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支撑结构、电芯组件、电池包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64369发布日期:2023-10-06 19:41阅读:29来源:国知局
电芯支撑结构、电芯组件、电池包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储能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芯支撑结构、电芯组件、电池包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的不断加大,具备绿色环保特性的纯电动汽车成为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将逐步取代传统燃油客车成为寻常百姓的日常出行交通工具。电动汽车的动力源为锂电池包,作为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件,锂电池包的各项性能的改进一直是业界关注的重点。

2、例如,锂电池包在生产组装的过程中,如何提高部件之间连接的稳固性,以及如何简化组装工艺、降低装配难度,从而提高锂电池包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是值得业界提出改进的一项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芯支撑结构、电芯组件、电池包及车辆的新技术方案。

2、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芯支撑结构,包括:

3、电芯支架;

4、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所述电芯支架连接;所述连接片至少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以第一预定夹角弯折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电芯支架形成连接。

5、可选地,所述连接片还包括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以第二预定夹角弯折连接,且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沿第一方向的两侧。

6、可选地,所述连接片还包括第四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以第三预定夹角弯折连接,且所述第四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沿第二方向的一端连接。

7、可选地,所述电芯支架上设置有卡扣,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卡扣与所述第一卡槽配合卡接。

8、可选地,所述卡扣设置至少两个,且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卡扣一一对应设置。

9、可选地,所述卡扣与所述电芯支架粘接连接;或者,所述卡扣与所述电芯支架一体成型设置。

10、可选地,所述电芯支架上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部分及所述第四连接部配合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槽内。

11、可选地,所述电芯支架沿第二方向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被配置为:

12、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电芯支撑结构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内的紧固件相连。

13、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芯组件,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电芯支撑结构,还包括电芯本体,所述电芯支撑结构连接在所述电芯本体的侧部。

14、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如第二方面所述的电芯组件。

15、根据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第三方面所述的电池包。

16、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7、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芯支撑结构中,至少在电芯支架的两个不同的表面,连接片与电芯支架均形成了连接关系,这样可以提高连接片与电芯支架连接的稳固性,防止连接片与电芯支架出现连接松脱的情况。

18、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芯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102)还包括第三连接部(1023),所述第三连接部(1023)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021)以第二预定夹角弯折连接,且所述第三连接部(1023)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02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021)沿第一方向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芯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102)还包括第四连接部(1024),所述第四连接部(1024)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021)以第三预定夹角弯折连接,且所述第四连接部(1024)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021)沿第二方向的一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支架(101)上设置有卡扣(103),所述第二连接部(1022)上开设有第一卡槽(1025),所述卡扣(103)与所述第一卡槽(1025)配合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103)设置至少两个,且所述第一卡槽(1025)与所述卡扣(103)一一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103)与所述电芯支架(101)粘接连接;或者,所述卡扣(103)与所述电芯支架(101)一体成型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支架(101)上开设有第二卡槽(1011),所述第一连接部(1021)的一部分及所述第四连接部(1024)配合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槽(1011)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支架(101)沿第二方向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012)和第二连接孔(1013),所述第一连接孔(1012)和所述第二连接孔(1013)被配置为:

9.一种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支撑结构(1),还包括电芯本体(2),所述电芯支撑结构(1)连接在所述电芯本体(2)的侧部。

10.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芯组件。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包。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芯支撑结构、电芯组件、电池包及车辆。所述电芯支撑结构,包括:电芯支架及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所述电芯支架连接;所述连接片至少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以第一预定夹角弯折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电芯支架形成连接。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芯支撑结构中,至少在电芯支架的两个不同的表面,连接片与电芯支架均形成了连接关系,这样可以提高连接片与电芯支架连接的稳固性,防止连接片与电芯支架出现连接松脱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谌维嘉,鲁鹏,万龙,彭青波,朱列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