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轴气体放电管避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98251发布日期:2021-09-29 01:26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同轴气体放电管避雷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避雷器,具体说是一种同轴气体放电管避雷器。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的同轴放电管避雷装置通常由内导体、绝缘子、外壳、同轴气体放电管以及螺母等配件组成。通常是将同轴放电管设置在壳体内部与导体连通,当电压过大时,通过放电管将电流引导至外壳上的接线端子引入大地,从而保护元器件等;现有技术中壳体内的内导体整体将导体包裹以及外部壳体为整体结构都不利于避雷器的拆装更换和维修,以及现有的同轴避雷器设备中两端通常都是同轴标准结构,相当于是转型类的避雷器,如果要接射频电缆,则电缆端需要配接一个与之相对应的电缆射频同轴连接器,再与避雷器相连接,从而导致系统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同轴气体放电管避雷器;其技术方案如下:
4.一种同轴气体放电管避雷器,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以及第四壳体,所述的第二壳体左右端均设置为阶梯状壳体结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左端通过楔形槽体配合安装,第一壳体相应压紧第二壳体的左端,第二壳体的右端则压紧卡装第三壳体,第四壳体则通过螺纹套装在第三壳体的内部构成整体壳体,该整体壳体内设置有内导体,该所述的内导体的两端均安装有绝缘圈,所述内导体通过绝缘圈支撑在整体壳体内,各个壳体安装连接后压紧内部的绝缘圈,将内部的内导体旋转孔设置在壳体内,并且在内导体上还安装有同轴放电管,该同轴放电管又相应与第二壳体相连,并且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又通过螺栓以及垫片相应安装有接地端子。
5.作为优选,所述的同轴放电管的外侧还套装有保护套,该保护套延伸到第二壳体的内部,通过设置保护套可以很好的支撑保护同轴放电管,使其位置固定稳固。
6.作为优选,所述的内导体的右端与第三壳体之间的空隙内设置有插孔槽体。
7.作为优选,所述的插孔槽体内还设置有一圈插孔密封件;通过设置插孔密封件,达到防水密封效果。
8.作为优选,整体壳体的两端一端设置为射频接头,一端直接接电缆;这样设置后可以有效的减小整体结构的体积,使用更加的方便。
9.作为优选,各个壳体之间还设置有防水密封圈;为了达到整体结构的密封防水效果,因此将各壳体之间设置防水密封圈。
10.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装置中整体壳体通过四个壳体来连接安装,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通过楔形槽体连接安装,第二壳体与第三壳体压紧卡装,而第三壳体与第四壳体为螺纹可拆卸安装,这样整体结构拆装方便;另外本装置中整个壳体内部的内导体是通过设置嵌装的绝缘圈支
撑安装的,整个内导体相当于悬空安装在壳体内部,通过外部的壳体以及绝缘圈压紧固定,内导体免焊,与外壳旋紧固定,不仅方便安装,而且配合外侧的壳体,整体结构拆装方便,便于维修更换内导体;
12.(2)本装置中插孔槽体中四周通过插孔密封件安装,可以在插孔槽体插接外部元器件的时候保持密封,本装置中一端设置为视频接头,一端直接连接电缆,这样少了一个射频接头,缩小体积,降低成本,操作也变方便,适合批量生产;另外设置的同轴放电管也相应通过保护套支撑保护起来,整体结构更加的合理。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5.如图1所示,一种同轴气体放电管避雷器,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第三壳体3以及第四壳体4,第二壳体2左右端均设置为阶梯状壳体结构,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的左端通过楔形槽体12配合安装,第一壳体1相应压紧第二壳体2的左端,第二壳体2的右端则压紧卡装第三壳体3,第四壳体4则通过螺纹套装在第三壳体3的内部构成整体壳体,该整体壳体内设置有内导体5,该内导体5的两端均安装有绝缘圈6,内导体5通过绝缘圈6支撑在整体壳体内,各个壳体安装连接后压紧内部的绝缘圈6,将内部的内导体5 旋转孔设置在壳体内,并且在内导体5上还安装有同轴放电管7,该同轴放电管 7又相应与第二壳体2相连,并且第二壳体2的外侧又通过螺栓8以及垫片9相应安装有接地端子10。
16.同轴放电管7的外侧还套装有保护套11,该保护套11延伸到第二壳体2的内部,通过设置保护套11可以很好的支撑保护同轴放电管,使其位置固定稳固;内导体5的右端与第三壳体3之间的空隙内设置有插孔槽体13。
17.插孔槽体13内还设置有一圈插孔密封件14;通过设置插孔密封件14,达到防水密封效果;整体壳体的两端一端设置为射频接头,一端直接接电缆;各个壳体之间还设置有防水密封圈15。
18.本装置中整体壳体通过四个壳体来连接安装,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通过楔形槽体连接安装,第二壳体与第三壳体压紧卡装,而第三壳体与第四壳体为螺纹可拆卸安装,这样整体结构拆装方便;另外本装置中整个壳体内部的内导体是通过设置嵌装的绝缘圈支撑安装的,整个内导体相当于悬空安装在壳体内部,通过外部的壳体以及绝缘圈压紧固定,内导体免焊,与外壳旋紧固定,不仅方便安装,而且配合外侧的壳体,整体结构拆装方便,便于维修更换内导体。
19.本装置中插孔槽体中四周通过插孔密封件安装,可以在插孔槽体插接外部元器件的时候保持密封,本装置中一端设置为视频接头,一端直接连接电缆,这样少了一个射频接头,缩小体积,降低成本,操作也变方便,适合批量生产;另外设置的同轴放电管也相应通过保护套支撑保护起来,整体结构更加的合理。
20.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并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与权利要求范围的,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保护范围内容做出的等效变化和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同轴气体放电管避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第三壳体(3)以及第四壳体(4),所述的第二壳体(2)左右端均设置为阶梯状壳体结构,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的左端通过楔形槽体(12)配合安装,第一壳体(1)相应压紧第二壳体(2)的左端,第二壳体(2)的右端则压紧卡装第三壳体(3),第四壳体(4)则通过螺纹套装在第三壳体(3)的内部构成整体壳体,该整体壳体内设置有内导体(5),该所述的内导体(5)的两端均安装有绝缘圈(6),所述内导体(5)通过绝缘圈(6)支撑在整体壳体内,各个壳体安装连接后压紧内部的绝缘圈(6),将内部的内导体(5)旋转孔设置在壳体内,并且在内导体(5)上还安装有同轴放电管(7),该同轴放电管(7)又相应与第二壳体(2)相连,并且所述第二壳体(2)的外侧又通过螺栓(8)以及垫片(9)相应安装有接地端子(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轴气体放电管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轴放电管(7)的外侧还套装有保护套(11),该保护套(11)延伸到第二壳体(2)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轴气体放电管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导体(5)的右端与第三壳体(3)之间的空隙内设置有插孔槽体(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同轴气体放电管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孔槽体(13)内还设置有一圈插孔密封件(1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轴气体放电管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整体壳体的两端一端设置为射频接头,一端直接接电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轴气体放电管避雷器,其特征在于:各个壳体之间还设置有防水密封圈(1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同轴气体放电管避雷器,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以及第四壳体,所述的第二壳体左右端均设置为阶梯状壳体结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左端通过楔形槽体配合安装,第一壳体相应压紧第二壳体的左端,第二壳体的右端则压紧卡装第三壳体。本装置整体结构拆装方便;另外本装置中整个壳体内部的内导体是通过设置嵌装的绝缘圈支撑安装的,整个内导体相当于悬空安装在壳体内部,通过外部的壳体以及绝缘圈压紧固定,内导体免焊,与外壳旋紧固定,不仅方便安装,而且配合外侧的壳体,整体结构拆装方便,便于维修更换内导体。便于维修更换内导体。便于维修更换内导体。


技术研发人员:沈桂林 匡钱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市精诚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31
技术公布日:2021/9/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