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抗震式组合互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48166发布日期:2021-11-29 19:06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户外抗震式组合互感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互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户外抗震式组合互感器。


背景技术:

2.组合互感器是由两台单相全绝缘电压互感器组成三相“v”型接线,供电力线路作电流、电能计量用,是电网改造的理想换代产品。然而现有的组合式互感器在使用时,内部散热性能较差,通风不均匀,严重减少组合互感器的使用寿命,影响组合互感器的正常使用,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给社会带来潜在的危险。
3.因此,需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户外抗震式组合互感器。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6.一种户外抗震式组合互感器,其中,包括机体、设置在所述机体底端的底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壳底部的支腿,所述底壳与机体通过支撑板连接;
7.所述底壳内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底壳底部的风机,所述风机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均匀通风装置,所述支撑板设置有多个贯穿孔;
8.所述散热机构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中空的套筒,所述套筒内套设有倒t型连杆,所述倒t型连杆的顶端穿过所述套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套筒之间设置有套设在所述倒t型连杆外的弹簧。
9.优选的,所述均匀通风装置包括通风通道,所述通风通道近所述风机的一侧设置有进风口,所述通风通道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均匀设置有多个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通过所述通风通道贯通。
10.优选的,所述进风口向下呈喇叭状开口。
11.有益效果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该户外抗震式组合互感器通过在风机与支撑板之间设置均匀通风装置,风机带动风从一个进风口进入,再从多个出风口吹向支撑板,从而均匀地吹入机体内部,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内部散热性能差且通风不均匀的问题,避免了因散热问题所导致的各类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风均匀,适于作为现有户外抗震式组合互感器的替代产品。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户外抗震式组合互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户外抗震式组合互感器,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15.如图1所示,一种户外抗震式组合互感器,其中,包括机体1、设置在所述机体1底端的底壳2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壳2底部的支腿3,所述底壳2与机体1通过支撑板5连接;
16.所述底壳2内设置有散热机构4,所述散热机构4包括固定在所述底壳2 底部的风机401,所述风机401与所述支撑板5之间设置有均匀通风装置402,所述支撑板5设置有多个贯穿孔501;
17.所述散热机构4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机构6,所述支撑机构6包括中空的套筒601,所述套筒601内套设有倒t型连杆602,所述倒t型连杆602的顶端穿过所述套筒601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与所述套筒601 之间设置有套设在所述倒t型连杆602外的弹簧603,弹簧603在支撑板5和底壳2之间起到缓冲作用,利用弹簧603自身的弹力抵消机体1的下压作用力。
18.进一步地,所述均匀通风装置402包括通风通道403,所述通风通道403 近所述风机401的一侧设置有进风口405,所述通风通道403近所述支撑板5 的一侧均匀设置有多个出风口404,所述进风口405与出风口404通过所述通风通道403贯通。风机401带动风从一个进风口405进入,再从多个出风口 404吹向支撑板5,从而均匀地吹入机体1内部。
19.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405向下呈喇叭状开口。
20.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风机401与支撑板5之间设置均匀通风装置402,风机 401带动风从一个进风口405进入,再从多个出风口404吹向支撑板5,从而均匀地吹入机体1内部,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内部散热性能差且通风不均匀的问题,避免了因散热问题所导致的各类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风均匀,适于作为现有户外抗震式组合互感器的替代产品。
21.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23.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示例实施例”、“各种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的引用指示这样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包括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是不是每个实施例必须包括该特征、结构或特性。此外,一些实施例可具有对其它实施例的描述的特征中的一些、全部或没有这样的特征。
2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户外抗震式组合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设置在所述机体(1)底端的底壳(2)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壳(2)底部的支腿(3),所述底壳(2)与机体(1)通过支撑板(5)连接;所述底壳(2)内设置有散热机构(4),所述散热机构(4)包括固定在所述底壳(2)底部的风机(401),所述风机(401)与所述支撑板(5)之间设置有均匀通风装置,所述支撑板(5)设置有多个贯穿孔(501);所述散热机构(4)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机构(6),所述支撑机构(6)包括中空的套筒(601),所述套筒(601)内套设有倒t型连杆(602),所述倒t型连杆(602)的顶端穿过所述套筒(601)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与所述套筒(601)之间设置有套设在所述倒t型连杆(602)外的弹簧(6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抗震式组合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匀通风装置包括通风通道(403),所述通风通道(403)近所述风机(401)的一侧设置有进风口(405),所述通风通道(403)近所述支撑板(5)的一侧均匀设置有多个出风口(404),所述进风口(405)与出风口(404)通过所述通风通道(403)贯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户外抗震式组合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405)向下呈喇叭状开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户外抗震式组合互感器,其中,包括机体、设置在所述机体底端的底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壳底部的支腿,所述底壳与机体通过支撑板连接;所述底壳内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底壳底部的风机,所述风机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均匀通风装置,所述支撑板设置有多个贯穿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风均匀,适于作为现有户外抗震式组合互感器的替代产品。式组合互感器的替代产品。式组合互感器的替代产品。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亮 陆大伟 陆奉刚 井永生 王传鹏 周玉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南金陆丰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08
技术公布日:2021/1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