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注塑固定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68466发布日期:2021-06-01 23:52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芯注塑固定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芯注塑固定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电芯固定框架结构,包括两个通过双面胶带105连接的电芯104,两个固定为整体的电芯104焊接在电路保护板102上,再通过胶带107在两块电芯外裹上一圈,起保护作用,之后将电芯底部贴附双面胶105粘在中框103,顶部贴附泡棉106,起缓冲作用,最后套入铝壳101内。该结构泡棉,双面胶等贴纸数量多;操作步骤多,另外由于采用贴纸将电芯固定在塑壳上强度低,可靠性差,结构空间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电芯注塑固定框架结构,双面胶等贴纸数量多;操作步骤多,另外由于采用贴纸将电芯固定在塑壳上强度低,可靠性差,结构空间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是:一种电芯注塑固定框架结构,包括电芯及包裹于电芯外表面的注塑中框,所述注塑中框包括用于限位电芯的凹槽,及用于限位电路保护板的支撑槽,所述电芯前侧焊接有位于支撑槽内的电路保护板,所述注塑中框外部套设有铝壳。

进一步的,所述电芯具有1个或多个,当电芯具有多个时,相邻所述电芯上下叠合。

进一步的,当电芯具有多个时,所述注塑中框具有嵌入相邻电芯侧部缝隙的凸部。

进一步的,所述电芯电芯极耳与电芯顶面和底面露出中框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注塑中框的材料为绝缘且防火材料。

进一步的,在所述电芯注塑中框厚度为0.3mm~1.2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注塑中框一次注塑工艺成型能够直接将电芯包裹于中框内部从而能够保证电芯通过注塑方式包裹在中框的电池仓内,从而提高安装效率及稳定性,安全性更高,同时能减小尺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现有电芯固定框架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现有电芯固定框架结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芯注塑固定框架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电芯注塑固定框架结构,所述包括电芯10及包裹于电芯外表面的注塑中框20,所述注塑中框20包括用于限位电芯的凹槽210及用于限位电路保护板的支撑槽220,所述电芯前侧焊接有位于支撑槽内的电路保护板30,所述注塑中框外部套设有铝壳40。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芯10具有1个。

所述电芯电芯极耳与电芯顶面和底面露出中框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注塑中框的材料为绝缘且防火材料。

进一步的,在所述电芯注塑中框厚度为0.3mm~1.2mm。

实施例二,当电芯具有多个时,相邻所述电芯10上下叠合,所述注塑中框具有嵌入相邻电芯侧部边缘缝隙的凸部230保证电芯安装的稳固。

实际设计中,若所有电芯重量总和小于100g,所述电芯10整体四周包裹在注塑中框20内,露出电芯极耳与大部分电芯顶面和底面。若所有电芯重量总和大于100g,所述电芯10整体四周包裹在注塑中框20内;电芯顶面和底面也包裹在内,或是顶面和底面局部区域露出,露出电芯极耳。

工作时,所述电芯10与注塑材料通过注塑工艺,将电芯10包裹固定在注塑中框20内,同时在注塑过程中也形成其余的注塑中框20结构。

所述保护板30锁附至注塑中框20,并将电芯10焊接在保护板30上,再将电芯中框组件装入铝壳40,堆叠剖面图如图二所示。

上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除另有声明外,如果其公开了数值范围,那么公开的数值范围均为优选的数值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优选的数值范围仅仅是诸多可实施的数值中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由于数值较多,无法穷举,所以本实用新型才公开部分数值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且,上述列举的数值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

同时,上述本实用新型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芯注塑固定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及包裹于电芯外表面的注塑中框,所述注塑中框包括用于限位电芯的凹槽,及用于限位电路保护板的支撑槽,所述电芯前侧焊接有位于支撑槽内的电路保护板,所述注塑中框外部套设有铝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注塑固定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具有1个或多个,当电芯具有多个时,相邻所述电芯上下叠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芯注塑固定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当电芯具有多个时,所述注塑中框具有嵌入相邻电芯侧部缝隙的凸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芯注塑固定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极耳与电芯顶面和底面露出中框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电芯注塑固定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中框的材料为绝缘且防火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芯注塑固定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芯注塑中框厚度为0.3mm~1.2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芯注塑固定框架结构,包括电芯及包裹于电芯外表面的注塑中框,所述注塑中框包括用于限位电芯的凹槽,及用于限位电路保护板的支撑槽,所述电芯前侧焊接有位于支撑槽内的电路保护板,所述注塑中框外部套设有铝壳。本实用新型注塑中框一次注塑工艺成型能够直接将电芯包裹于中框内部从而能够保证电芯通过注塑方式包裹在中框的电池仓内从而提高效率,整体性强,安全性更高,同时能减小尺寸。

技术研发人员:黄超;苏传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飞毛腿(福建)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19
技术公布日:2021.06.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