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漏电开关的脱扣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14233发布日期:2022-06-15 10:40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漏电开关的脱扣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漏电开关的脱扣机构。


背景技术:

2.由于漏电开关能在电器短路、电线漏电的时候迅速跳闸,切断电源,从而防止用户发生触电事故,提高电器的使用安全,所以漏电开关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电路之中;但目前市场上的漏电开关的脱扣跳闸机构结构复杂、制作繁琐、生产成本高且动簧片与芯片间并无隔挡物,静触点与动触点接触时易产生电弧容易对芯片造成损害,目前还没有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
3.本实用新型就是基于上述情况作出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易于生产、生产成本低且能对静触点和动触点产生的电弧进行阻隔从而保护芯片的漏电开关的脱扣机构。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漏电开关的脱扣机构,包括固定套件、设在固定套件上的护罩、电源插脚以及动弹簧片,所述电源插脚下部从固定套件下方穿出且上部设有静触点,所述动弹簧片的前部设有用于与静触点接触时传导电流的动触点以及带动动弹簧片运动使动触点与静触点相接的带动件,所述动触点与静触点在护罩内,芯片设在护罩之外,所述带动件上插入有弹性复位装置以及用于将带动件卡接在弹性复位装置上让带动件随弹性复位装置一起动作的卡扣,所述卡扣的末端上卡接有衔铁,所述衔铁的后部套设有用于吸回衔铁从而使卡扣脱离弹性复位装置的线圈以及使衔铁复位的复位弹簧。
7.上述弹性复位装置包括有复位键以及用于顶起复位键的脱扣弹簧,所述复位键的下方设有导杆,所述脱扣弹簧套在导杆上,所述导杆上设有用于供卡扣卡接的缺口。
8.上述带动件上对应卡扣的位置设有用于供卡扣插入与导杆卡接的通孔。
9.上述衔铁前侧设有内凹区,所述卡扣的前端为水平的第一卡板,第一卡板前端设有用于与导杆卡接的卡口,卡扣的后端设有向上竖起的第二卡板,所述第二卡板上设有用于供卡扣沿内凹区上下滑动的滑槽。
10.上述电源插脚上设有用于连接芯片的第一引线。
11.上述动弹簧片上设有用于连接芯片的第二引线。
12.上述线圈上设有用于连接芯片的第三引线。
13.上述电源插脚包括有左电源插脚以及右电源插脚。
14.上述护罩由耐高温且不导电的材料制成。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6.1、当用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慎发生漏电事故时,漏电电流达到预定设定值以上时,能够切断电源从而起到保护人身安全和用电设备的作用。
17.2、通过护罩罩住静触点和动触点,护罩起到隔绝电弧且阻燃的作用,从而对芯片起到保护的作用。
18.3、电源插脚及动弹簧片上分别自带连接芯片的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简化了引入电流的焊接工艺。
19.4、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易于生产、生产成本低、便于大量生产。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隐藏护罩后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6.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漏电开关的脱扣机构,包括固定套件1、设在固定套件1上的护罩2、电源插脚3以及动弹簧片4,所述电源插脚3下部从固定套件1下方穿出且上部设有静触点31,所述动弹簧片4的前部设有用于与静触点31接触时传导电流的动触点41以及带动动弹簧片4运动使动触点41与静触点31相接的带动件5,所述动触点41与静触点31在护罩2内,芯片设在护罩2之外,所述带动件5上插入有弹性复位装置以及用于将带动件5卡接在弹性复位装置上让带动件5随弹性复位装置一起动作的卡扣6,所述卡扣6的末端上卡接有衔铁7,所述衔铁7的后部套设有用于吸回衔铁7从而使卡扣6脱离弹性复位装置的线圈8以及使衔铁7复位的复位弹簧9。
27.当电器漏电达到预定设定值的时候,控制电路产生电流通过线圈8,这时线圈8产生电磁力将衔铁7吸回,又因为卡扣6卡接在衔铁7上,所以卡扣6随着衔铁7移动而脱离弹性复位装置,这时带动件5使动触点41与静触点31分离而切断电源,当将弹性复位装置往下按的时候,复位弹簧9重新将卡扣6与弹性复位装置卡接,这时弹性复位装置会将带动件5与卡扣6一起往上拉,从而使动触点41与静触点31相接导通电流。
28.在固定套件1上设有罩住静触点31和动触点41的护罩2,在静触点31和动触点41接触时可能会产生电弧,芯片在护罩2之外,通过护罩2起到隔绝电弧且阻燃的作用,从而对芯片起到保护的作用。
29.上述弹性复位装置、带动件5以及电源插脚3等零部件安装在护罩2上,所述固定套件1对带动件5以及电源插脚3等零部件进行套装,起到固定和定位的作用,使脱扣机构的结构更为紧凑。
30.弹性复位装置包括有复位键10以及用于顶起复位键10的脱扣弹簧11,所述复位键10的下方设有导杆12,所述脱扣弹簧11套在导杆12上,所述导杆12上设有用于供卡扣6卡接的缺口121。带动件5上对应卡扣6的位置设有用于供卡扣6插入与导杆12卡接的通孔51。
31.当按下复位键10使卡扣6卡接在缺口121上时,脱扣弹簧11被压缩且下端顶在护罩2上,通过脱扣弹簧11将带动件5与卡扣6一起往上拉,从而使动触点41与静触点31相接导通
电流;当卡扣6脱离缺口121后,脱扣弹簧11会将复位键10顶起,而带动件5却往下掉落从而使动触点41与静触点31分离而切断电源。
32.衔铁7前侧设有内凹区71,所述卡扣6的前端为水平的第一卡板61,第一卡板61前端设有用于与导杆12卡接的卡口611,卡扣6的后端设有向上竖起的第二卡板62,所述第二卡板62上设有用于供卡扣6沿内凹区71上下滑动的滑槽621。通过滑槽621来为卡扣6的上下移动提供空间。
33.电源插脚3上设有用于连接芯片的第一引线13,动弹簧片4上设有用于连接芯片的第二引线14,线圈8上设有用于连接芯片的第三引线15。
34.电源插脚3及动弹簧片4上分别自带连接芯片的第一引线13和第二引线14,简化了引入电流的焊接工艺,使得产品的组装更为简便。
35.电源插脚3包括有左电源插脚301以及右电源插脚302,通过左电源插脚301和右电源插脚302分别用于连接电源的零线和火线。
36.护罩2由耐高温且不导电的材料制成,例如bmc模塑料等等。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易于生产、生产成本低、便于大量生产。


技术特征:
1.一种漏电开关的脱扣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套件(1)、设在固定套件(1)上的护罩(2)、电源插脚(3)以及动弹簧片(4),所述电源插脚(3)下部从固定套件(1)下方穿出且上部设有静触点(31),所述动弹簧片(4)的前部设有用于与静触点(31)接触时传导电流的动触点(41)以及带动动弹簧片(4)运动使动触点(41)与静触点(31)相接的带动件(5),所述动触点(41)与静触点(31)在护罩(2)内,芯片设在护罩(2)之外,所述带动件(5)上插入有弹性复位装置以及用于将带动件(5)卡接在弹性复位装置上让带动件(5)随弹性复位装置一起动作的卡扣(6),所述卡扣(6)的末端上卡接有衔铁(7),所述衔铁(7)的后部套设有用于吸回衔铁(7)从而使卡扣(6)脱离弹性复位装置的线圈(8)以及使衔铁(7)复位的复位弹簧(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电开关的脱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装置包括有复位键(10)以及用于顶起复位键(10)的脱扣弹簧(11),所述复位键(10)的下方设有导杆(12),所述脱扣弹簧(11)套在导杆(12)上,所述导杆(12)上设有用于供卡扣(6)卡接的缺口(1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漏电开关的脱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动件(5)上对应卡扣(6)的位置设有用于供卡扣(6)插入与导杆(12)卡接的通孔(5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漏电开关的脱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7)前侧设有内凹区(71),所述卡扣(6)的前端为水平的第一卡板(61),第一卡板(61)前端设有用于与导杆(12)卡接的卡口(611),卡扣(6)的后端设有向上竖起的第二卡板(62),所述第二卡板(62)上设有用于供卡扣(6)沿内凹区(71)上下滑动的滑槽(62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电开关的脱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插脚(3)上设有用于连接芯片的第一引线(1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电开关的脱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弹簧片(4)上设有用于连接芯片的第二引线(14)。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电开关的脱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8)上设有用于连接芯片的第三引线(15)。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电开关的脱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插脚(3)包括有左电源插脚(301)以及右电源插脚(30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电开关的脱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罩(2)由耐高温且不导电的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漏电开关的脱扣机构,包括固定套件、设在固定套件上的护罩、电源插脚以及动弹簧片,所述电源插脚下部从固定套件下方穿出且上部设有静触点,所述动弹簧片的前部设有用于与静触点接触时传导电流的动触点以及带动动弹簧片运动使动触点与静触点相接的带动件,所述动触点与静触点在护罩内,芯片设在护罩之外,所述带动件上插入有弹性复位装置以及用于将带动件卡接在弹性复位装置上让带动件随弹性复位装置一起动作的卡扣,所述卡扣的末端上卡接有衔铁,所述衔铁的后部套设有用于吸回衔铁的线圈以及使衔铁复位的复位弹簧,通过护罩罩住静触点和动触点,护罩起到隔绝电弧且阻燃的作用,从而对芯片起到保护的作用。作用。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邹建华 郑伯源 余星进 李贤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开普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1
技术公布日:2022/6/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