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线外力缠绕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07751发布日期:2022-04-06 19:05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线外力缠绕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线外力缠绕机构,属于导线缠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聚酰亚胺导线主要是按照以下结构来构成,非屏蔽性聚酰亚胺导线是导线线芯外直接采用半叠法包缠聚酰亚胺薄膜,屏蔽性聚酰亚胺导线外在非屏蔽性聚酰亚胺导线外层增加屏蔽层再包缠一层聚酰亚胺薄膜,聚酰亚胺薄膜一般由三层结构构成,中间层为聚酰亚胺薄膜,两侧均匀分布fep热熔胶,依次为fep层-聚酰亚胺层-fep层,该导线外绝缘层和护套均采用烧结绕包工艺将护套层固结,烧结时产生定向收缩,薄膜相互抱紧,薄膜之间通过正向压力粘接在一起;
3.聚酰亚胺导线经过长时间使用后护套起皮,非屏蔽性聚酰亚胺导线与聚酰亚胺薄膜粘连性减弱,导致导线起皮造成屏蔽和导线线芯暴露在空气中,影响信号传输。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线外力缠绕机构,实现护套起皮后可以恢复到原有导线黏连状态,使fep涂层能够重新黏连在聚酰亚胺薄膜上,保证屏蔽和导线线芯不会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保证信号传输。
5.一种导线外力缠绕机构,包括:
6.两个承载盘,两个所述承载盘之间设有导线旋转轮;其中一个承载盘的外侧设有导线牵引轮;
7.承载架,所述承载盘设于承载架内,通过固定件与承载架连接;所述承载盘与承载架的间隙处对称设有轴承;
8.承载轴,所述承载轴与导线旋转轮有角度的活动连接,且两端与轴承连接;所述导线牵引轮通过杆件与轴承转动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导线旋转轮外延上开设两条线槽,用于将镀银铜丝引出。
10.进一步地,所述导线旋转轮内环设有用于镀银铜丝放入的缺口。
11.进一步地,所述承载盘的中心位置设有导线固定孔。
12.进一步地,所述导线旋转轮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导线放置槽。
13.进一步地,所述导线牵引轮设有旋转手柄。
14.进一步地,所述承载轴包括承载轴一和承载轴二;所述承载轴一和承载轴二上设置有刻度。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导线旋转轮缠绕镀银铜丝,并且根据导线牵引轮的转动使得镀银铜丝均匀的缠绕在待修改的导线上,使fep涂层能够重新黏连在聚酰亚胺薄膜上,保证屏蔽和导线线芯不会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保证信号传输;本实用信息通过在承载轴上设置刻度进一步方便定位的准确性,减小误差。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配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19.图中:1、承载盘;2、导线旋转轮;3、承载轴一;4、承载轴二;5、轴承;6、导线牵引轮;7、导线固定孔;8、缺口;9、旋转手柄;10、线槽;11、固定件;12、导线放置槽;13、承载架。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1.如图1-图3所示,公开了一种导线外力缠绕机构,包括:
22.承载盘1,包括两个,两个所述承载盘1之间设有导线旋转轮2;其中一个承载盘1的外侧设有导线牵引轮6,导线牵引轮6设有旋转手柄9;所述承载盘1的中心位置设有导线固定孔7;所述导线旋转轮2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导线放置槽12,导线固定孔7和导线放置槽12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放置导线;
23.承载架13,所述承载盘1设于承载架13内,通过固定件11与承载架13连接;所述承载盘1与承载架13的间隙处对称设有轴承5;
24.承载轴,所述承载轴与导线旋转轮2有角度的活动连接,且两端与轴承5连接;所述导线牵引轮6通过杆件与轴承5转动连接,所述承载轴包括承载轴一3和承载轴二4;所述承载轴一3和承载轴二4上设置有刻度,为了保证角度的准确可计算性,在旋转及移动部件上需要设置刻度,方便定位的准确性,减小误差。
25.所述导线旋转轮2外延上开设两条线槽10,用于将镀银铜丝引出,且和导线牵引轮2出线口保持一致;所述导线旋转轮2内环设有便于镀银铜丝放入的缺口8。
26.工作原理:首先导线通过导线固定孔7将两端固定,在导线旋转轮2上的其中一个线槽10正向缠绕镀银铜丝,通过缺口8将镀银铜丝缠绕在导线外绝缘皮上,通过承载轴一3和承载轴二4上设置的刻度和导线旋转轮2本身的直径确定镀银铜丝和导线之间的角度;
27.导线牵引轮6和导线旋转轮2均使用3承载轴一和4承载轴二承载,导线牵引轮6和导线旋转轮2只有轴向的相对运动,导线旋转轮2另外一个线槽内反向缠镀银铜丝,引入到导线牵引轮6的线中,导线牵引轮6的线槽直径和导线旋转轮2的线槽直径相同,导线牵引轮6先动,导线旋转轮2从动,且会保证同步运动,在导线牵引轮6转动时会拉动导线旋转轮2旋转的同时,并且轴向滑动,第二个线槽镀银铜丝正向运动展开的同时,第一个线槽向镀银铜丝反向运动展开,将镀银铜丝始终以固定角度缠绕在导线上。
28.为了保证外力均匀的作用在导线外护套或绝缘上,外力时间需要持续作用在起皮的周围,且不能导致导线外护套或绝缘发生皱褶,因此需要施力方向与聚酰亚胺薄膜缠绕方向一致。
29.导线外护套或绝缘按照本身绕结方向重新绕结,为了保证外力施加方向与导线聚酰亚胺薄膜缠绕方向(薄膜与导线中间轴之间的角度)一致,需要将起皮导线两侧固定,保证导线平直居中,同时在导线固定框中间设计本实用新型装置,不仅可以定位和中间轴的角度,还可以沿中间轴移动,保证金属丝持续缠绕,在导线起皮两端方便打结,进而保证聚
酰亚胺薄膜缠始终包裹在导线线芯或屏蔽层上。
3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导线外力缠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承载盘(1),两个所述承载盘(1)之间设有导线旋转轮(2);其中一个承载盘(1)的外侧设有导线牵引轮(6);承载架(13),所述承载盘(1)设于承载架(13)内,通过固定件(11)与承载架(13)连接;所述承载盘(1)与承载架(13)的间隙处对称设有轴承(5);承载轴,所述承载轴与导线旋转轮(2)有角度的活动连接,且两端与轴承(5)连接;所述导线牵引轮(6)通过杆件与轴承(5)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外力缠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旋转轮(2)外延上开设两条线槽(10),用于将镀银铜丝引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外力缠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旋转轮(2)内环设有用于镀银铜丝放入的缺口(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外力缠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盘(1)的中心位置设有导线固定孔(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外力缠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旋转轮(2)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导线放置槽(1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外力缠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牵引轮(6)设有旋转手柄(9)。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外力缠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轴包括承载轴一(3)和承载轴二(4);所述承载轴一(3)和承载轴二(4)上设置有刻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线外力缠绕机构,包括:两个所述承载盘之间设有导线旋转轮;其中一个承载盘的外侧设有导线牵引轮;所述承载盘设于承载架内,通过固定件与承载架连接;所述承载盘与承载架的间隙处对称设有轴承;所述承载轴与导线旋转轮活动连接,且两端与轴承连接;所述导线牵引轮通过杆件与轴承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保证外力均匀的作用在导线外护套上,通过旋转角度的准备,可计算性保证施力方向与聚酰亚胺薄膜缠绕方向一致,进一步方便定位的准确性,减小误差。减小误差。减小误差。


技术研发人员:王光奇 杜建东 吴义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华旃航天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0
技术公布日:2022/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