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67264发布日期:2022-01-05 13:12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触头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触头系统。


背景技术:

2.动触头系统是断路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接通或断开电流。当电路中出现短路故障电流时,断路器驱动操作机构动作,使动、静触头迅速断开,此时动、静触头间的电压导致空气介质放电而产生电弧。电弧在燃烧过程中使触头处的空气体积膨胀,温度急剧上升,电离加速,同时触头及附近的金属零件表面因高温产生熔融蒸发,从而在断路器内部形成高温高压的气体。
3.现有的触头系统在使用中还存在如下缺陷。
4.由于现有的触头系统结构复杂,安装过程较为繁琐,且传统的触头系统分断能力较差,动触头未设有锁止结构。因此,涉及一种触头系统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的触头系统结构复杂、安装繁琐、分断能力差且缺乏锁止结构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头系统,动触头通过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安装于壳体,第三固定轴上套设有复位弹簧并安装至壳体,且该复位弹簧的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分别抵接第二固定轴和固定板,整体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复位弹簧的设计用于产生力矩并利用自身形变效果作用于第二固定轴和动触头,提升了该触头系统的分断能力,动触头和壳体共线时达到锁止状态。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触头系统,包括触头主体,所述触头主体包括用于容置配件的壳体和装于该壳体内的动触头,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复位弹簧,动触头通过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配装至壳体,所述复位弹簧包括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第一支撑臂抵接于第二固定轴,第二支撑臂抵接至壳体内的固定板。
8.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内壁,所述内壁上开有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和行程槽,其中第二安装槽和行程槽相同,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卡接有第一固定轴,所述内壁上卡接有第二固定轴。
9.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卡接有第三固定轴,该第三固定轴上套设有复位弹簧。
10.优选地,所述动触头上开有用以使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插入并实现该动触头固定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
11.优选地,所述壳体两侧设有用以实现该触头主体安装固定的转轴。
12.有益效果
1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本实用新型中动触头通过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安装于壳体,第三固定轴上套设有复位弹簧并安装至壳体,且该复位弹簧的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分别抵接第二固定
轴和固定板,整体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复位弹簧的设计用于产生力矩并利用自身形变效果作用于第二固定轴和动触头,提升了该触头系统的分断能力,动触头和壳体共线时达到锁止状态。
附图说明
15.图1为一种触头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一种触头系统的壳体结构示意图(未示出复位弹簧、动触头和固定轴)。
17.图3为一种触头系统的整体结构后视图。
18.图4为一种触头系统的复位弹簧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一种触头系统的动触头结构示意图。
20.图中各附图标注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21.100、触头主体;
22.10、壳体;101、内壁;1011、第一安装槽;1012、行程槽;1013、第二安装槽;102、固定板;11、动触头;111、第一安装孔;112、第二安装孔;12、转轴;13、复位弹簧;131、第一支撑臂;132、第二支撑臂;14、第一固定轴;15、第二固定轴;16、第三固定轴。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如图1

5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触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包括触头主体100,所述触头主体100包括用于容置配件的壳体10和装于该壳体10内的动触头11,所述壳体10内还设有复位弹簧13,动触头11通过第一固定轴14和第二固定轴15配装至壳体10,所述复位弹簧13包括第一支撑臂131和第二支撑臂132,第一支撑臂131抵接于第二固定轴15,第二支撑臂132抵接至壳体10内的固定板102,动触头11通过第一固定轴14和第二固定轴15装于壳体10内,第三固定轴16上套设有复位弹簧13并装于壳体10,整体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复位弹簧13的设计用于产生力矩并利用自身形变效果作用于第二固定轴15和动触头11,提升了该触头系统的分断能力,动触头11和壳体10共线时达到锁止状态。
25.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包括内壁101,所述内壁101上开有第一安装槽1011、第二安装槽1013和行程槽1012,其中第二安装槽1013和行程槽1012相同,所述第二安装槽1013内卡接有第一固定轴14,所述内壁101上卡接有第二固定轴15,第一固定轴14从行程槽1012内插入并与第二安装槽1013过盈配合,使得第一固定轴14安装更加牢固稳定,不易掉落,第二固定轴15长度与壳体10容腔相同,使其通过与第二固定轴15过盈配合,从而牢固的安装第二固定轴15。
26.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槽1011内卡接有第三固定轴16,该第三固定轴16上套设有复位弹簧13,第三固定轴16套设复位弹簧13后卡至第一安装槽1011内,且与该第一安装槽1011过盈配合,安装更加稳定。
27.本实施例中,所述动触头11上开有用以使第一固定轴14和第二固定轴15插入并实现该动触头11固定的第一安装孔111和第二安装孔112。
28.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两侧设有用以实现该触头主体100安装固定的转轴12,转轴12与壳体10一体成型,用以将该触头系统安装至断路器并实现该触头系统的转动。
29.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触头主体(100),所述触头主体(100)包括用于容置配件的壳体(10)和装于该壳体(10)内的动触头(11),所述壳体(10)内还设有复位弹簧(13),动触头(11)通过第一固定轴(14)和第二固定轴(15)配装至壳体(10),所述复位弹簧(13)包括第一支撑臂(131)和第二支撑臂(132),第一支撑臂(131)抵接于第二固定轴(15),第二支撑臂(132)抵接至壳体(10)内的固定板(1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内壁(101),所述内壁(101)上开有第一安装槽(1011)、第二安装槽(1013)和行程槽(1012),其中第二安装槽(1013)和行程槽(1012)相同,所述第二安装槽(1013)内卡接有第一固定轴(14),所述内壁(101)上卡接有第二固定轴(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011)内卡接有第三固定轴(16),该第三固定轴(16)上套设有复位弹簧(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11)上开有用以使第一固定轴(14)和第二固定轴(15)插入并实现该动触头(11)固定的第一安装孔(111)和第二安装孔(11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两侧设有用以实现该触头主体(100)安装固定的转轴(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触头系统,属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触头主体,所述触头主体包括用于容置配件的壳体和装于该壳体内的动触头,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复位弹簧,动触头通过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配装至壳体,所述复位弹簧包括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第一支撑臂抵接于第二固定轴,第二支撑臂抵接至壳体内的固定板,整体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复位弹簧的设计用于产生力矩并利用自身形变效果作用于第二固定轴和动触头,提升了该触头系统的分断能力,动触头和壳体共线时达到锁止状态。动触头和壳体共线时达到锁止状态。动触头和壳体共线时达到锁止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辉 边玉兴 赵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诚硕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3
技术公布日:2022/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