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约空间的电容电池转干电池的七号电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38989发布日期:2022-04-07 04:29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约空间的电容电池转干电池的七号电池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节约空间的电容电池转干电池的七号电池结构。


背景技术:

2.市场上使用的干电池绝大部分是一次性电池,一次性电池属于原电池,只能使用一次。为了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相关领域技术人员设计了通过可充电的锂电芯作为干电池的电芯,实现锂电池转为干电池,从而干电池可以反复充电使用,达到较高的经济效益及减少环境的污染。由于电容电池具有号称“超级电容”,具备很小的体积下达到法拉级的电容量、无须特别的充电电路和控制放电电路、电池相比过充、过放都不对其寿命构成负面影响等优点。因此,本技术方案采用电容电池作为电芯转为七号干电池,本方案克服了七号电池其外形大小较小,其电路板的安装布置问题,达到节约电池内部空间,生产组装方便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约空间的电容电池转干电池的七号电池结构。
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约空间的电容电池转干电池的七号电池结构,其包括电池壳体、电容电池、控制板、固定控制板连接件、干电池正极帽盖,所述控制板竖直布置于电容电池上端,电容电池上端的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与控制板下端设置的正负极连接,控制板的上端边沿设有正极导电金属层,干电池正极帽盖内中央设有一导电弹性件,导电弹性件与正极导电金属层相抵接。控制板上设有一负极导电金属条,负极导电金属条与电池壳体内壁紧贴。所述干电池正极帽盖边沿与固定控制板连接件上端紧配连接,固定控制板连接件下端与电池壳体紧配连接。
5.进一步所述固定控制板连接件为一可透光塑料管状件,固定控制板连接件的内壁对称位置设有相向开口的卡槽,所述控制板的两侧边插接于卡槽内。
6.进一步所述电容电池上端的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与控制板下端正负极采用焊接连接,或者是接触式连接。
7.进一步所述控制板设有一充电指示灯。
8.进一步所述导电弹性件采用导电弹簧或者导电弹片。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本技术方案设计的由电容电池转干电池的七号电池,由于七号电池的规格较小,其设计的控制板水平放置无法置入到电池壳体内,因此采用本方案将控制板竖直布置在电容电池的上端,节约电池内部空间,尽可能实现采用电池容量大的电容电池。设计固定控制板连接件一方面其上端连接干电池正极帽盖,下端连接电池壳体,另一方面其内壁设置的卡槽将控制板固定,电池装配非常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干电池正极帽盖打开的电池内部接示意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装配示意图。
1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5.请参照附图1至图4,一种节约空间的电容电池转干电池的七号电池结构,其包括电池壳体1、电容电池2、控制板3、固定控制板连接件6、干电池正极帽盖5,所述控制板3竖直布置于电容电池2上端,电容电池2上端的正极引线21和负极引线22与控制板3下端设置的正负极连接,控制板3的上端边沿设有正极导电金属层31,干电池正极帽盖5内中央设有一导电弹性件,导电弹性件与正极导电金属层31相抵接。控制板3上设有一负极导电金属条32,负极导电金属条32与电池壳体1内壁紧贴。所述干电池正极帽盖5边沿与固定控制板连接件6上端紧配连接,固定控制板连接件6下端与电池壳体1紧配连接。
16.负极导电金属条31向下延长至电容电池2的上端外侧,通过电容电池2的外壁与电池壳体1内壁之间的间隙置入负极导电金属条31,使得负极导电金属条紧贴电池壳体1内壁,实现导通干电池负极。
17.较优的,所述固定控制板连接件6为一可透光塑料管状件,固定控制板连接件6的内壁对称位置设有相向开口的卡槽61,所述控制板3的两侧边插接于卡槽61内。
18.较优的,所述电容电池2上端的正极引线21和负极引线22与控制板3下端正负极采用焊接连接,或者是接触式连接。
19.较优的,所述控制板3设有一充电指示灯33,充电指示灯33在干电池采用外置的干电池充电器充电的时候,充电指示灯33的亮光透过可透光塑料管状件的侧壁显示。
20.较优的,所述导电弹性件采用导电弹簧4或者导电弹片。
21.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而对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节约空间的电容电池转干电池的七号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壳体(1)、电容电池(2)、控制板(3)、固定控制板连接件(6)、干电池正极帽盖(5),所述控制板(3)竖直布置于电容电池(2)上端,电容电池(2)上端的正极引线(21)和负极引线(22)与控制板(3)下端设置的正负极连接,控制板(3)的上端边沿设有正极导电金属层(31),干电池正极帽盖(5)内中央设有一导电弹性件,导电弹性件与正极导电金属层(31)相抵接;控制板(3)上设有一负极导电金属条(32),负极导电金属条(32)与电池壳体(1)内壁紧贴;所述干电池正极帽盖(5)边沿与固定控制板连接件(6)上端紧配连接,固定控制板连接件(6)下端与电池壳体(1)紧配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约空间的电容电池转干电池的七号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控制板连接件(6)为一可透光塑料管状件,固定控制板连接件(6)的内壁对称位置设有相向开口的卡槽(61),所述控制板(3)的两侧边插接于卡槽(61)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约空间的电容电池转干电池的七号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电池(2)上端的正极引线(21)和负极引线(22)与控制板(3)下端正负极采用焊接连接,或者是接触式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约空间的电容电池转干电池的七号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3)设有一充电指示灯(3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约空间的电容电池转干电池的七号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弹性件采用导电弹簧(4)或者导电弹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约空间的电容电池转干电池的七号电池结构,包括电池壳体、电容电池、控制板、固定控制板连接件、干电池正极帽盖,控制板竖直布置于电容电池上端,电容电池上端的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与控制板下端设置的正负极连接,控制板的上端边沿设有正极导电金属层,干电池正极帽盖内中央设一导电弹性件与正极导电金属层相抵接。控制板上设有一负极导电金属条,负极导电金属条与电池壳体内壁紧贴。干电池正极帽盖边沿与固定控制板连接件上端紧配连接,固定控制板连接件下端与电池壳体紧配连接。固定控制板连接件为一可透光塑料管状件,固定控制板连接件的内壁对称位置设有相向开口的卡槽,控制板的两侧边插接于卡槽内。内。内。


技术研发人员:廖志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廖志冰
技术研发日:2021.11.04
技术公布日:2022/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