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74099发布日期:2021-10-09 10:42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频电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特别涉及一种变频电源。


背景技术:

2.变频电源包括pcb板及焊接在pcb板上的变压器,它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变压器一般包括磁芯、绕组、骨架、金属引脚等,其中,骨架起到一个绝缘、支撑的作用。现行业内的变频电源,骨架底部边沿上固定有直条形引脚,引脚焊接在pcb板上,骨架通过引脚固定在pcb板上。由于变压器比较重,在跌落或严重震动情况下,焊接在pcb板上的直条形引脚容易与骨架发生分离脱落。
3.因此,有必要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稳固、生产效率高、实用性强的变频电源,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5.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变频电源,包括变压器和pcb板,所述变压器包括骨架和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上设有引脚安装部,引脚插装在引脚安装部上,引脚上设有限位部和插接部,插接部穿过引脚安装部后与pcb板固定连接,限位部卡设在引脚安装部上。
6.所述引脚为钩形引脚,限位部位于插接部的上方且与插接部一体化连接。
7.所述引脚安装部位于骨架的下边沿,引脚安装部为向骨架外凸伸的固定块,固定块上设有贯通的插口,插接部插进插口并向下伸出固定块后与pcb板固定连接。
8.所述固定块上位于插口的相对两侧设有限位块,限位部卡设在插口两侧的限位块之间且与固定块的上壁面接触。
9.所述骨架下部设有用于固定变压器线圈起绕端的第一固定部和用于固定变压器线圈收尾端的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紧邻设置。
10.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出线口以及位于第一出线口下方的第一挡壁,第一挡壁的下方设有向骨架外凸伸的第一凸块,第一凸块上设有第一凹槽,从第一出线口穿出的变压器线圈起绕端顺着第一挡壁卡进第一凹槽中并伸出第一凸块。
11.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二出线口以及位于第二出线口下方的第二挡壁,第二挡壁的下方设有向骨架外凸伸的第二凸块,第二凸块上设有第二凹槽,从第二出线口穿出的变压器线圈收尾端顺着第二挡壁卡进第二凹槽中并伸出第二凸块。
12.所述第二挡壁与第二凸块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叠。
13.所述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位于骨架的下边沿。
14.所述插接部为插针。
15.本实用新型的变频电源通过在引脚上设置限位部,限位部卡于限位块之间,使得引脚在运输、安装或测试过程中不易脱离骨架,引脚与骨架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防止变压器在跌落或严重震动情况下导致引脚与骨架发生分离脱落,引脚的限位部和插接部一体化
连接,便于生产及安装引脚,节省安装工序,其具有结构简单、安全稳固、生产效率高、实用性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变压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变频电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变频电源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变频电源另一方位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变频电源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2.参见图1

图5,本变频电源,包括变压器和pcb板1,变压器包括高压绕组、低压绕组、骨架2和引脚3,骨架2上设有引脚安装部4,引脚3插装在引脚安装部4上,引脚3上设有限位部3.1和插接部3.2,插接部3.2穿过引脚安装部4后与pcb板1固定连接,限位部3.1卡设在引脚安装部4上,使得引脚3在运输、安装或测试过程中不易脱离骨架2,引脚3与骨架2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23.引脚3为钩形引脚,限位部3.1位于插接部3.2的上方且与插接部3.2一体化连接,限位部3.1与插接部3.2一体化连接,便于生产及安装引脚3,节省安装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24.引脚安装部4位于骨架2的下边沿,引脚安装部4为向骨架2外凸伸的固定块6,固定块6上设有贯通的插口6.1,插接部3.2插进插口6.1并向下伸出固定块6后与pcb板1固定连接,插接部3.2与pcb板1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25.固定块6上位于插口6.1的相对两侧设有限位块5,限位部3.1卡设在插口6.1两侧的限位块5之间且与固定块6的上壁面6.2接触,可以防止引脚3水平转动,限位部3.1与固定块6的上壁面6.2接触,当引脚3受到向下的力时,固定块6的上壁面6.2对限位部3.1起到一个限位作用,防止引脚3向下掉出骨架2。
26.骨架2下部设有用于固定变压器线圈起绕端的第一固定部7和用于固定变压器线圈收尾端的第二固定部8,第一固定部7与第二固定部8紧邻设置,方便变压器线圈布线。
27.第一固定部7包括第一出线口9以及位于第一出线口9下方的第一挡壁10,第一挡壁10的左下方设有向骨架2外凸伸的第一凸块11,第一凸块11上设有第一凹槽11.1,从第一出线口9穿出的变压器线圈起绕端顺着第一挡壁10卡进第一凹槽11.1中并伸出第一凸块11。变压器线圈起绕端穿过第一出线口9并卡接进第一凸块11的第一凹槽11.1中并伸出第一凸块11,第一凹槽11.1对起绕端初步固定,第一挡壁10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起绕端可以顺着第一挡壁10引伸到第一凹槽11.1中。
28.第二固定部8包括第二出线口12以及位于第二出线口12下方的第二挡壁13,第二挡壁13的下方设有向骨架2外凸伸的第二凸块14,第二凸块14上设有第二凹槽14.1,从第二出线口12穿出的变压器线圈收尾端顺着第二挡壁13卡进第二凹槽14.1中并伸出第二凸块14。变压器线圈收尾端穿过第二出线口12并卡接进第二凸块14的第二凹槽14.1中并伸出第二凸块14,第二凹槽14.1对起绕端初步固定,第二挡壁13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收尾端可以
顺着第二挡壁13引伸到第二凹槽14.1中。
29.第二挡壁13与第二凸块14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叠。
30.第一凸块11和第二凸块14位于骨架2的下边沿,便于变压器线圈起绕端和收尾端伸出第一凸块11和第二凸块14后与pcb板1连接。
31.插接部3.2为插针。
32.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变频电源,包括变压器和pcb板(1),所述变压器包括骨架(2)和引脚(3),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2)上设有引脚安装部(4),引脚(3)插装在引脚安装部(4)上,引脚(3)上设有限位部(3.1)和插接部(3.2),插接部(3.2)穿过引脚安装部(4)后与pcb板(1)固定连接,限位部(3.1)卡设在引脚安装部(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变频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3)为钩形引脚,限位部(3.1)位于插接部(3.2)的上方且与插接部(3.2)一体化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变频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安装部(4)位于骨架(2)的下边沿,引脚安装部(4)为向骨架(2)外凸伸的固定块(6),固定块(6)上设有贯通的插口(6.1),插接部(3.2)插进插口(6.1)并向下伸出固定块(6)后与pcb板(1)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变频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6)上位于插口(6.1)的相对两侧设有限位块(5),限位部(3.1)卡设在插口(6.1)两侧的限位块(5)之间且与固定块(6)的上壁面(6.2)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变频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2)下部设有用于固定变压器线圈起绕端的第一固定部(7)和用于固定变压器线圈收尾端的第二固定部(8),第一固定部(7)与第二固定部(8)紧邻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变频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7)包括第一出线口(9)以及位于第一出线口(9)下方的第一挡壁(10),第一挡壁(10)的下方设有向骨架(2)外凸伸的第一凸块(11),第一凸块(11)上设有第一凹槽(11.1),从第一出线口(9)穿出的变压器线圈起绕端顺着第一挡壁(10)卡进第一凹槽(11.1)中并伸出第一凸块(1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变频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8)包括第二出线口(12)以及位于第二出线口(12)下方的第二挡壁(13),第二挡壁(13)的下方设有向骨架(2)外凸伸的第二凸块(14),第二凸块(14)上设有第二凹槽(14.1),从第二出线口(12)穿出的变压器线圈收尾端顺着第二挡壁(13)卡进第二凹槽(14.1)中并伸出第二凸块(14)。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变频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壁(13)与第二凸块(14)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叠。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变频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11)和第二凸块(14)位于骨架(2)的下边沿。10.根据权利要求1

9任一项所述变频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3.2)为插针。

技术总结
一种变频电源,包括变压器和PCB板,变压器包括骨架和引脚,骨架上设有引脚安装部,引脚插装在引脚安装部上,引脚上设有限位部和插接部,插接部穿过引脚安装部后与PCB板固定连接,限位部卡设在引脚安装部上。本实用新型的变频电源通过在引脚上设置限位部,限位部卡于限位块之间,使得引脚在运输、安装或测试过程中不易脱离骨架,引脚与骨架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防止变压器在跌落或严重震动情况下导致引脚与骨架发生分离脱落,引脚的限位部和插接部一体化连接,便于生产及安装引脚,节省安装工序,其具有结构简单、安全稳固、生产效率高、实用性强的特点。强的特点。强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梁惠强 胡义双 李丰 苏钦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15
技术公布日:2021/1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