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无酚自粘型聚氨酯漆包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40178发布日期:2022-02-16 16:48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高温无酚自粘型聚氨酯漆包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漆包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高温无酚自粘型聚氨酯漆包线。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电子科技行业的迅猛发展,漆包线行业的整体水平也得 到了很好的提高,漆包线广泛应用于各个电子领域中。现有的漆包线 通常是由一根圆形的导体并在导体外涂覆多层不同功能的漆组成,起 到与外界绝缘和耐高温的作用,由于现有的漆包线选用的漆耐温等级 较低,所以很难适应耐高温产品的使用环境,在高温工作条件下,由 于金属线芯和漆都会受热膨胀,产生相应的应力,这样会导致金属线 芯和漆层之间或者漆层之间会发生脱离,容易出现金属线芯氧化、发 脆等不良现象,耐高温的漆涂覆在导体上,由于导体表面比较光滑, 涂在其表面的漆膜在受到高温或者剧烈的运动后容易破裂和脱落,另 外由于现有的漆包线的润滑性不足,在进行高速绕线时其表面的漆膜 容易磨损,甚至会掉落。
3.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cn207009133u)公开了一种耐高温漆包线,其结构包括包线轴圈、防护盖板、线圈架、导体芯轴、耐高温层、导体内芯、轴圈,包线轴圈底部与轴圈相连接,包线轴圈顶端上设有线圈架和导体芯轴,线圈架上设有钛合金网圈和聚酯漆,线圈架内层上设有耐高温层,耐高温层通过钛合金网圈与线圈架相连接,耐高温层由耐高温纤维层、环氧树脂涂层、通孔、酚醛树脂层和氧化镁填充层组成,酚醛树脂层装设在耐高温纤维层的下方,耐高温纤维层内圈与环氧树脂涂层相连接,酚醛树脂层内层与氧化镁填充层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耐高温层,通过多层复合材料的结合下,使其漆包线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和韧性,有效的提高了漆包线的使用寿命。
4.上述案例中的漆包线的表面润滑性和粘连性能不强,同时在进行高速绕线时其表面的漆膜容易磨损,甚至会掉落。同时上述案例中的漆包线的耐高温性能不强、 漆膜附着性能较差、漆包线的质量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耐高温无酚自粘型聚氨酯漆包线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无酚自粘型聚氨酯漆包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高温无酚自粘型聚氨酯漆包线,包括圆柱形的外护层,所述外护层顶部固接圆锥形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内部活动设有卡合部;
7.所述连接头内壁的二分之一处开设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部活动嵌入卡合部,所述连接头的外壁至环形槽的外壁上开设斜向的连接槽;
8.所述卡合部包括两个相对的半圆形的环形卡片。
9.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环形卡片的一端上开设卡槽,所述环形卡片的另一端上固接卡片,一个所述环形卡片的中部开设环形的穿孔,且穿孔的内壁固接绝缘垫。
10.优选的,另一个所述环形卡片一端上的卡片活动卡接在其中一个环形卡片的卡槽中,相对的环形卡片之间通过半圆形的穿孔构成圆形的穿孔,所述穿孔内活动贯穿线体。
11.优选的,所述线体包括导体内芯,且导体内芯固定贯穿安装在复合树脂层内,所述复合树脂层的贯穿安装在耐超高温纤维层内,所述耐超高温纤维层外壁开设多个防滑凸块二,所述防滑凸块二的外壁与耐超高温纤维层的外壁固接在绝缘层的内壁,所述绝缘层外壁活动连接聚氨酯层,且聚氨酯层内壁固接多防滑凸块一,所述防滑凸块一插接在绝缘层的外壁。
12.优选的,所述聚氨酯层固定贯穿安装在粘胶层,且粘胶层活动贯穿外护层的内壁。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将线体贯穿外护层,并且在外护层上对连接头进行固接,由于连接头内设有由两个相对的环形卡片组成的卡合部,通过卡合部对线体进行固定,以此对线体进行完整的保护,同时在线体内设有耐超高温纤维层,通过耐超高温纤维层对线体所受的温度进行隔绝,有效的保护线体本体;
15.同时通过聚氨酯层外壁的防滑凸块一绝缘层进行进一步的限定,保证绝缘层在聚氨酯层内部不会滑动,确保线体的正常稳定工作,同时在线体外壁设有粘胶层,粘胶层可以使线体更方便缠绕。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卡合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漆包线组成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外护层;2、连接头;21、连接槽;22、环形槽;3、卡合部;31、环形卡片;32、卡槽;33、绝缘垫;34、穿孔;35、卡片;4、线体;41、粘胶层;42、聚氨酯层;421、防滑凸块一;43、绝缘层;431、防滑凸块二;44、复合树脂层;45、耐超高温纤维层;46、导体内芯。
具体实施方式
20.请参阅图1-图3,一种耐高温无酚自粘型聚氨酯漆包线,包括圆柱形的外护层1,外护层1顶部固接圆锥形的连接头2,连接头2内部活动设有卡合部3;
21.连接头2内壁的二分之一处开设环形槽22,环形槽22内部活动嵌入卡合部3,连接头2的外壁至环形槽22的外壁上开设斜向的连接槽21;
22.卡合部3包括两个相对的半圆形的环形卡片31。
23.其中一个环形卡片31的一端上开设卡槽32,环形卡片31的另一端上固接卡片35,一个环形卡片31的中部开设环形的穿孔34,且穿孔34的内壁固接绝缘垫33。
24.另一个环形卡片31一端上的卡片35活动卡接在其中一个环形卡片31的卡槽32中,相对的环形卡片31之间通过半圆形的穿孔34构成圆形的穿孔34,穿孔34内活动贯穿线体4。
25.线体4包括导体内芯46,且导体内芯46固定贯穿安装在复合树脂层44内,复合树脂层44的贯穿安装在耐超高温纤维层45内,耐超高温纤维层45外壁开设多个防滑凸块二431。
26.防滑凸块二431的外壁与耐超高温纤维层45的外壁固接在绝缘层43的内壁,绝缘层43外壁活动连接聚氨酯层42,且聚氨酯层42内壁固接多防滑凸块一421,防滑凸块一421插接在绝缘层43的外壁,聚氨酯层42固定贯穿安装在粘胶层41,且粘胶层41活动贯穿外护层1的内壁。
27.工作原理:当装置正常安装进行使用时,在外护层1的一端上对连接头2进行固接,同时在连接头2内部由环形槽22对卡合部3进行安装,将一侧的环形卡片31的的卡片35卡接在另一侧环形卡片31的卡槽32内,以此将环形卡片31内部的半圆的穿孔34构成整个圆形的穿孔34,同时在穿孔34内挂才能线体4,同时在线体4内通过耐超高温纤维层45对线体4所受的温度进行隔绝,有效的保护线体4本体,同时通过聚氨酯层42外壁的防滑凸块一421绝缘层43进行进一步的限定,保证绝缘层43在聚氨酯层42内部不会滑动,确保线体4的正常稳定工作,同时在线体4外壁设有粘胶层41,粘胶层41可以使线体4更方便缠绕。
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耐高温无酚自粘型聚氨酯漆包线,包括圆柱形的外护层(1),所述外护层(1)顶部固接圆锥形的连接头(2),所述连接头(2)内部活动设有卡合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2)内壁的二分之一处开设环形槽(22),所述环形槽(22)内部活动嵌入卡合部(3),所述连接头(2)的外壁至环形槽(22)的外壁上开设斜向的连接槽(21);所述卡合部(3)包括两个相对的半圆形的环形卡片(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无酚自粘型聚氨酯漆包线,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环形卡片(31)的一端上开设卡槽(32),所述环形卡片(31)的另一端上固接卡片(35),一个所述环形卡片(31)的中部开设环形的穿孔(34),且穿孔(34)的内壁固接绝缘垫(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无酚自粘型聚氨酯漆包线,其特征在于:另一个所述环形卡片(31)一端上的卡片(35)活动卡接在其中一个环形卡片(31)的卡槽(32)中,相对的环形卡片(31)之间通过半圆形的穿孔(34)构成圆形的穿孔(34),所述穿孔(34)内活动贯穿线体(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无酚自粘型聚氨酯漆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体(4)包括导体内芯(46),且导体内芯(46)固定贯穿安装在复合树脂层(44)内,所述复合树脂层(44)贯穿安装在耐超高温纤维层(45)内,所述耐超高温纤维层(45)外壁开设多个防滑凸块二(43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无酚自粘型聚氨酯漆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凸块二(431)的外壁与耐超高温纤维层(45)的外壁固接在绝缘层(43)的内壁,所述绝缘层(43)外壁活动连接聚氨酯层(42),且聚氨酯层(42)内壁固接多防滑凸块一(421),所述防滑凸块一(421)插接在绝缘层(43)的外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无酚自粘型聚氨酯漆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层(42)固定贯穿安装在粘胶层(41),且粘胶层(41)活动贯穿外护层(1)的内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高温无酚自粘型聚氨酯漆包线,包括圆柱形的外护层,外护层顶部固接圆锥形的连接头,连接头内部活动设有卡合部,在外护层的一端上对连接头进行固接,同时在连接头内部由环形槽对卡合部进行安装,将一侧的环形卡片的的卡片卡接在另一侧环形卡片的卡槽内,以此将环形卡片内部的半圆的穿孔构成整个圆形的穿孔,同时在穿孔内挂才能线体,同时在线体内通过耐超高温纤维层对线体所受的温度进行隔绝,有效的保护线体本体,同时通过聚氨酯层外壁的防滑凸块一绝缘层进行进一步的限定,保证绝缘层在聚氨酯层内部不会滑动,确保线体的正常稳定工作,同时在线体外壁设有粘胶层,粘胶层可以使线体更方便缠绕。粘胶层可以使线体更方便缠绕。粘胶层可以使线体更方便缠绕。


技术研发人员:游婵燕 游婵君 游建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恒金电工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8
技术公布日:2022/2/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