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组件和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67908发布日期:2023-05-06 16:02阅读:17来源:国知局
电芯组件和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池,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芯组件和电池包。


背景技术:

1、现有的软包电芯在与支架安装时,两个电芯组之间通常需要额外的连接片实现电连接,具有连接结构复杂,零部件数量多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芯组件的新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两个电芯组之间的连接结构复杂的问题。

2、本申请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包的新技术方案。

3、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提供了一种电芯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相互串联连接的电芯组,两个所述电芯组分为第一电芯组和第二电芯组,每个所述电芯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电芯,所述第一电芯位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一电芯具有第一正极耳和第一负极耳;第二电芯,所述第二电芯位于所述第二侧面且与所述第一电芯串联,所述第二电芯具有第二正极耳和第二负极耳,所述第二负极耳与所述第一正极耳层叠设置且电连接,所述第二正极耳与所述第一负极耳绝缘设置,所述第一电芯组的所述第二正极耳与所述第二电芯组的所述第一负极耳层叠设置且电连接。

4、可选地,所述第一正极耳与所述第二负极耳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一负极耳与所述第二正极耳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一正极耳与所述第一负极耳的折弯方向相同,所述第二负极耳与所述第二正极耳的折弯方向相反。

5、可选地,所述第二正极耳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负极耳的长度。

6、可选地,所述第一正极耳的长度与所述第二负极耳的长度相同。

7、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目的,提供了一种电芯组件,包括至少两个串联连接的电芯组,两个所述电芯组分为第一电芯组和第二电芯组,每个所述电芯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电芯,所述第一电芯位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一电芯具有第一正极耳和第一负极耳;第二电芯,所述第二电芯位于所述第二侧面且与所述第一电芯并联,所述第二电芯具有第二正极耳和第二负极耳,所述第二正极耳与所述第一正极耳层叠设置且电连接,所述第二负极耳与所述第一负极耳层叠设置且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电芯组的第一正极耳与所述第二电芯组的第一负极耳层叠设置且电连接。

8、可选地,所述第一正极耳与所述第二正极耳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一负极耳与所述第二负极耳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一正极耳与所述第一负极耳的折弯方向相同,所述第二正极耳与所述第二负极耳的折弯方向相同。

9、可选地,所述第一电芯组的所述第一正极耳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电芯组的所述第二正极耳的长度,所述第一电芯组的所述第二负极耳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电芯组的所述第一负极耳的长度。

10、可选地,所述第一电芯组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电芯组的第一负极耳与一个所述第一电芯组的第一正极耳层叠设置且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芯组的第二正极耳与另一个所述第一电芯组的第二负极耳层叠设置且电连接。

11、可选地,所述第一电芯与所述第二电芯并列设置,所述第一电芯组与所述第二电芯组并列设置。

12、可选地,所述支架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为中空环形件,所述框架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两个散热板,两个所述散热板分别设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两个所述散热板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电芯连接,两个所述散热板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二电芯连接。

13、根据本申请的再一个目的,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芯组件。

14、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将两个电芯组直接连接,实现了在使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串联时,简化了两个电芯组之间的连接结构,降低了物料个数及成本。此外,通过采用支架,提高了电芯组的结构强度,可以满足高压要求。

15、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相互串联连接的电芯组,两个所述电芯组分为第一电芯组和第二电芯组,每个所述电芯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极耳与所述第二负极耳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一负极耳与所述第二正极耳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一正极耳与所述第一负极耳的折弯方向相同,所述第二负极耳与所述第二正极耳的折弯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正极耳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负极耳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极耳的长度与所述第二负极耳的长度相同。

5.一种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串联连接的电芯组,两个所述电芯组分为第一电芯组和第二电芯组,每个所述电芯组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极耳与所述第二正极耳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一负极耳与所述第二负极耳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一正极耳与所述第一负极耳的折弯方向相同,所述第二正极耳与所述第二负极耳的折弯方向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芯组的所述第一正极耳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电芯组的所述第二正极耳的长度,所述第一电芯组的所述第二负极耳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电芯组的所述第一负极耳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芯组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电芯组的第一负极耳与一个所述第一电芯组的第一正极耳层叠设置且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芯组的第二正极耳与另一个所述第一电芯组的第二负极耳层叠设置且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芯与所述第二电芯并列设置,所述第一电芯组与所述第二电芯组并列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

1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中任一所述的电芯组件。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芯组件和电池包,电芯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相互串联连接的电芯组,两个所述电芯组分为第一电芯组和第二电芯组,每个所述电芯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电芯,所述第一电芯位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一电芯具有第一正极耳和第一负极耳;第二电芯,所述第二电芯位于所述第二侧面且与所述第一电芯串联,所述第二电芯具有第二正极耳和第二负极耳,所述第二负极耳与所述第一正极耳层叠设置且电连接,所述第二正极耳与所述第一负极耳绝缘设置,所述第一电芯组的所述第二正极耳与所述第二电芯组的所述第一负极耳层叠设置且电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陆文浩,张玉泉,熊中华,谭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