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锁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66178发布日期:2021-12-12 22:22阅读:91来源:国知局
电气锁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电气锁转换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锁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气锁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2.微机防误闭锁装置中,断路器/刀闸等电动机构的闭锁防误是通过闭锁其电气控制回路来实现的,参与闭锁的通常为电气锁(其上设置有射频编码标签,也称之为电气编码锁)。电气锁本质上为一个常态下开路的开关,通过电脑钥匙对其进行操作。
3.电气锁上设置有两个接线柱(即两个电极),同时也是安装柱,用于与某个控制回路电连接。目前,各厂家的电气锁的两个电极之间的间距不一,且两个电极尺寸不一,为了使得自家的电脑钥匙能够兼容其他厂家的电气锁,就需要转换其他厂家的电气锁,现有技术都是根据不同厂家的电气锁电极形态,设计成各自对应的转换器件,这样的转换器件都是专用的,不具备通用性,其造价成本很高,且品种繁多,给生产及管理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电气锁转换装置,可以兼容多种电气锁的电极形态,将其转换为预定形态的电极规格,具备通用性。本实用新型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电气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转换组件及转换后电极组件,转换组件和转换后电极组件设置于壳体内,壳体上对应转换组件的位置开设有被转换电气锁对接口,壳体上对应转换后电极组件的位置开设有电脑钥匙对接孔;转换后电极组件包括两个转换后电极,按预定位置固定地设置于壳体上;转换组件包括两个转换电极,两个转换电极相对位置及或整体位置可调地设置于壳体上;两个转换电极分别与两个转换后电极中的一个对应电连接。
6.具体地,所述被转换电气锁对接口具有容纳被转换电气锁的空间。
7.具体地,所述转换组件和转换后电极组件左右分布或前后分布地设置于壳体内。
8.具体地,所述转换组件和转换后电极组件上下分布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9.具体地,所述转换组件还包括安装板,固定设置于壳体内,两个转换电极相对位置及或整体位置可调地设置于安装板上。
10.具体地,所述两个转换电极的位置分别可调。
11.具体地,所述安装板上前后贯通地开设左右两个条形孔,两个转换电极分别穿设于两个条形孔,并通过固紧机构位置可调地固定。
12.具体地,所述转换后电极组件还包括码块、屏蔽罩及后盖,码块安装于壳体上,并位于所述两个转换后电极之间,屏蔽罩设置于码块外部,后盖安装于壳体后端、并封闭码块和屏蔽罩的后端。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两个转换电极分别与两个转换后电极中的一个对应连接,而两个转换电极相对位置及或整体位置可调地设置于安装板上,这样在电极形状匹配的前提下,就可以兼容电极位置或间距不同的被转换电气锁,将其转换为预设的电极
规格,即两个转换后电极的规格,给生产及管理带来方便。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气锁转换装置的前端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气锁转换装置的后端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气锁转换装置中转换组件的构成图。
17.图4为被转换电气锁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气锁转换装置对接的视图。
18.图5为本转换电气锁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气锁转换装置对接后,对接部位的剖视图。
19.图6为被转换电气锁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气锁转换装置对接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为了便于说明,本申请中可能会对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进行定义,旨在便于清楚地描述构造的相对位置关系,并不用于产品在生产、使用、销售等过程中实际方位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21.结合图1至图3及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气锁转换装置包括壳体10、转换后电极组件20(结合图6)、转换组件30。壳体10内设置有安装转换后电极组件20和转换组件30的装配空间。本实施例中,转换组件30和转换后电极组件20上下分布地设置于壳体内,壳体10的后端面对应转换组件30的位置开设有被转换电气锁对接口11,前端面对应转换后电极组件20的位置开设有电脑钥匙对接孔12。被转换电气锁对接口11可以容纳被转换电气锁90,参见图4至图6。转换后电极组件20包括两个转换后电极21,电脑钥匙对接孔12为两个电极孔,用于电脑钥匙插入时与转换后电极组件20的两个转换后电极21对接。
22.转换后电极组件20的两个转换后电极21按预定位置(根据所使用的电脑钥匙的电极规格预先确定)固定地设置于壳体10上。转换组件30包括两个转换电极31及电极安装板32,安装板32固定设置于壳体10内,两个转换电极31相对位置及或整体位置可调地设置于安装板32上(两个转换电极31与安装板32是绝缘的),两个转换电极31分别与两个转换后电极21中的一个对应电连接,实现电路上的转换连接。本实施例中,两个转换电极31的位置分别可调。具体地,安装板32上前后贯通地开设左右两个条形孔321,两个转换电极31分别穿设于两个条形孔321,并通过固紧机构(例如螺钉等)固定,需要调整两个转换电极31相对位置或整体位置时,松开固紧机构在条形孔范围内调整,调整至与被转换电气锁90的电极91一致后固紧。
23.本实施例中,结合图6所示,转换后电极组件20还包括码块25、屏蔽罩26及后盖27,码块25安装于壳体10上,并位于两个转换后电极21之间,屏蔽罩26设置于码块25外部,后盖27安装于壳体10后端并封闭码块25和屏蔽罩26的后端(避开转换组件30的位置,即预留被转换电气锁对接口11)。
24.可以理解的是,不排除转换组件30和转换后电极组件20也可以是左右分布或前后分布地设置于壳体内。此外,两个转换后电极21的形态及规格根据欲对接的电脑钥匙或其他器件的电极选取,例如均采用灯笼弹片结构(结合图1);两个转换电极31的形态及规格根
据欲对接的某类电极的电气锁来选取,例如一个为灯笼弹片结构,另一个为管状电极(结合图2)。
25.安装时,直接将本实用新型的两个转换电极31对准现场其他厂家的电气锁电极上,再打胶固定,即完成安装。本实用新型的两个转换电极31分别与两个转换后电极21中的一个对应连接,而两个转换电极31相对位置及或整体位置可调地设置于安装板32上,这样在电极匹配的前提下,就可以兼容电极位置或间距不同的被转换电气锁,将其转换为预设的电极规格,即两个转换后电极21的规格,给生产及管理带来方便。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被转换电气锁对接口11可以容纳被转换电气锁90,形成罩式结构,可以将其他厂商的电气锁很好的包容起来。再者,转换组件30和转换后电极组件20优选左右分布或上下分布地设置于壳体内,这样前后向的长度不会增加太多,避免装置安装后屏柜关不了门的现象。
26.以上实施例仅为充分公开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作主旨、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得到的等效技术特征的替换,应当视为本申请揭露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气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转换组件及转换后电极组件,转换组件和转换后电极组件设置于壳体内,壳体上对应转换组件的位置开设有被转换电气锁对接口,壳体上对应转换后电极组件的位置开设有电脑钥匙对接孔;转换后电极组件包括两个转换后电极,按预定位置固定地设置于壳体上;转换组件包括两个转换电极,两个转换电极相对位置及或整体位置可调地设置于壳体上;两个转换电极分别与两个转换后电极中的一个对应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转换电气锁对接口具有容纳被转换电气锁的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气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组件和转换后电极组件上下分布或左右分布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气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组件和转换后电极组件前后分布地设置于壳体内。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气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组件还包括安装板,固定设置于壳体内,两个转换电极相对位置及或整体位置可调地设置于安装板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气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转换电极的位置分别可调。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气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前后贯通地开设两个条形孔,两个转换电极分别穿设于两个条形孔,并通过固紧机构位置可调地固定。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气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后电极组件还包括码块、屏蔽罩及后盖,码块安装于壳体上,并位于所述两个转换后电极之间,屏蔽罩设置于码块外部,后盖安装于壳体后端、并封闭码块和屏蔽罩的后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气锁转换装置,包括壳体、转换组件及转换后电极组件,转换组件和转换后电极组件设置于壳体内,壳体上对应转换组件的位置开设有被转换电气锁对接口,壳体上对应转换后电极组件的位置开设有电脑钥匙对接孔;转换后电极组件包括两个转换后电极,按预定位置固定地设置于壳体上;转换组件包括两个转换电极,两个转换电极相对位置及或整体位置可调地设置于壳体上;两个转换电极分别与两个转换后电极中的一个对应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在电极形状匹配的前提下,可以兼容电极位置或间距不同的被转换电气锁,将其转换为预设的电极规格,给生产及管理带来方便。给生产及管理带来方便。给生产及管理带来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黄梦 孟凡龙 黄建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园共创电力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6
技术公布日:2021/1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