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启停蓄电池正极保险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40662发布日期:2022-04-07 04:50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用启停蓄电池正极保险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启停蓄电池正极保险盒。


背景技术:

2.为应对日益严苛的燃油排放法规,汽车厂大规模的搭载发动机启停技术。一般情况下带有启停功能的车辆都有蓄电池传感器,安装在蓄电池负极桩头,主要作用是检测蓄电池的电流电压及温度等。然而,现有的汽车用启停蓄电池传感器保险片大多布置在发动机舱电线束总成保险盒中,从蓄电池正极桩头到蓄电池传感器保险片,再到蓄电池传感器,蓄电池传感器接插件的电源导线回路有多次转接,存在一定的电压降,导致蓄电池传感器采集的电压信息与蓄电池电压实际情况不是最贴合,并且耗费的线束回路长,造成成本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用启停蓄电池正极保险盒,结构简单、紧凑,安装可靠,减少线束回路转接,使得传递给蓄电池传感器的电压信息与蓄电池电压实际情况更贴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用启停蓄电池正极保险盒,包括保险盒本体和保险盒盖,所述保险盒本体包括保险盒底座和固定在保险盒底座内的导电结构总成,所述导电结构总成包括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和蓄电池正极桩头,所述第一导电片的第一端和第二导电片的第一端均与蓄电池正极桩头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片的第二端与蓄电池传感器的第一电源线端子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片的第二端与蓄电池传感器的第二电源线端子连接。
5.进一步,所述第一导电片的第一端、第二导电片的第一端和蓄电池正极桩头均分别通过第一螺栓螺接在保险盒底座上。
6.进一步,所述第一导电片的第二端和蓄电池传感器的第一电源线端子均通过第二螺栓螺接在保险盒底座上。
7.进一步,所述第二导电片的第二端和蓄电池传感器的第二电源线端子均通过第三螺栓螺接在保险盒底座上。
8.进一步,所述导电结构总成还包括第三导电片和蓄电池传感器保险片,所述蓄电池传感器保险片安装在蓄电池传感器保险片底座上,所述蓄电池传感器保险片底座卡接在保险盒底座上,所述第三导电片的第一端与蓄电池正极桩头连接,所述第三导电片的第二端与蓄电池传感器保险片连接。
9.进一步,所述第三导电片、蓄电池正极桩头和蓄电池传感器保险片底座均设置在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之间,所述第一导电片的第二端、第二导电片的第二端和第三导电片的第二端均沿同一个方向延伸。
10.进一步,所述蓄电池正极桩头和蓄电池传感器保险片按照第一导电片的第二端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布置。
11.进一步,所述第一导电片的中部连接有第一电源保险,所述第二导电片的中部连接有第二电源保险。
12.进一步,所述保险盒底座上设置有用于蓄电池传感器的第一电源线端子穿入的第一开口和用于蓄电池传感器的第二电源线端子穿入的第二开口。
13.进一步,所述保险盒盖与保险盒本体铰接,所述保险盒本体和保险盒盖之间通过卡扣结构固定。
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5.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用启停蓄电池正极保险盒,结构简单、紧凑,导电结构总成上通过设置两个导电片分别与两个电源线端子连接,安装可靠,减少了线束回路转接,使得传递给蓄电池传感器的电压信息与蓄电池电压实际情况更贴合,降低了成本。两个导电片分别适配不同容量的电源保险连接,能够从两个方向满足电源分配的要求,达到灵活运用的效果;集成蓄电池传感器保险片布置,仅用第三导电片相连,减少了多余的转接环节,确保了传递给蓄电池传感器的电压信息与蓄电池电压实际情况最贴合,功能丰富,占用空间体积小,结构简单,成本低,整体外形美观、性能可靠、使用安全、实用性强。在应用时,如果无蓄电池传感器配置,则只需将蓄电池传感器保险片及其底座拆下,提升产品的通用性。保险盒底座和导电结构总成是采用螺栓固定形式,方便装配和拆卸。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用启停蓄电池正极保险盒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中保险盒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1中导电结构总成(未示出蓄电池传感器保险片)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图3中蓄电池传感器保险片和蓄电池传感器保险片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
21.1-保险盒本体,2-保险盒盖,3-保险盒底座,31-第一开口,32-第二开口,4-导电结构总成,41-第一导电片,42-第二导电片,43-第三导电片,44-蓄电池正极桩头,45-蓄电池传感器保险片,5-第一电源线端子,6-第二电源线端子,7-蓄电池传感器保险片底座,8-第一电源保险,9-第二电源保险。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23.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汽车用启停蓄电池正极保险盒,包括保险盒本体1和保险盒盖2,所述保险盒本体1包括保险盒底座3和固定在保险盒底座3内的导电结构总成4,所述导电结构总成4包括第一导电片41、第二导电片42和蓄电池正极桩头44,所述第一导电片41的第一端和第二导电片42的第一端均与蓄电池正极桩头44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片41的第二端与蓄电池传感器的第一电源线端子5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片42的第二端与蓄电池传感器的第二电源线端子6连接。
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结构总成4还包括第三导电片43和蓄电池传感器保险片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用启停蓄电池正极保险盒,包括保险盒本体(1)和保险盒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盒本体(1)包括保险盒底座(3)和固定在保险盒底座(3)内的导电结构总成(4),所述导电结构总成(4)包括第一导电片(41)、第二导电片(42)和蓄电池正极桩头(44),所述第一导电片(41)的第一端和第二导电片(42)的第一端均与蓄电池正极桩头(44)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片(41)的第二端与蓄电池传感器的第一电源线端子(5)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片(42)的第二端与蓄电池传感器的第二电源线端子(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启停蓄电池正极保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片(41)的第一端、第二导电片(42)的第一端和蓄电池正极桩头(44)均分别通过第一螺栓螺接在保险盒底座(3)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用启停蓄电池正极保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片(41)的第二端和蓄电池传感器的第一电源线端子(5)均通过第二螺栓螺接在保险盒底座(3)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用启停蓄电池正极保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片(42)的第二端和蓄电池传感器的第二电源线端子(6)均通过第三螺栓螺接在保险盒底座(3)上。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汽车用启停蓄电池正极保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结构总成(4)还包括第三导电片(43)和蓄电池传感器保险片(45),所述蓄电池传感器保险片(45)安装在蓄电池传感器保险片底座(7)上,所述蓄电池传感器保险片底座(7)卡接在保险盒底座(3)上,所述第三导电片(43)的第一端与蓄电池正极桩头(44)连接,所述第三导电片(43)的第二端与蓄电池传感器保险片(45)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用启停蓄电池正极保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电片(43)、蓄电池正极桩头(44)和蓄电池传感器保险片底座(7)均设置在第一导电片(41)和第二导电片(42)之间,所述第一导电片(41)的第二端、第二导电片(42)的第二端和第三导电片(43)的第二端均沿同一个方向延伸。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用启停蓄电池正极保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正极桩头(44)和蓄电池传感器保险片(45)按照第一导电片(41)的第二端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布置。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6或7所述的汽车用启停蓄电池正极保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片(41)的中部连接有第一电源保险(8),所述第二导电片(42)的中部连接有第二电源保险(9)。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用启停蓄电池正极保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盒底座(3)上设置有用于蓄电池传感器的第一电源线端子(5)穿入的第一开口(31)和用于蓄电池传感器的第二电源线端子(6)穿入的第二开口(32)。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6或7或9所述的汽车用启停蓄电池正极保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盒盖(2)与保险盒本体(1)铰接,所述保险盒本体(1)和保险盒盖(2)之间通过卡扣结构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用启停蓄电池正极保险盒,包括保险盒本体和保险盒盖,所述保险盒本体包括保险盒底座和固定在保险盒底座内的导电结构总成,所述导电结构总成包括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和蓄电池正极桩头,所述第一导电片的第一端和第二导电片的第一端均与蓄电池正极桩头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片的第二端与蓄电池传感器的第一电源线端子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片的第二端与蓄电池传感器的第二电源线端子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用启停蓄电池正极保险盒,结构简单、紧凑,安装可靠,减少线束回路转接,使得传递给蓄电池传感器的电压信息与蓄电池电压实际情况更贴合。息与蓄电池电压实际情况更贴合。息与蓄电池电压实际情况更贴合。


技术研发人员:何学成 王强 龙昭灯 胡鸿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9
技术公布日:2022/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