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混合钽电容器容量引出率的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00194发布日期:2021-12-31 23:38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混合钽电容器容量引出率的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提高混合钽电容器容量引出率的工装。


背景技术:

2.在电子电路中,电容器具有储能、滤波、旁路和耦合功能,而高能混合钽电容器由于体积小、容量大、寿命长、等效串联电阻低、可靠性高,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兵器等具有高可靠性指标的军用领域。所谓混合钽电容器,其阳极是由一定粒径的钽粉经压制、烧结而形成的钽块,其表面和内部呈多孔状,钽块经赋能后,表面及孔隙内形成五氧化二钽薄膜,作为混合钽电容的介质膜,为使电容器的容量尽可能大,电容器的正负极正对面积需要最大化,因此只有具有一定电导率的电解质液体才能与固体表面接触最大化,且能通过离子迁移将电容器容量引出。
3.电容量作为高能混合钽电容的巨大优势,在实际应用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性能参数。但传统的注酸方式是使用注射器对准注酸孔,反复抽拉,以尽可能排出半封闭电容器内的空气,再注入硫酸。这种气液对流的注酸方式并不能将钽阳极内部孔隙的空气全部排出,即阳极块未全部浸润电解液,容量不能充分引出;另外,人工使用注射器给不同体积的混合钽电容器注酸,产品质量的一致性相对难以保证。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提高混合钽电容器容量引出率的工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混合钽电容器容量引出率的工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提高混合钽电容器容量引出率的工装,包括筒体、真空泵、注酸管以及直管,所述筒体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输入端通过抽气管与所述筒体的顶部贯通连接,所述抽气管靠近所述筒体的一端安装有气阀,所述筒体中部的一侧接通有所述注酸管,所述筒体的底部贯通安装有所述直管,所述直管的底端轴向设置有注射口,所述注射口套接于注酸口的外侧,且所述注酸口设置于电容器顶部的一侧。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筒体与所述直管皆为透明pvc材质,所述筒体一侧的表面印制有刻度线,方便观察溶液的注入量及注射状况。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筒体中部的一侧接通有预浸润管,在抽真空后注入一定量的乙醇,以表面张力更小的乙醇蒸汽对阳极钽芯子进行预浸润,所述预浸润管与注酸管皆采用细软管,所述预浸润管与所述注酸管靠近所述筒体的一端皆安装有流量阀,方便控制所述预浸润管与所述注酸管的通断。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直管的内径等于所述注射口的内径,方便溶液的流通,所述直管的外径大于所述注射口的外径,所述注射口的内径略大于所述注酸
口的外径,方便将注射口套接于注酸口处。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注射口的外侧壁上套装有橡胶圈,且所述橡胶圈的底端轴向延伸至所述注射口的下方,所述橡胶圈的内侧壁呈阶梯型,所述橡胶圈中上部的内径略小于所述注射口的外径,确保所述橡胶圈的中上部与所述注射口紧密套接,所述橡胶圈底部的内径略小于所述注酸口的外径,确保所述橡胶圈的底部与所述注酸口紧密契合,增强密封。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通过小型的真空泵对混合钽电容器内部抽真空,使得钽阳极孔隙内的空气被充分抽离,进而使得硫酸溶液更彻底地浸润钽阳极,并通过预浸润管向混合钽电容器内部注入表面张力更小的乙醇,使得钽阳极内部孔隙被更好地浸润,确保后续注酸后,硫酸溶液更容易被乙醇引入钽阳极孔隙,综合使得硫酸溶液充分接触五氧化二钽介质层,从而将混合钽电容器容量引出率最大化,进而能更好地确保产品质量一致性;
13.2、通过在注射口处紧密套接橡胶圈,将注射口套接在注酸口处后,橡胶圈的底部与注酸口外壁紧密契合,增强密封,避免泄露。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筒体的立体放大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电容器的立体示意图。
17.图中:1、筒体;2、刻度线;3、真空泵;4、抽气管;5、气阀;6、预浸润管;7、注酸管;8、流量阀;9、直管;10、注射口;11、橡胶圈;12、电容器;13、注酸口。
具体实施方式
18.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提高混合钽电容器容量引出率的工装,包括筒体1、真空泵3、注酸管7以及直管9,筒体1的上方设置有真空泵3,真空泵3的输入端通过抽气管4与筒体1的顶部贯通连接,抽气管4靠近筒体1的一端安装有气阀5,筒体1中部的一侧接通有注酸管7,筒体1的底部贯通安装有直管9,直管9的底端轴向设置有注射口10,注射口10套接于注酸口13的外侧,且注酸口13设置于电容器12顶部的一侧。
19.在图1和图2中:筒体1与直管9皆为透明pvc材质,筒体1一侧的表面印制有刻度线2,方便观察溶液的注入量及注射状况;筒体1中部的一侧接通有预浸润管6,在抽真空后注入一定量的乙醇,以表面张力更小的乙醇蒸汽对阳极钽芯子进行预浸润,预浸润管6与注酸管7皆采用细软管,预浸润管6与注酸管7靠近筒体1的一端皆安装有流量阀8,方便控制预浸润管6与注酸管7的通断。
20.在图2和图3中:直管9的内径等于注射口10的内径,方便溶液的流通,直管9的外径大于注射口10的外径,注射口10的内径略大于注酸口13的外径,方便将注射口10套接于注酸口13处;注射口10的外侧壁上套装有橡胶圈11,且橡胶圈11的底端轴向延伸至注射口10的下方,橡胶圈11的内侧壁呈阶梯型,橡胶圈11中上部的内径略小于注射口10的外径,确保橡胶圈11的中上部与注射口10紧密套接,橡胶圈11底部的内径略小于注酸口13的外径,确保橡胶圈11的底部与注酸口13紧密契合,增强密封。
2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在直管9底端的注射口10处紧密套接一个橡胶圈11,将注射口10套接在注酸口13处,由于橡胶圈11底部的内径略小于注酸口13的外径,可使得橡胶圈11的底部与注酸口13外壁紧密契合,增强密封,避免泄露;
22.随后,启动小型的真空泵3,使其经由抽气管4、筒体1、直管9以及注射口10对混合钽电容器内部抽真空,使得钽阳极孔隙内的空气被充分抽离,然后关闭气阀5和真空泵3,并通过预浸润管6向混合钽电容器内部注入表面张力更小的乙醇,使得钽阳极内部孔隙被更好地浸润,接着关闭预浸润管6处的流量阀8,打开注酸管7处的流量阀8进行注酸,并可通过筒体1表面的刻度线2来观察溶液的注入量及注射状况,与此同时,硫酸溶液被乙醇引入钽阳极孔隙,使得硫酸溶液更容易充分接触五氧化二钽介质层,从而将混合钽电容器容量引出率最大化,进而能更好地确保产品质量一致性。
23.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提高混合钽电容器容量引出率的工装,包括筒体(1)、真空泵(3)、注酸管(7)以及直管(9),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真空泵(3),所述真空泵(3)的输入端通过抽气管(4)与所述筒体(1)的顶部贯通连接,所述抽气管(4)靠近所述筒体(1)的一端安装有气阀(5),所述筒体(1)中部的一侧接通有所述注酸管(7),所述筒体(1)的底部贯通安装有所述直管(9),所述直管(9)的底端轴向设置有注射口(10),所述注射口(10)套接于注酸口(13)的外侧,且所述注酸口(13)设置于电容器(12)顶部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混合钽电容器容量引出率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与所述直管(9)皆为透明pvc材质,所述筒体(1)一侧的表面印制有刻度线(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混合钽电容器容量引出率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中部的一侧接通有预浸润管(6),所述预浸润管(6)与注酸管(7)皆采用细软管,所述预浸润管(6)与所述注酸管(7)靠近所述筒体(1)的一端皆安装有流量阀(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混合钽电容器容量引出率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9)的内径等于所述注射口(10)的内径,所述直管(9)的外径大于所述注射口(10)的外径,所述注射口(10)的内径略大于所述注酸口(13)的外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混合钽电容器容量引出率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口(10)的外侧壁上套装有橡胶圈(11),且所述橡胶圈(11)的底端轴向延伸至所述注射口(10)的下方,所述橡胶圈(11)的内侧壁呈阶梯型,所述橡胶圈(11)中上部的内径略小于所述注射口(10)的外径,所述橡胶圈(11)底部的内径略小于所述注酸口(13)的外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提高混合钽电容器容量引出率的工装,包括筒体、真空泵、注酸管以及直管,所述筒体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输入端通过抽气管与所述筒体的顶部贯通连接,所述筒体中部的一侧接通有所述注酸管,所述筒体的底部贯通安装有所述直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小型的真空泵对混合钽电容器内部抽真空,使得钽阳极孔隙内的空气被充分抽离,并通过预浸润管向混合钽电容器内部注入表面张力更小的乙醇,确保后续注酸后,硫酸溶液更容易被乙醇引入钽阳极孔隙,综合使得硫酸溶液充分接触五氧化二钽介质层,从而将混合钽电容器容量引出率最大化,进而能更好地确保产品质量一致性。而能更好地确保产品质量一致性。而能更好地确保产品质量一致性。


技术研发人员:刑毓成 王嘉梅 周雪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元六鸿远(苏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25
技术公布日:2021/12/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