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电池片连接焊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69795发布日期:2021-10-16 09:59阅读:70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电池片连接焊带。


背景技术:

2.近年来,由于半片光伏组件与普通光伏组件相比,封装损失较小,而且组件功率较高,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发展。目前半片光伏组件的一个发展趋势就是采用多主栅技术,因为多主栅技术可以减少电池片表面遮挡,增加受光面积,缩短电流在细栅上的传导距离,可有效降低组件的串联电阻,减少电阻损失。此外多主栅技术对隐裂、断栅的容忍度更高,长期可靠性更好。而目前多主栅电池片,一般使用圆形焊带,圆形焊带目前只能用于大间距组件,在使用在小间距的组件上会使组件隐裂增加,增加组件的热斑效应。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电池片连接焊带,能够减少隐裂,对多主栅结构适应性更好。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电池片连接焊带,所述光伏组件电池片连接焊带由多个连续连接在一起的焊接单元组成,每个焊接单元包括正接区和背接区,其中正接区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所述背接区的截面为等腰梯形,所述正接区与背接区之间设置过渡区。
5.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等腰梯形结构的高度为0.3~0.4mm。
6.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三角形为顶角为90~120
°
的等腰三角形。
7.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三角形的顶角为圆角。
8.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三角形高度为0.4~0.6mm。
9.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正接区的长度为60~100mm。
10.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背接区的长度比正接区的长度多3~5mm。
11.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过渡区的正接过渡面与焊带底面之间的夹角为60~75
°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分段设计的专用焊带代替通常使用在多主栅类型光伏组件上的圆形焊带,所述专用焊带的背接区为扁平状,可以保证背面焊接的接触面积,而正接区上设置的三角形凸起,一方面底面为平面,可以保证焊接位置接触面积,另一方面,三角形凸起可以提高正面焊接时焊带对入射光的反射效果,增加光路折射,提高电池片的对阳光的吸收总量,提高电池片的效率。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4.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15.1.正接区、2.背接区、3.过渡面、4顶角。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17.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18.实施例1
19.一种光伏组件电池片连接焊带,所述光伏组件电池片连接焊带由多个连续连接在一起的焊接单元组成,每个焊接单元包括正接区1和背接区2,其中正接区1上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背接区2为截面为等腰梯形的扁平结构。所述等腰梯形结构的高度为0.3mm。
20.所述三角形为顶角4为100
°
的等腰三角形。采用此范围的角度是一方面减少正接区的材料用量,另一方面,增加反射光线折射后重新达到电池片上的比率,所述三角形的顶角4为圆角,可以防止焊接工作时顶角受损或者划伤。所述三角形高度为0.4mm,高于背接区的整体高度,所述正接区与背接区之间设置的正接过渡面与正接区底面之间的夹角为60
°
。夹角太小,过渡区太长,夹角太大,则过渡区容易在折弯时出现隐裂等问题。
21.所述正接区1的长度为60mm,所述背接区2的长度比正接区1的长度多3mm,背接区2长度增加的原因是背接区2背部焊接时需要预先折弯电池片厚度的距离,才能实现电池片之间的串联焊接。
22.实施例2
23.一种光伏组件电池片连接焊带,所述光伏组件电池片连接焊带由多个连续连接在一起的焊接单元组成,每个焊接单元包括正接区1和背接区2,其中正接区1上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背接区2为截面为等腰梯形的扁平结构。所述等腰梯形结构的高度为0.35mm。
24.所述三角形为顶角4为100
°
的等腰三角形。采用此范围的角度是一方面减少正接区的材料用量,另一方面,增加反射光线折射后重新达到电池片上的比率,所述三角形的顶角4为圆角,可以防止焊接工作时顶角受损或者划伤。所述三角形高度为0.55mm,高于背接区的整体高度,所述正接区与背接区之间设置的正接过渡面与正接区底面之间的夹角为60
°
。夹角太小,过渡区太长,夹角太大,则过渡区容易在折弯时出现隐裂等问题。
25.所述正接区1的长度为85mm,所述背接区2的长度比正接区1的长度多5mm,背接区2长度增加的原因是背接区2背部焊接时需要预先折弯电池片厚度的距离,才能实现电池片之间的串联焊接。
26.实施例3
27.一种光伏组件电池片连接焊带,所述光伏组件电池片连接焊带由多个连续连接在一起的焊接单元组成,每个焊接单元包括正接区1和背接区2,其中正接区1上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背接区2为截面为等腰梯形的扁平结构。所述等腰梯形结构的高度为0.4mm。
28.所述三角形为顶角4为120
°
的等腰三角形。采用此范围的角度是一方面减少正接区的材料用量,另一方面,增加反射光线折射后重新达到电池片上的比率,所述三角形的顶角4为圆角,可以防止焊接工作时顶角受损或者划伤。所述三角形高度为0.6mm,高于背接区的整体高度,所述正接区与背接区之间设置的正接过渡面与正接区底面之间的夹角为75
°
。夹角太小,过渡区太长,夹角太大,则过渡区容易在折弯时出现隐裂等问题。
29.所述正接区1的长度为60~100mm,所述背接区2的长度比正接区1的长度多3~5mm,
背接区2长度增加的原因是背接区2背部焊接时需要预先折弯电池片厚度的距离,才能实现电池片之间的串联焊接。
30.上述实施例1~3分别对应3种不同规格的半片光伏组件的电池片。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组件电池片连接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电池片连接焊带由多个连续连接在一起的焊接单元组成,每个焊接单元包括正接区和背接区,其中正接区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所述背接区的截面为等腰梯形,所述等腰梯形的投影面不超过等腰三角形的范围,所述正接区与背接区之间设置过渡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电池片连接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等腰梯形结构的高度为0.3~0.4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电池片连接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为顶角为90~120
°
的等腰三角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电池片连接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的顶角为圆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电池片连接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高度为0.4~0.6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电池片连接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接区的长度为60~100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电池片连接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接区的长度比正接区的长度多3~5m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电池片连接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区的正接过渡面与焊带底面之间的夹角为60~75
°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电池片连接焊带,所述光伏组件电池片连接焊带由多个连续连接在一起的焊接单元组成,每个焊接单元包括正接区和背接区,其中正接区上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背接区为截面为等腰梯形的扁平结构,所述正接区与背接区之间设置过渡区。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代替通常使用在多主栅类型光伏组件上的圆形焊带,焊接位置接触面积大,从正面过渡到背面时不易产生隐裂,可靠性更好。更好。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周敏 蒋伟东 任理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丽瀑光能(常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0
技术公布日:2021/10/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