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海洋环境屏蔽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56643发布日期:2021-09-15 08:27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海洋环境屏蔽软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电缆线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海洋环境屏蔽软管。


背景技术:

2.为了能够满足在舰载飞机服役的海洋环境,满足飞机发动机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现有的发动机电缆线束所使用的屏蔽软管,在满足保护内部电缆线束同时传输多种信号、实现复杂的电气互联功能的同时,还需要提升对发动机电缆线束的机械保护、防电磁泄漏和干扰的屏蔽保护。因此急需一种耐海洋环境屏蔽软管。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海洋环境屏蔽软管,其具有耐海洋环境性能、耐蚀性高、柔软性高、屏蔽性能高等优点。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耐海洋环境屏蔽软管,包括屏蔽软管、衬套组件和尾部附件,所述屏蔽软管包括软管内层以及套接于软管内层之上的不锈钢编织套管,所述软管内层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所述不锈钢编织套管表面具有磷酸盐保护层,所述屏蔽软管的两端口处均固定有衬套组件,所述衬套组件包括内衬套和外衬套,所述内衬套与外衬套将屏蔽软管夹持,内衬套、外衬套与屏蔽软管的端口处焊接固定,所述屏蔽软管上还套装有两个尾部附件,所述尾部附件的端面与外周面之间的过渡位置形成倒角,所述尾部附件上具有内螺纹,所述尾部附件被衬套组件限制左右移动极限位置使其不会从屏蔽软管的两端脱落。
6.作为优选的,所述屏蔽软管上还设置有金属标识牌,所述金属标识牌采用06cr19ni10材料制成,且表面进行电解抛光后钝化处理。
7.作为优选的,所述衬套组件和尾部附件采用06cr19ni10材料制成,且表面进行电解抛光后钝化处理。
8.作为优选的,所述倒角呈45度。
9.作为优选的,所述不锈钢编织套管由不锈钢丝编织而成,不锈钢编织套管采用022cr17ni12mo2制成,且表面通过电解抛光处理形成磷酸盐保护层。
10.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屏蔽软管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软管内层,配合采用表面具有磷酸盐保护层的不锈钢编织套管,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耐酸性大气盐雾和湿热性能,可以满足在舰载飞机服役的海洋环境,同时耐蚀性高、屏蔽性能高。使用本实用新型保护电缆,能够在发动机强烈震动的环境中安全工作,屏蔽软管用来避免干扰信号进入内层导体干扰,同时降低传输信号的损耗,将外来的干扰信号做屏蔽接地处理。屏蔽软管还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抗拉性,屏蔽软管可自由地弯曲成各种角度。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附图标记包括:
[0013]1‑
屏蔽软管,2

内衬套,3

外衬套,4

尾部附件,41

倒角,5

金属标识牌。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0015]
如图1所示,一种耐海洋环境屏蔽软管,包括屏蔽软管1、衬套组件和尾部附件4,所述屏蔽软管1包括软管内层以及套接于软管内层之上的不锈钢编织套管,所述软管内层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所述不锈钢编织套管表面具有磷酸盐保护层,所述屏蔽软管1的两端口处均固定有衬套组件,所述衬套组件包括内衬套2和外衬套3,所述内衬套2与外衬套3将屏蔽软管1夹持,内衬套2、外衬套3与屏蔽软管1的端口处焊接固定,所述屏蔽软管1上还套装有两个尾部附件4,所述尾部附件4的端面与外周面之间的过渡位置形成倒角41,通过设置倒角41过渡使尾部附件不会割伤发动机的对接部位,所述尾部附件4上具有用于连接发动机组件的内螺纹,所述尾部附件4被衬套组件限制左右移动极限位置使其不会从屏蔽软管1的两端脱落。
[0016]
所述屏蔽软管1上还设置有金属标识牌5,所述金属标识牌5采用06cr19ni10材料制成,且表面进行电解抛光后钝化处理。电解抛光使元件表面高度光滑、光洁、美观,并且防锈、防蚀。钝化使元件表面形成钝态,致使铸件表面亮银色,美观、防腐蚀、防锈。
[0017]
所述衬套组件和尾部附件4采用06cr19ni10材料制成,且表面进行电解抛光后钝化处理。
[0018]
所述倒角41呈45度。
[0019]
所述不锈钢编织套管由不锈钢丝编织而成,不锈钢编织套管采用022cr17ni12mo2制成,且表面通过电解抛光处理形成磷酸盐保护层,大大的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耐海洋环境能力,使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在舰载飞机服役的海洋环境。
[0020]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可以作出许多变化,只要这些变化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耐海洋环境屏蔽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软管(1)、衬套组件和尾部附件(4),所述屏蔽软管(1)包括软管内层以及套接于软管内层之上的不锈钢编织套管,所述软管内层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所述不锈钢编织套管表面具有磷酸盐保护层,所述屏蔽软管(1)的两端口处均固定有衬套组件,所述衬套组件包括内衬套(2)和外衬套(3),所述内衬套(2)与外衬套(3)将屏蔽软管(1)夹持,内衬套(2)、外衬套(3)与屏蔽软管(1)的端口处焊接固定,所述屏蔽软管(1)上还套装有两个尾部附件(4),所述尾部附件(4)的端面与外周面之间的过渡位置形成倒角(41),所述尾部附件(4)上具有内螺纹,所述尾部附件(4)被衬套组件限制左右移动极限位置使其不会从屏蔽软管(1)的两端脱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海洋环境屏蔽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软管(1)上还设置有金属标识牌(5),所述金属标识牌(5)采用06cr19ni10材料制成,且表面进行电解抛光后钝化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海洋环境屏蔽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组件和尾部附件(4)采用06cr19ni10材料制成,且表面进行电解抛光后钝化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海洋环境屏蔽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41)呈45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海洋环境屏蔽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编织套管由不锈钢丝编织而成,不锈钢编织套管采用022cr17ni12mo2制成,且表面通过电解抛光处理形成磷酸盐保护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电缆线束技术领域,一种耐海洋环境屏蔽软管,包括屏蔽软管、衬套组件和尾部附件,所述屏蔽软管包括软管内层以及套接于软管内层之上的不锈钢编织套管,所述软管内层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所述不锈钢编织套管表面具有磷酸盐保护层,所述屏蔽软管的两端口处均固定有衬套组件,所述衬套组件包括内衬套和外衬套,所述内衬套与外衬套将屏蔽软管夹持,内衬套、外衬套与屏蔽软管的端口处焊接固定,所述屏蔽软管上还套装有两个尾部附件,所述尾部附件的端面与外周面之间的过渡位置形成倒角,所述尾部附件上具有内螺纹,所述尾部附件被衬套组件限制左右移动极限位置使其不会从屏蔽软管的两端脱落。本实用新型具有耐海洋环境等优点。耐海洋环境等优点。耐海洋环境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刘远哲 林殿夫 赵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11
技术公布日:2021/9/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