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自动绞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32055发布日期:2021-09-04 12:03阅读:58来源:国知局
半自动绞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航天、军工电子电器产品可靠性领域,属于导线预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2.航天电器领域导线预处理过程中,绞线制作是一种常用的工艺方法,按照导线不同的数量来分,可以分为双绞,三绞,四绞,五绞和六绞。绞线的制作费时而且耗力;另外,导线绞制中不同操作者的手法差距较大,不同长度的导线,绞合力度也有所不同,引起外观不统一。
3.目前绞线常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两根导线的手工绞合,将被绞导线一端打结后固定,然后双手交叉导线进行缠绕,两根以上绞线时,需要使用可旋转的工具辅助操作,这种方法主要应用在导线数量较少的时候,操作起来十分费时。另一种方法是利用专业设备进行绞线,这种设备一般只存在专业导线生产厂家。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结合现有工具,利用电动起子匀速旋转的原理,使用半自动绞线装置,简化人工绞合导线操作,节省人力提高效率,提升绞线质量。
5.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的方案是:半自动绞线装置,包括电动起子连接杆、导线固定支耳、导线绞合起始点定位结构;
6.所述电动起子连接杆一端与电动起子装夹,另一端固连在所述的导线固定支耳的中心,所述导线固定支耳外侧均布支耳,支耳用于固定待绞合导线的一端,所述导线绞合起始点定位结构固装在所述导线固定支耳上与电动起子连接杆相对的一端,通过导线绞合起始点定位结构顶点距离导线固定支耳端面的距离控制绞和起始点的位置。
7.优选的,所述的电动起子连接杆采用标准六角起子头,为整个装置的旋转轴。
8.优选的,所述的导线固定支耳包括圆柱体和放射型支耳结构;所述放射型支耳结构包括带中心孔的圆盘以及沿所述圆盘外端面周向均布的支耳;所述圆柱体一端设置用于与电动起子连接杆固连的固定孔,另一端与所述带中心孔的圆盘固连。
9.优选的,所述的支耳上设置导向槽,导向槽沿圆盘轴向方向,支耳与电动起子连接杆同侧方向设置台阶,用于挂接导线一端。
10.优选的,所述的支耳数量为六个。
11.优选的,所述的带中心孔的圆盘直径不小于圆柱体直径,二者通过胶液固定。
12.优选的,所述的带中心孔的圆盘与圆柱体之间通过过盈配合实现固连。
13.优选的,所述的导线绞合起始点定位结构一端为圆形,另一端为一顶点,顶点至圆形边缘曲线平滑过渡且曲线相对电动起子连接杆轴线外凸。
14.优选的,导线绞合起始点定位结构圆形端直径不大于导线固定支耳圆盘直径,二者通过胶液固定。
15.优选的,导线绞合起始点定位结构圆形端与导线固定支耳圆盘通过过盈配合实现
固连。
1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7.该装置可使单人独自完成六绞(含六绞)以下的绞线工作,能够快速的进行双绞线的制作,绞线效果良好,不易造成质量隐患,并且操作简单,成本低,适合电装车间的应用。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三维示意图;
19.图2、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其他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21.半自动绞线装置如图1

3所示,包括电动起子连接杆1、导线固定支耳2、导线绞合起始点定位结构3。
22.电动起子连接杆,使用标准的六角起子头为旋转轴,一端与电动起子装夹,另一端直接使用胶液固定在导线固定支耳的圆柱形结构固定孔内。
23.导线固定支耳由圆柱体和放射型支耳结构组成。圆柱体一端做固定孔,与电动起子连接杆用胶液固定,另一端用胶液与放射型支耳固定,放射型支耳中心为圆盘状,圆盘周围轴向等分排列六只固定支耳,盘状中心用胶液固定在圆柱体结构另一端,圆盘直径要求不小于圆柱体直径。将导线的起始端对称固定到固定支耳上,导线末端打结挂接在挂钩上,从支耳上导槽内穿出。将装置安装到电动起子上,操作人员拉直导线,启动电动起子进行导线绞合。
24.导线绞合起始点定位结构为橄榄型弹头形状,结构圆形端面与导线固定支耳圆盘用胶液相连,结构圆形端面直径要求不大于支耳圆盘直径。结构顶点到圆形在导线绞合时可有效控制绞和起始点的位置,防止起始端(电动起子端) 导线绞合过紧。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26.根据绞合导线数量,将导线以对称的分布方式固定到固定支耳上,然后将导线的另一端打结挂接在挂钩上,将装置安装到电动起子上,操作人员拉直导线,按动电动起子,设备匀速旋转实现导线绞合;绞合完成后从装饰上取下导线按需要长度裁剪绞合后的导线。
27.本实用新型未详细说明部分属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常识。


技术特征:
1.半自动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起子连接杆、导线固定支耳、导线绞合起始点定位结构;所述电动起子连接杆一端与电动起子装夹,另一端固连在所述的导线固定支耳的中心,所述导线固定支耳外侧均布支耳,支耳用于固定待绞合导线的一端,所述导线绞合起始点定位结构固装在所述导线固定支耳上与电动起子连接杆相对的一端,通过导线绞合起始点定位结构顶点距离导线固定支耳端面的距离控制绞和起始点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起子连接杆采用标准六角起子头,为整个装置的旋转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线固定支耳包括圆柱体和放射型支耳结构;所述放射型支耳结构包括带中心孔的圆盘以及沿所述圆盘外端面周向均布的支耳;所述圆柱体一端设置用于与电动起子连接杆固连的固定孔,另一端与所述带中心孔的圆盘固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自动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耳上设置导向槽,导向槽沿圆盘轴向方向,支耳与电动起子连接杆同侧方向设置台阶,用于挂接导线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自动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耳数量为六个。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自动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中心孔的圆盘直径不小于圆柱体直径,二者通过胶液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自动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中心孔的圆盘与圆柱体之间通过过盈配合实现固连。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线绞合起始点定位结构一端为圆形,另一端为一顶点,顶点至圆形边缘曲线平滑过渡且曲线相对电动起子连接杆轴线外凸。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自动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线绞合起始点定位结构圆形端直径不大于导线固定支耳圆盘直径,二者通过胶液固定。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自动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线绞合起始点定位结构圆形端与导线固定支耳圆盘通过过盈配合实现固连。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自动绞线装置,包括电动起子连接杆、导线固定支耳、导线绞合起始点定位结构;所述电动起子连接杆一端与电动起子装夹,另一端固连在所述的导线固定支耳的中心,所述导线固定支耳外侧均布支耳,支耳用于固定待绞合导线的一端,所述导线绞合起始点定位结构固装在所述导线固定支耳上与电动起子连接杆相对的一端,通过导线绞合起始点定位结构顶点距离导线固定支耳端面的距离控制绞和起始点的位置。起始点的位置。起始点的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杨威 陶然 高博 郝素娟 张明涛 刘月丽 张项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航天光华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5
技术公布日:2021/9/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