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舱式变电站防雷接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31055发布日期:2021-08-03 13:16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舱式变电站防雷接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舱式变电站防雷接地装置。



背景技术:

预制舱结构的变电站,以满足占地少、建站快等变电站建设需求,规定舱体宜采用钢结构体系。但是钢结构舱体存在易腐蚀、防水性能差、导热系数大等诸多缺点。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出现及应用,逐渐出现了以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等非金属材料为舱体结构的新型预制舱式变电站,不仅实现了变电站建设中一、二次系统集成化、装配模块化、建设过程工厂化、施工简单化的要求,而且防腐防潮、隔热隔音、外型美观、建设周期短、工程造价低,极大满足了客户希望变电站建设环保、美观、安全、可靠、快速、经济的多种需求。

变电站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进行防雷处理,传统的防雷设备都是设置的避雷针,但避雷针需要连接接地线,而接地线的设置需要工程施工,导致成本高,变电站安装时间长,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预舱式变电站防雷接地装置,本装置解决了接地线的设置需要工程施工,导致成本高,变电站安装时间长,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预舱式变电站防雷接地装置,包括避雷针,所述避雷针设置于预舱式变电站的顶部,包括接地装置,所述接地装置通过导线与所述避雷针导电连接,所述接地装置包括反应部,所述反应部内设置有铝热剂,所述反应部的侧面设置有喷液口,点燃铝热剂后产生的铁水会通过喷液口喷出,提高接地装置的稳固性和导电面积。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舱式变电站防雷接地装置的优选结构,所述接地装置包括敲打部,所述敲打部设置于所述接地装置的顶部,所述接地装置包括连接部,所述反应部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敲打部固定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部的下方连接有破土锥,所述破土锥为圆锥形,所述破土锥用于破开土壤。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部包括容纳腔,所述铝热剂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反应部的侧面设置有喷液口,所述喷液口中设置有铝堵头,所述铝堵头用以密封喷液口。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中设置有燃烧导管,所述燃烧导管与所述反应部的容纳腔相连通,所述燃烧导管向上延伸到连接部的顶部,所述连接部的顶部侧面设置有引线孔,所述引线孔中设置有引线,所述引线用于点燃铝热剂。

进一步地,所述燃烧导管中设置有铝热剂;所述引线是金属镁的条状材料制成;所述引线孔的直径为1-2mm。

进一步地,所述敲打部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导线连接部,所述第二导线连接部用于连接导线,所述避雷针的底部侧面设置有第一导线连接部,所述第一导线连接部通过电缆与所述第二导线连接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部(7)的容纳腔的内部设置有陶瓷隔热层。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采用本装置,能快速的设置接地线,无需进行工程挖土施工,将其钉在地上,然后启动设备即可;

2.通过设置本装置,接电线与大地的接触更加紧密,接触的面积更大,能导通更大的电流,能极大的保护预制舱变电站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避雷针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是接地装置,2是敲打部,3是第二导线连接部,4是燃烧导管,5是引线,6是连接部,7是反应部,8是破土锥,9是铝热剂,10是喷液口,11是铝堵头,12是避雷针,13是第一导线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附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舱式变电站防雷接地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包括避雷针12,所述避雷针12的底部侧面设置有第一导线连接部13,包括接地装置1,所述接地装置1包括敲打部2,所述敲打部2设置于所述接地装置1的顶部,所述敲打部2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导线连接部3,所述第二导线连接部3用于连接导线,所述第一导线连接部13通过电缆与所述第二导线连接部3电连接。

所述接地装置1包括连接部6,所述反应部7通过所述连接部6与所述敲打部2固定相连。所述反应部7的下方连接有破土锥8,所述破土锥8为圆锥形,所述破土锥8用于破开土壤。所述接地装置1包括反应部7,所述反应部7内设置有铝热剂9,所述反应部7的侧面设置有喷液口10,点燃铝热剂9后产生的铁水会通过喷液口10喷出,提高接地装置1的稳固性和导电面积。

所述反应部7包括容纳腔,所述铝热剂9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反应部7的侧面设置有喷液口10,所述喷液口10中设置有铝堵头11,所述铝堵头11用以密封喷液口10。所述连接部6中设置有燃烧导管4所述与所述反应部7的容纳腔相连通,所述燃烧导管4向上延伸到连接部6的顶部,所述连接部6的顶部侧面设置有引线孔,所述引线孔中设置有引线5,所述引线5用于点燃铝热剂9。

所述反应部7的容纳腔的内部设置有陶瓷隔热层。陶瓷隔热层用于隔绝热量,防止铝热剂9在燃烧时烧毁反应部7。所述避雷针12设置于预舱式变电站的顶部,所述接地装置1通过导线与所述避雷针12导电连接,所述燃烧导管4中设置有铝热剂9;所述引线5是金属镁的条状材料制成;所述引线孔的直径为1mm。

具体使用时,将避雷针12设置在预舱式变电站的顶部,将接地装置1敲打进土壤中。然后点燃引线5,引线5是镁条,镁条点燃时会点燃燃烧导管4中的铝热剂9,铝热剂9向下然后,燃烧过后的残渣慢慢冷却,会将燃烧导管4堵住。

然后铝热剂9燃烧进反应部7中。由于燃烧导管4被堵住,反应部7中少量的空气会膨胀,并会产生高压。同时铝热剂9产生的热量会将铝堵头11融化,所述铝热剂9燃烧残生的铁水会在高压的作用下通过喷液口10喷出。

喷出的铁水会顺着土壤的裂缝延伸,当铁水冷却后会形成表面很大的不规则形状,使得接地装置1与地面连接更为紧密,提高导电效率。

这样,通过设置本装置,能快速的设置接地线,无需进行工程挖土施工,将其钉在地上,然后启动设备即可;接电线与大地的接触更加紧密,接触的面积更大,能导通更大的电流,能极大的保护预制舱变电站的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预舱式变电站防雷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避雷针(12),所述避雷针(12)设置于预舱式变电站的顶部,包括接地装置(1),所述接地装置(1)通过导线与所述避雷针(12)导电连接,所述接地装置(1)包括反应部(7),所述反应部(7)内设置有铝热剂(9),所述反应部(7)的侧面设置有喷液口(10),点燃铝热剂(9)后产生的铁水会通过喷液口(10)喷出,提高接地装置(1)的稳固性和导电面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舱式变电站防雷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装置(1)包括敲打部(2),所述敲打部(2)设置于所述接地装置(1)的顶部,所述接地装置(1)包括连接部(6),所述反应部(7)通过所述连接部(6)与所述敲打部(2)固定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舱式变电站防雷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部(7)的下方连接有破土锥(8),所述破土锥(8)为圆锥形,所述破土锥(8)用于破开土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舱式变电站防雷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部(7)包括容纳腔,所述铝热剂(9)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喷液口(10)中设置有铝堵头(11),所述铝堵头(11)用以密封喷液口(1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舱式变电站防雷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6)中设置有燃烧导管(4),所述燃烧导管(4)与所述反应部(7)的容纳腔相连通,所述燃烧导管(4)向上延伸到连接部(6)的顶部,所述连接部(6)的顶部侧面设置有引线孔,所述引线孔中设置有引线(5),所述引线(5)用于点燃铝热剂(9)。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舱式变电站防雷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导管(4)中设置有铝热剂(9);所述引线(5)是金属镁的条状材料制成;所述引线孔的直径为1-2m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预舱式变电站防雷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敲打部(2)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导线连接部(3),所述第二导线连接部(3)用于连接导线,所述避雷针(12)的底部侧面设置有第一导线连接部(13),所述第一导线连接部(13)通过电缆与所述第二导线连接部(3)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预舱式变电站防雷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部(7)的容纳腔的内部设置有陶瓷隔热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舱式变电站防雷接地装置,包括避雷针,所述避雷针设置于预舱式变电站的顶部,包括接地装置,所述接地装置通过导线与所述避雷针导电连接,所述接地装置包括反应部,所述反应部内设置有铝热剂,所述反应部的侧面设置有喷液口,点燃铝热剂后产生的铁水会通过喷液口喷出,提高接地装置的稳固性和导电面积。通过设置本装置,能快速的设置接地线,无需进行工程挖土施工,将其钉在地上,然后启动设备即可;接电线与大地的接触更加紧密,接触的面积更大,能导通更大的电流,能极大的保护预制舱变电站的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黎军华;丁明全;刘毅琦;武虹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乐山一拉得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0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