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类无卤低烟阻燃控制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93233发布日期:2023-05-07 03:34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A类无卤低烟阻燃控制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阻燃电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a类无卤低烟阻燃控制电缆。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安全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无卤低烟阻燃控制电缆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大型商场、学校、医院、地下停车场等消防等级要求高的场合,虽然此类电缆在国内已有近二十年的生产制造历史,但由于一度没有国家和行业标准,因此在产品名称、型号、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等方面都比较混乱。为此,2019年发布了gb/t19666-2019《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或光缆通则》国家标准,其中明确规定了阻燃耐火电线电缆包括有卤、无卤、低烟。其中,无卤低烟阻燃电缆就是产品中所用材料均不含卤素,燃烧产物的腐蚀性和产生的烟雾很低。按阻燃特性无卤低烟阻燃电缆又分为五个级别:单根阻燃z、成束阻燃za、成束阻燃zb、成束阻燃zc和成束阻燃zd,成束阻燃za的要求最苛刻,要想达到其规定的技术指标,难度最大,而实际上目前市场上无卤低烟阻燃控制电缆的质量仍然良著不齐,结构五花八门,存在的隐患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a类无卤低烟阻燃控制电缆,通过在绝缘层和护套层之间增加绕包绝缘层制成的a类无卤低烟阻燃控制电缆,供火时间可达40min,符合国家标准。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a类无卤低烟阻燃控制电缆,包括由多根线芯绞合而成的缆芯,所述缆芯外侧依次设置有绝缘层和护套层,所述绝缘层和所述护套层之间设置有绕包阻燃层,所述绕包阻燃层包括由所述绝缘层向所述护套层依次设置的第一阻燃层、第二阻燃层和第三阻燃层;

3、所述第一阻燃层包括依次绕包于所述绝缘层外侧的3层无卤低烟阻燃无纺布带;

4、所述第二阻燃层包括绕包于所述第一阻燃层外侧的1层聚丙烯带;

5、所述第三阻燃层包括依次绕包于所述第二阻燃层外侧的2层低烟无卤高阻燃玻璃纤维隔氧带;

6、所述无卤低烟阻燃无纺布带的两侧、所述聚丙烯带的两侧和所述低烟无卤高阻燃玻璃纤维隔氧带的两侧均涂覆有阻燃无机物。

7、优选的,所述无卤低烟阻燃无纺布带的绕包重叠率为40%~50%。

8、优选的,所述聚丙烯带的绕包重叠率为20%。

9、优选的,所述低烟无卤高阻燃玻璃纤维隔氧带的氧指数大于45%。

10、优选的,所述阻燃无机物为al(oh)3。

11、优选的,所述绝缘层的材质为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料。

12、优选的,所述护套层的材质为氧指数大于35%的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护套料。

13、优选的,所述缆芯由7根所述线芯正规绞合而成。

14、优选的,所述线芯为第一类导体。

15、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a类无卤低烟阻燃控制电缆,通过在绝缘层和护套层之间增加绕包绝缘层制成的a类无卤低烟阻燃控制电缆,供火时间可达40min,符合国家标准。

16、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技术特征:

1.一种a类无卤低烟阻燃控制电缆,包括由多根线芯绞合而成的缆芯,所述缆芯外侧依次设置有绝缘层和护套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和所述护套层之间设置有绕包阻燃层,所述绕包阻燃层包括由所述绝缘层向所述护套层依次设置的第一阻燃层、第二阻燃层和第三阻燃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类无卤低烟阻燃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卤低烟阻燃无纺布带的绕包重叠率为40%~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类无卤低烟阻燃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带的绕包重叠率为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类无卤低烟阻燃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烟无卤高阻燃玻璃纤维隔氧带的氧指数大于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类无卤低烟阻燃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无机物为al(oh)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类无卤低烟阻燃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的材质为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类无卤低烟阻燃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层的材质为氧指数大于35%的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护套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类无卤低烟阻燃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由7根所述线芯正规绞合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类无卤低烟阻燃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芯为第一类导体。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A类无卤低烟阻燃控制电缆,包括缆芯,缆芯外侧依次设置有绝缘层和护套层,绝缘层和护套层之间设置有绕包阻燃层,绕包阻燃层包括由绝缘层向护套层依次设置的第一阻燃层、第二阻燃层和第三阻燃层;第一阻燃层包括3层无卤低烟阻燃无纺布带;第二阻燃层包括1层聚丙烯带;第三阻燃层包括2层低烟无卤高阻燃玻璃纤维隔氧带;无卤低烟阻燃无纺布带的两侧、聚丙烯带的两侧和低烟无卤高阻燃玻璃纤维隔氧带的两侧均涂覆有阻燃无机物。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A类无卤低烟阻燃控制电缆,通过在绝缘层和护套层之间增加绕包绝缘层制成的A类无卤低烟阻燃控制电缆,供火时间可达40min,符合国家标准。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录,陈永涛,井秋君,刘铁江,黄精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雄安保迪电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