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车电池防碰撞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04971发布日期:2021-12-15 08:01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混合动力车电池防碰撞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电池防碰撞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油耗、排放要求日趋严格,48v轻微混合动力系统以其低成本、低油耗、低排放、高动力输出等优点成为各大主机厂商研发重点。混合动力车的动力电池大多数布置在空间大的行李箱后底板上,这将涉及到50km/h gb20072后部高速碰、15km/h保险后部低速碰。
[0003]
gb20072后部高速碰为我国强检标准,是将装有刚性壁障的移动台车以50km/h 的速度100%重叠量撞击静止的试验车辆后部。该法规要求:第一,碰撞过程中燃油箱不能漏油;第二,如果碰撞中燃油泄漏则必须满足碰撞后的前5min平均泄漏速率不应大于30g/min且不能引起燃油燃烧;第三,如果试验车辆布置有蓄电池,则要求碰撞前后蓄电池应由保护装置保持初始位置不动。相比后部高速碰,保险后部低速碰工况为车辆低速结构追尾碰撞,是将装有刚性壁障的移动台车以15km/h的速度、后部车辆宽度的40%
±
25mm的重叠量撞击静止的试验车辆后部,为在该工况下达到相关标准,需要后纵梁不能变形、后备门不能更换,但由于造型限制将后部吸能盒设计的很短,因此通常将后部吸能盒设计为不变形或少变形。
[0004]
车辆安装48v轻混系统后,50km/h的后部高速碰如果后部吸能盒不能充分压溃吸能,后纵梁将会出现非常大的折弯变形进而引起后底板备胎池在电池安装区域出现非常大的褶皱变形,对电池造成很大挤压,同时后围会明显侵入推着备胎往前走,如果备胎与48v电池z向空间不够,备胎将会直接挤压电池并推着电池一起移动,这将会对电池造成二次挤压,电池容易挤压碎裂、断电起火并无法满足碰撞后蓄电池保持初始位置不动法规要求。此外,后底板备胎池区域为薄板件,与车身结构件无搭接,布置48v系统行李箱内将出现很大的振动噪声,为解决此问题nvh专业又会新增件或增加结构件厚度,不利于控制白车身重量。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电池防碰撞保护结构,能够在混合动力车后部发生碰撞时对动力电池进行有效保护。
[0006]
实现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
[0007]
一种混合动力车电池防碰撞保护结构,备胎安装支架位于电池安装支架上方,动力电池安装在备胎安装支架和电池安装支架之间的空间,电池安装支架后部设有y向引导槽,所述y向引导槽用于引导电池安装支架z向折弯吸能。
[0008]
进一步地,备胎安装支架顶部设有凸台,凸台上设有备胎安装孔。
[0009]
进一步地,电池安装支架中部设有x向凹槽,所述x向凹槽用于电池安装支架局部加固。
[0010]
进一步地,备胎安装支架上设有多个x向加强筋。
[0011]
进一步地,备胎安装支架呈几字形,通过螺栓与电池安装支架连接固定。
[0012]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0013]
本实用新型备胎安装支架位于电池安装支架上方,动力电池安装在备胎安装支架和电池安装支架之间的空间,电池安装支架后部设有y向引导槽,所述y向引导槽用于引导电池安装支架z向折弯吸能。本实用新型在混合动力车中后部发生碰撞变形时,电池安装支架后部可z向折弯吸能,避免由于混合动力车中后部变形对动力电池进行z向挤压,对动力电池进行有效保护。
[0014]
本实用新型备胎安装支架顶部设有凸台,凸台上设有备胎安装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凸台结构增大备胎安装支架与备胎间的距离,避免动力电池受到z向挤压,进而对动力电池进行有效保护。
[0015]
本实用新型电池安装支架中部设有x向凹槽,所述x向凹槽用于电池安装支架局部加固。本实用新型通过x向凹槽保证在混合动力车中后部发生碰撞变形时,电池安装支架中部不变形,对动力电池有效保护,确保满足碰撞过程中动力电池保持初始位置不动的要求,同时兼顾nvh性能避免此处区域出现振动。
[0016]
本实用新型备胎安装支架上设有多个x向加强筋,本实用新型通过x向加强筋起局部加强作用减少支架变形,保证备胎安装强度,确保碰撞中备胎安装支架不会失效而导致备胎脱落对动力电池造成挤压。本实用新型备胎安装支架件呈几字形包裹件,动力电池安装在备胎安装支架和电池安装支架之间的空间,备胎安装支架件对动力电池进行有效保护。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后的的等轴测视图一;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后的的等轴测视图二;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备胎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池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混合动力车后地板备胎池的中后部。备胎安装支架1位于电池安装支架2上方,动力电池3安装在备胎安装支架1和电池安装支架2之间的空间。如图4所示,电池安装支架2后部设有y向引导槽4,所述y向引导槽4用于引导电池安装支架2 z向折弯吸能。在混合动力车中后部发生碰撞变形时,电池安装支架后部可z向折弯吸能,避免由于混合动力车中后部变形对动力电池进行z向挤压,对动力电池进行有效保护。
[0022]
如图3、图1、图2所示,备胎安装支架1顶部设有凸台5,凸台5上设有备胎安装孔,通过凸台结构增大备胎安装支架与备胎间的距离,避免动力电池受到z向挤压,进而对动力电池进行有效保护。备胎安装支架1上设有多个x向加强筋6。通过x向加强筋起局部加强作用减少支架变形,保证备胎安装强度,确保碰撞中备胎安装支架不会失效而导致备胎脱落对动力电池造成挤压。备胎安装支架1呈几字形,通过螺栓与电池安装支架2连接固定。实施
时,备胎安装支架1的材料、厚度选择抗拉640mpa、2.5mm及以上保证备胎安装支架的强度。
[0023]
如图4所示,电池安装支架2中部设有x向凹槽7,所述x向凹槽7用于电池安装支架局部加固。通过x向凹槽保证在混合动力车中后部发生碰撞变形时,电池安装支架中部不变形,对动力电池有效保护,确保满足碰撞过程中动力电池保持初始位置不动的要求,同时兼顾nvh性能避免此处区域出现振动。电池安装支架2的材料、厚度选择抗拉790mpa、1.5mm及以上来保证电池安装支架的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合动力车电池防碰撞保护结构,备胎安装支架位于电池安装支架上方,动力电池安装在备胎安装支架和电池安装支架之间的空间,其特征在于:电池安装支架后部设有y向引导槽,所述y向引导槽用于引导电池安装支架z向折弯吸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电池防碰撞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备胎安装支架顶部设有凸台,凸台上设有备胎安装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电池防碰撞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池安装支架中部设有x向凹槽,所述x向凹槽用于电池安装支架局部加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电池防碰撞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备胎安装支架上设有多个x向加强筋。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何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车电池防碰撞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备胎安装支架呈几字形,通过螺栓与电池安装支架连接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电池防碰撞保护结构,备胎安装支架位于电池安装支架上方,动力电池安装在备胎安装支架和电池安装支架之间的空间,电池安装支架后部设有Y向引导槽,所述Y向引导槽用于引导电池安装支架Z向折弯吸能。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混合动力车后部发生碰撞时对动力电池进行有效保护。碰撞时对动力电池进行有效保护。碰撞时对动力电池进行有效保护。


技术研发人员:武义成 刘素红 曾婷 李平 李德根 李淑慧 涂金刚 李文平 余艳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03
技术公布日:2021/12/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