不同的两段,两段之间形成轴肩8,两段中直径小的一段插设在盲孔中,盲孔的深度大于等于直径小的一段的长度,轴肩贴合在衔铁前端面上,直径小的一段整个或者部分长度上加工有滚花7,滚花与盲孔过盈配合,推杆与衔铁通过铆压固定连接。

本机构安装在电磁铁的线圈和磁轭中后,衔铁运动时,手动推杆同步发生位移,根据光栅传感器的信号即可得到其位移量,从而可以准确的知晓阀芯推杆的位置和状态,中心孔和径向孔的设置可以增大容油的体积,以降低密封圈处的油压,在频繁的动作下降低密封圈磨损后泄漏的几率,经过试验,这样可以延长密封圈使用寿命一倍以上。

在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后,熟悉该项技术的人士可清楚地了解,在不脱离上述申请专利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修改,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且本实用新型亦不受限于说明书中所举实例的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可检测衔铁位置的电磁铁内部结构,包括衔铁,所述的衔铁位于导套内,阀芯推杆固定连接在衔铁前部,其特征在于:在衔铁的后部中心加工有螺孔,在螺孔内旋接有螺杆,螺杆的后端伸出衔铁,手动推杆开设有轴向的中心孔,中心孔前部加工有一段与螺杆相配合的螺纹,手动推杆通过螺纹与螺杆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手动推杆轴向上加工有多个与中心孔相通的径向孔,径向孔在长度方向上位于导套内,手动推杆穿过管帽后端伸出电磁铁,在伸出电磁铁的手动推杆上安装有光栅传感器,电磁铁安装后,光栅传感器连接至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检测衔铁位置的电磁铁内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衔铁的中心开设有与阀芯推杆铆压的盲孔,所述的推杆在长度上为直径大小不同的两段,两段之间形成轴肩,两段中直径小的一段插设在盲孔中,盲孔的深度大于等于直径小的一段的长度,轴肩贴合在衔铁前端面上,直径小的一段整个或者部分长度上加工有滚花,滚花与盲孔过盈配合,推杆与衔铁通过铆压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可检测衔铁位置的电磁铁内部结构,包括衔铁,所述的衔铁位于导套内,阀芯推杆固定连接在衔铁前部,在衔铁的后部中心加工有螺孔,在螺孔内旋接有螺杆,螺杆的后端伸出衔铁,手动推杆开设有轴向的中心孔,中心孔前部加工有一段与螺杆相配合的螺纹,手动推杆通过螺纹与螺杆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手动推杆轴向上加工有多个与中心孔相通的径向孔,径向孔在长度方向上位于导套内,手动推杆穿过管帽后端伸出电磁铁,在伸出电磁铁的手动推杆上安装有光栅传感器,电磁铁安装后,光栅传感器连接至控制器。本电磁铁可检测衔铁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锋;余大明;李伟龙;董小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阳凯地电磁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5
技术公布日:2021.01.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