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及用于光伏组件的叠片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4660077发布日期:2023-07-05 03:54阅读:20来源:国知局
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及用于光伏组件的叠片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及叠瓦串联设备。


背景技术:

1、由若干电池单元堆叠形成的光伏组件因其电池单元间无间隙,在同样的占地面积下获得更高的发电量,因此成为目前组件效率最高的一类组件设计,光伏组件的电池单元一般具有正面主栅、背面主栅,且正面主栅和背面主栅错位设计,使得前电池片单元的正面主栅和后电池片单元的背面主栅相互配合进而形成电池串列。

2、目前,相邻的电池片单元串联方法为在对正面主栅定位,在正面主栅上涂导电胶,定位下一片正面主栅位置,根据理论背面主栅位置定位堆叠位置。这种方法由于硅片尺寸偏差以及丝网印刷正背面定位方法及定位精度的不同,理论背面主栅位置与实际位置通常存在偏差,偏差一般在±0.1mm-±0.2mm左右。而目前正面主栅宽度一般在0.3-0.5mm。这就导致了在堆叠后正背面主栅的交叠宽度减小,极限情况下可能完全不交叠,造成组件串联电阻增大从而影响组件的热斑温度上升,导致组件长期可靠性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及用于光伏组件的叠片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输送第一电池单元至叠片工位,第一电池单元的受光面朝上,采用第一相机获取第一电池单元正面主栅的位置信息;

4、输送第二电池单元至红外定位工位,第二电池单元的受光面朝上,采用下方的红外光源照射第二电池单元的背面第一时长,并采用第二相机获取第二电池单元背面主栅的位置信息,其中,第二相机为红外相机;

5、控制机械臂抓取第二电池单元堆叠至第一电池单元上,使得第二电池单元的背面主栅交叠在第一电池单元的正面主栅上。

6、进一步地,在上述采用第一相机获取第一电池单元正面主栅的位置信息之后,控制点胶单元在正面主栅上设置粘结胶。

7、进一步地,上述采用第一相机获取第一电池单元正面主栅的位置信息具体为:控制第一相机采集第一电池单元的图片,然后将图片发送给主控单元,主控单元通过图片识别第一电池单元正面主栅相对于叠片工位基准点的位置信息;

8、上述并采用第二相机获取第二电池单元背面主栅的位置信息具体指:控制第二相机采集第二电池单元的图片,然后将图片发送给主控单元,主控单元通过图片识别第二电池单元背面主栅相对于红外定位工位基准点的位置信息;

9、主控单元将正面主栅和背面主栅的位置信息经计算处理后传输至机械臂。

10、进一步地,第一时长不大于500ms。

11、进一步地,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输送堆叠后的第一电池单元和第二电池单元至固化工位,经加热固化成一体。

12、进一步地,上述控制机械臂抓取第二电池单元堆叠至第一电池单元上之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输送第二电池单元至叠片工位处,输送第三电池单元至红外定位工位,获取第二电池单元正面主栅位置信息、第三电池单元背面主栅位置信息,并将第三电池单元的背面主栅堆叠在第二电池单元的正面主栅位置,至达到预设电池串的长度。

1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叠片设备,包括叠片单元、叠片单元上方的第一相机、与第一相机通信连接的主控单元、用于输送电池单元的输送带,所述叠片设备还包括位于叠片单元前侧且与输送带配合的红外定位单元,所述红外定位单元包括用以支撑电池单元的透明支撑板、位于支撑板上方的第二相机、位于支撑板下方的红外光源,所述第二相机为红外相机,所述第二相机和红外光源均与主控单元通信连接。

14、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输送带一端的上料单元,所述红外定位单元位于上料单元和叠片单元之间。

15、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以将红外定位单元上的电池单元输送至叠片单元的机械臂,所述机械臂与主控单元通信连接。

16、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以对电池单元正面主栅设置粘结胶的点胶单元,所述点胶单元和所述主控单元通信连接。

17、进一步地,还包括对交叠后的电池单元进行加热固化的固化单元,所述固化单元位于所述叠片单元的后侧。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通过利用红外光源和第二相机相配合可精确确定第二电池单元背面主栅的位置信息,使得第二电池单元背面主栅和第一电池单元正面主栅之间具有较宽的交叠宽度,进而形成良好的接触。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采用第一相机获取第一电池单元正面主栅的位置信息之后,控制点胶单元在正面主栅上设置粘结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采用第一相机获取第一电池单元正面主栅的位置信息具体为:控制第一相机采集第一电池单元的图片,然后将图片发送给主控单元,主控单元通过图片识别第一电池单元正面主栅相对于叠片工位基准点的位置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时长不大于500ms。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输送堆叠后的第一电池单元和第二电池单元至固化工位,经加热固化成一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机械臂抓取第二电池单元堆叠至第一电池单元上之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输送第二电池单元至叠片工位处,输送第三电池单元至红外定位工位,分别获取第二电池单元正面主栅位置信息、第三电池单元背面主栅位置信息,并将第三电池单元的背面主栅堆叠在第二电池单元的正面主栅位置,至达到预设电池串的长度。

7.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叠片设备:包括叠片单元、叠片单元上方的第一相机、与第一相机通信连接的主控单元、用于输送电池单元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叠片单元前侧且与输送带配合的红外定位单元,所述红外定位单元包括用以支撑电池单元的透明支撑板、位于支撑板上方的第二相机、位于支撑板下方的红外光源,所述第二相机为红外相机,所述第二相机和红外光源均与主控单元通信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光伏组件的叠片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输送带一端的上料单元,所述红外定位单元位于上料单元和叠片单元之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光伏组件的叠片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以将红外定位单元上的电池单元输送至叠片单元的机械臂,所述机械臂与主控单元通信连接。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光伏组件的叠片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以对电池单元正面主栅设置粘结胶的点胶单元,所述点胶单元和所述主控单元通信连接。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光伏组件的叠片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交叠后的电池单元进行加热固化的固化单元,所述固化单元位于所述叠片单元的后侧。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及用于光伏组件的叠片设备,所述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输送第一电池单元至叠片工位,采用第一相机获取第一电池单元正面主栅的位置;输送第二电池单元至红外定位工位,采用下方的红外光源照射第二电池单元的背面第一时长,并采用第二相机获取第二电池单元背面主栅的位置,其中,第二相机为红外相机;控制机械臂抓取第二电池单元堆叠至第一电池单元上,使得第二电池单元的背面主栅交叠在第一电池单元的正面主栅上,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可精确确定第二电池单元背面主栅的位置信息,使得第二电池单元背面主栅和第一电池单元正面主栅之间具有较大的交叠宽度,进而形成良好的接触。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兴阿特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