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电池顶盖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56545发布日期:2021-12-12 21:27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次电池顶盖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次电池顶盖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2.二次电池一般由盖板铝片、正负极极柱、极柱塑胶、密封圈等几部分组成。密封圈位于极柱与顶盖片之间,通过焊接或塑胶注塑的方式,使极柱与顶盖片压紧密封圈,从而实现电池的密封。
3.但密封圈在压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对盖板以及极柱的反作用力,若该反作用力导致顶盖密封面的变形,或塑胶老化后被反作用力顶开,密封圈的压缩量减小,影响整个电池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二次电池顶盖密封结构。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二次电池顶盖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片、极柱和密封圈,所述顶盖片上设有供极柱穿过的通孔ⅰ,通孔ⅰ为锥形结构,密封圈为锥形,极柱与密封圈配合的一端也为锥形,密封圈与通孔ⅰ的接触面为斜面,极柱与密封圈的接触面也为斜面。
6.进一步的,所述二次电池顶盖还包括下塑胶,下塑胶上设有与通孔ⅰ对应的通孔ⅱ,通孔ⅱ的四周设有上翻的翻边,通孔ⅰ卡接在翻边上。
7.进一步的,所述下塑胶上翻边的外侧设有与通孔ⅰ的锥形结构配合的斜面,通孔ⅰ的锥形结构与翻边外侧的斜面贴合。
8.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焊接铝片,焊接铝片套接在极柱的外围并焊接在顶盖片上。
9.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塑胶,顶盖片、下塑胶、极柱、密封圈和焊接铝片转配完成后,在顶盖片上极柱周围注塑,塑胶凝固在极柱的周围,焊接铝片被包裹在塑胶中。
10.进一步的,所述极柱的侧面上设有沿圆周方向设有凹槽,注塑时,塑胶凝固在凹槽和凹槽周围的凸起中与极柱咬合。
11.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的上部设有上翻边,翻边与极柱的轴线平行,上翻边包裹在塑胶中。
12.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的上部设有上翻边,密封圈的下部设有下折边,下折边与翻边的端部对齐接触,上翻边包裹在塑胶中。
13.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为: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密封圈与顶盖片及极柱的接触面为斜面的方式,使得同样压缩量的情况下,密封圈对顶盖片密封面、极柱或塑胶的反作用力减小,一部分由x向承受,减小了顶盖片密封面的变形与极柱受力,从而减小顶盖片密封失效的风险。
15.2、本实用新型密封圈位于极柱与顶盖片之间,通过焊接或塑胶注塑的方式,使极柱与顶盖片压紧密封圈,从而实现电池的密封。通过将密封圈与顶盖片及极柱的密封面变为斜面接触,使得压紧后,同样的压缩量,反作用力一部分由x向承受,作用于y向影响密封圈压缩量的分力减小,减小了密封圈失效的风险。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二次电池顶盖密封结构爆炸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密封结构剖面示意图一;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密封结构剖面示意图二;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密封结构剖面示意图三。
21.上述图中的标记分别为:1—顶盖片;2—极柱;3—密封圈;4—下塑胶;5—焊接铝片:6—塑胶。
具体实施方式
22.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平面方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二次电池顶盖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片1、极柱2和密封圈3,所述顶盖片1上设有供极柱2穿过的通孔ⅰ11,通孔ⅰ11为锥形结构,密封圈3为锥形,极柱2与密封圈3配合的一端也为锥形,密封圈3与通孔ⅰ11的接触面为斜面,极柱2与密封圈3的接触面也为斜面。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密封圈与顶盖片及极柱的接触面为斜面的方式,使得同样压缩量的情况下,密封圈对顶盖片密封面、极柱或塑胶的反作用力减小,一部分由x向承受,减小了顶盖片密封面的变形与极柱受力,从而减小顶盖片密封失效的风险。
24.二次电池顶盖还包括下塑胶4,下塑胶4上设有与通孔ⅰ11对应的通孔ⅱ41,通孔ⅱ41的四周设有上翻的翻边42,通孔ⅰ11卡接在翻边42上。下塑胶4上翻边42的外侧设有与通孔ⅰ11的锥形结构配合的斜面,通孔ⅰ11的锥形结构与翻边42外侧的斜面贴合。
25.密封结构还包括焊接铝片5,焊接铝片5套接在极柱2的外围并焊接在顶盖片1上。密封结构还包括塑胶6,顶盖片1、下塑胶4、极柱2、密封圈3和焊接铝片5转配完成后,在顶盖片1上极柱2周围注塑,塑胶3凝固在极柱2的周围,焊接铝片5被包裹在塑胶6中。
26.密封圈位于极柱与顶盖片之间,通过焊接或塑胶注塑的方式,使极柱与顶盖片压紧密封圈,从而实现电池的密封。通过将密封圈与顶盖片及极柱的密封面变为斜面接触,使得压紧后,同样的压缩量,反作用力一部分由x向承受,作用于y向影响密封圈压缩量的分力减小,减小了密封圈失效的风险。
27.极柱2的侧面上设有沿圆周方向设有凹槽,注塑时,塑胶6凝固在凹槽和凹槽周围的凸起中与极柱2咬合,这样可防止极柱2相对于塑胶6转动。
28.优选的,密封圈3的上部设有上翻边31,翻边31与极柱2的轴线平行,上翻边31包裹在塑胶6中,如图3所示。优选的,密封圈3的上部设有上翻边31,密封圈3的下部设有下折边32,下折边32与翻边42的端部对齐接触,上翻边31包裹在塑胶6中,如图4所示。在这两种方案中密封圈3均有一部分被包裹在塑胶6中,保证了密封圈3与塑胶6连接的结构稳定性。
29.具体操作过程为:顶盖片密封面的的锥形结构冲压成型,极柱锥形密封面机加或冲压成型,具有锥形斜面的密封圈装配在顶盖片与极柱之间;注塑塑胶填入极柱、盖板、焊接铝片的间隙中,凝固后固定,使得密封圈的密封面为斜面。通过密封圈与顶盖及极柱的接触面为斜面的方式,使得同样压缩量的情况下,减小密封圈对盖板密封面、极柱或塑胶的反作用力,从而减小顶盖密封失效的风险。
30.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二次电池顶盖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片(1)、极柱(2)和密封圈(3),所述顶盖片(1)上设有供极柱(2)穿过的通孔ⅰ(11),通孔ⅰ(11)为锥形结构,密封圈(3)为锥形,极柱(2)与密封圈(3)配合的一端也为锥形,密封圈(3)与通孔ⅰ(11)的接触面为斜面,极柱(2)与密封圈(3)的接触面也为斜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电池顶盖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电池顶盖还包括下塑胶(4),下塑胶(4)上设有与通孔ⅰ(11)对应的通孔ⅱ(41),通孔ⅱ(41)的四周设有上翻的翻边(42),通孔ⅰ(11)卡接在翻边(42)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次电池顶盖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塑胶(4)上翻边(42)的外侧设有与通孔ⅰ(11)的锥形结构配合的斜面,通孔ⅰ(11)的锥形结构与翻边(42)外侧的斜面贴合。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二次电池顶盖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焊接铝片(5),焊接铝片(5)套接在极柱(2)的外围并焊接在顶盖片(1)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二次电池顶盖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塑胶(6),顶盖片(1)、下塑胶(4)、极柱(2)、密封圈(3)和焊接铝片(5)转配完成后,在顶盖片(1)上极柱(2)周围注塑,塑胶(6)凝固在极柱(2)的周围,焊接铝片(5)被包裹在塑胶(6)中。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二次电池顶盖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2)的侧面上设有沿圆周方向设有凹槽,注塑时,塑胶(6)凝固在凹槽和凹槽周围的凸起中与极柱(2)咬合。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电池顶盖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3)的上部设有上翻边(31),上翻边(31)与极柱(2)的轴线平行,上翻边(31)包裹在塑胶(6)中。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次电池顶盖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3)的上部设有上翻边(31),密封圈(3)的下部设有下折边(32),下折边(32)与翻边(42)的端部对齐接触,上翻边(31)包裹在塑胶(6)中。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次电池顶盖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片、极柱和密封圈,所述顶盖片上设有供极柱穿过的通孔Ⅰ,通孔Ⅰ为锥形结构,密封圈为锥形,极柱与密封圈配合的一端也为锥形,密封圈与通孔Ⅰ的接触面为斜面,极柱与密封圈的接触面也为斜面。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密封圈与顶盖片及极柱的接触面为斜面的方式,使得同样压缩量的情况下,密封圈对顶盖片密封面、极柱或塑胶的反作用力减小,一部分由X向承受,减小了顶盖片密封面的变形与极柱受力,从而减小顶盖片密封失效的风险。从而减小顶盖片密封失效的风险。从而减小顶盖片密封失效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章翔 刘艳绒 罗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天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4
技术公布日:2021/1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