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电子设备以及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98522发布日期:2023-09-20 02:09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二次电池、电子设备以及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电子设备以及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1、锂离子电池也被开发用于电动工具、汽车等需要高输出的用途。作为进行高输出的一个方法,可以列举出从电池流出比较大的电流的高倍率放电。在高倍率放电中,由于流出大电流,所以希望降低电池的内阻。

2、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在负极板的宽度方向上形成有活性物质合剂层的二次电池。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在形成有活性物质合剂层的起点以及终点切割负极板而成的二次电池。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16403号公报

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3211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没有考虑负极的宽度方向上的活性物质合剂层的尺寸的偏差。因此,需要调整正极的活性物质合剂层的区域,使得正极的活性物质合剂层与负极的活性物质合剂层可靠地对置。其结果是,存在正极的活性物质合剂层的区域变小、电池容量降低的问题。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电池中,在电极卷绕体的端部按压集电板时,存在负极活性物质从负极的活性物质覆盖部剥离并脱落,由脱落的活性物质引起内部短路的问题。

3、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在提高电池容量的同时不引起内部短路的高倍率放电用的电池。

4、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5、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

6、在电池罐中收容有电极卷绕体、正极集电板以及负极集电板,所述电极卷绕体是隔着隔膜层叠带状的正极和带状的负极而成的,

7、正极具有:正极活性物质覆盖部,在带状的正极箔上覆盖有正极活性物质层;以及正极活性物质非覆盖部,

8、负极具有:负极活性物质覆盖部,在带状的负极箔上覆盖有负极活性物质层;第一负极活性物质非覆盖部,在负极箔的长边方向上延伸;第二负极活性物质非覆盖部,设置在长边方向上的卷绕开始侧的端部;以及绝缘树脂部,设置在负极活性物质覆盖部与第一负极活性物质非覆盖部之间,

9、正极活性物质非覆盖部在电极卷绕体的端部的一方与正极集电板接合,

10、第一负极活性物质非覆盖部在电极卷绕体的端部的另一方与负极集电板接合,

11、电极卷绕体具有:正极活性物质非覆盖部以及第一负极活性物质非覆盖部中的任一方或双方朝向卷绕的结构的中心轴弯曲、重合而形成的平坦面;以及形成于平坦面的槽。

12、发明的效果

13、至少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实现不引起内部短路而使电池容量增加的高倍率放电用的电池。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内容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于本说明书中例示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二次电池,在电池罐中收容有电极卷绕体、正极集电板以及负极集电板,所述电极卷绕体是隔着隔膜层叠带状的正极和带状的负极而成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4.一种电子设备,具有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

5.一种电动工具,具有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


技术总结
提供一种在进一步提高电池容量的同时不引起内部短路的高倍率放电用的电池。一种二次电池,负极具有:负极活性物质覆盖部,在带状的负极箔上覆盖有负极活性物质层;第一负极活性物质非覆盖部,在负极箔的长边方向上延伸;第二负极活性物质非覆盖部,设置在长边方向上的卷绕开始侧的端部;以及绝缘树脂部,设置在负极活性物质覆盖部与第一负极活性物质非覆盖部之间,正极活性物质非覆盖部在电极卷绕体的端部的一方与正极集电板接合,第一负极活性物质非覆盖部在电极卷绕体的端部的另一方与负极集电板接合,电极卷绕体具有:正极活性物质非覆盖部以及第一负极活性物质非覆盖部中的任一方或双方朝向卷绕的结构的中心轴弯曲、重合而形成的平坦面;以及形成于平坦面的槽。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