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19423发布日期:2023-07-19 23:36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换热,具体涉及一种板组件。


背景技术:

1、纯电动车或混合动力车在工作状态下,需要确保电池处于适应的工作温度范围,电动车或混合动力车通常采用充有冷却液的板组件对电池进行热管理。目前的多流程板组件采用等宽的流道容易造成板组件两端部的温差较大,造成电池的均温性差,影响电池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降低减小温差的板组件。

2、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板组件。

3、一种板组件,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板组件两端,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具有流道,定义所述第一端部流向所述第二端部的流程为第一流程,定义所述第二端部流向所述第一端部的流程为第二流程,所述第一流程的数量和所述第二流程的数量之和为单数,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流程对应的流道宽度大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流程对应的流道宽度

4、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二流程的流道宽度大于第一流程的流道宽度,流体在第二向流程中的流速小于第一流程中冷却液的流速,流体在第二向流程中的换热时间较长,换热更为充分,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第二向流程数量较方向流程少引起的换热量差异,相较于流道宽度均一致的板组件,板组件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的温差相对较小。



技术特征:

1.一种板组件,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板组件两端,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具有流道,定义所述第一端部流向所述第二端部的流程为第一流程,定义所述第二端部流向所述第一端部的流程为第二流程,所述第一流程的数量和所述第二流程的数量之和为单数,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流程对应的流道宽度大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流程对应的流道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设第一通道,所述第二端部设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通过所述流道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流程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一流程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所述第二流程与所述第二通道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程对应的流道宽度为所述第一流程对应的流道宽度的1.1-2.5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流道包括两个第一流程、一个第二向流程,两个所述第一流程对应的流道宽度相等,所述第二流程对应的流道宽度为每一所述第一流程对应的流道宽度的1.1-3.2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的数量为两个,与所述第一通道直接相连的第一流程位于外侧,另一个第一流程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程采用强化换热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程对应的流道壁面不平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程对应的流道设置换热翅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组件包括流道板、配合板,所述流道板与所述配合板对应焊接,所述流道板的加工工艺包括冲压。


技术总结
本申请的板组件通过将第二流程的流道宽度大于第一流程的流道宽度,流体在第二向流程中的流速小于第一流程中冷却液的流速,流体在第二向流程中的换热时间较长,换热更为充分,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第二向流程数量较方向流程少引起的换热量差异,相较于流道宽度均一致的板组件,板组件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的温差相对较小。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三花新能源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