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连同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34592发布日期:2022-11-25 23:21阅读:20来源:国知局
多连同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多连同轴连接器。


背景技术:

2.作为可降低对安装孔的插入阻力的连接器的例子,例如具有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
3.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具有:沿插入方向在箱体的安装孔插入的连接器壳体、在连接器壳体的外周面设置且在连接器壳体的外周面与安装孔的内周面之间用于防水的橡胶圈、以及在连接器壳体的外周面设置的橡胶圈。橡胶圈由含油的含油橡胶形成。橡胶圈设置在橡胶圈的插入方向的近前侧。橡胶圈的压溃余量设定得比橡胶圈小(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1-012847号公报)。
4.现有技术的连接器涉及插头与插座的嵌合,对倾斜、轴错位进行校正的机构的作用小,因倾斜或轴错位而使插入时对触点施加的力增大,触点可能会弯曲。


技术实现要素:

5.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连同轴连接器,该多连同轴连接器具有对插头与插座嵌合时的倾斜、轴错位进行校正的机构,能够防止触点弯曲,另外降低嵌合时的插入力。
6.本发明的多连同轴连接器包括:插头、以及与插头连接的插座。
7.插头包括:壳体、在从壳体突出了规定的长度a的状态下收纳于壳体的多个插头外壳、收纳在各插头外壳的多个插头主体、以及固定在各插头主体的多个插头触点。
8.插座包括:插座外壳,其包括:将从壳体突出的多个插头外壳的前端全部收纳且该插入方向的长度b满足b<a的收纳部、各插头外壳所插通的多个插通孔、以及位于收纳部与插通孔之间并连接收纳部与插通孔且随着从收纳部向插通孔的方向的行进而缩窄地形成的引导孔;插座主体,其收纳在各插通孔;插座触点,其固定在插座主体,与插头触点嵌合。
9.发明的效果
10.根据本发明的多连同轴连接器,具有对插头与插座嵌合时的倾斜、轴错位进行校正的机构,能够防止触点弯曲,另外降低嵌合时的插入力。
附图说明
11.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多连同轴连接器的立体图。
12.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多连同轴连接器的第一剖视图。
13.图3是第一实施例的多连同轴连接器的第二剖视图。
14.图4是第一实施例的多连同轴连接器的第三剖视图。
15.图5是第一实施例的多连同轴连接器的第四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具有相同功能的结构部件使用相同的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17.[第一实施例]
[0018]
下面,参照图1、图2,对第一实施例的多连同轴连接器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多连同轴连接器包括:插头1、以及与插头1连接的插座2。
[0019]
如图2所示,插头1包括:壳体11、在从壳体11突出了规定的长度a的状态下收纳于壳体11的多个插头外壳12、收纳在各插头外壳12的多个插头主体13、以及固定在各插头主体13的多个插头触点14。壳体11、插头主体13由绝缘材料形成。插头外壳12、插头触点14由导体材料形成。
[0020]
插座2包括:插座外壳21、插座主体22、以及插座触点23。插座主体22由绝缘材料形成。插座外壳21、插座触点23由导体材料形成。
[0021]
插座外壳21包括:收纳部211、多个插通孔212、以及多个引导孔213。在连接器插入时,收纳部211将从壳体11突出的多个插头外壳12的前端全部收纳,该插入方向的长度b满足b<a(原因将在后面叙述)。在连接器嵌合时,在收纳部211中无间隙地收纳壳体11的一部分。各插头外壳12插通在插通孔212中。引导孔213位于收纳部211与插通孔212之间,连接收纳部211与插通孔212,随着从收纳部211向插通孔212的方向行进而缩窄地形成。引导孔213优选形成为圆锥台形状。
[0022]
插座主体22收纳在各插通孔212中。插座触点23固定在插座主体22,在连接器嵌合时,与插头触点14嵌合。
[0023]
在此,将c作为引导孔213的插入方向的长度,将t作为规定的阈值,优选使|b+c-a|≦t地形成插座外壳21(原因将在后面叙述)。
[0024]
此外,如该图所示,插座触点23的前端收纳在插通孔212或引导孔213,优选使从插头触点14的前端至插头外壳12的前端的插入方向的长度d与从插座触点23的前端至插座主体22的前端的插入方向的长度e的关系满足d-e>0地形成(原因将在后面叙述)。
[0025]
[使b<a的效果的说明]
[0026]
如图3所示,通过满足b<a地形成多连同轴连接器,在壳体11嵌合在收纳部211之前,插头外壳12的前端到达收纳部211的最内部,被引导孔213的倾斜部2131引导。因为倾斜部2131也位于与其它插头外壳12分别对应的位置,并相同地进行引导,所以即使是多连,也容易进行嵌合。由此,在壳体11与收纳部211开始嵌合之前,由倾斜部2131实施倾斜、轴错位校正,能够防止对壳体11、插头外壳12施加较大的力。
[0027]
[使|b+c-a|≦t的效果的说明]
[0028]
通过使|b+c-a|、即从收纳部211的插入方向的长度b与引导孔213的插入方向的长度c的合计(b+c)中减去插头外壳12的突出长度a后的值的绝对值与规定的阈值t相同、或比t小的值,在由倾斜部2131进行的倾斜、轴错位校正已基本结束(t>b+c-a>0)、或恰好结束(b+c-a=0)、或结束后不久的时刻(-t<b+c-a<0),壳体11与收纳部211开始嵌合,所以,与上述情况相同,能够防止对壳体11、插头外壳12施加较大的力。
[0029]
[将插座触点的前端收纳在插通孔212或引导孔213中、使d-e>0的效果]
[0030]
通过将插座触点的前端收纳在插通孔212或引导孔213中,使d-e>0(即d>e),在
插头触点14与插座触点23开始嵌合之前,插头外壳12与插座主体22开始嵌合。通过插头外壳12与插座主体22嵌合,对因倾斜、轴错位而产生的歪斜进行校正,之后触点彼此嵌合,所以能够防止触点弯曲。
[0031]
[壳体11与收纳部211开始嵌合时触点的位置]
[0032]
如图4所示,在壳体11与收纳部211开始嵌合时,使插头触点14与插座触点23尚未开始嵌合地配置了插头触点14与插座触点23。由此,在作为第一阶段通过引导孔213进行的校正、作为第二阶段通过壳体11与收纳部211嵌合进行的校正后,插头触点14与插座触点23开始嵌合。由此,因倾斜、轴错位而产生的歪斜被校正,能够防止触点弯曲。图5表示插头触点14与插座触点23结束嵌合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技术特征:
1.一种多连同轴连接器,其包括插头、以及与所述插头连接的插座,该多连同轴连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包括:壳体;多个插头外壳,其在从所述壳体突出了规定的长度a的状态下收纳在所述壳体;多个插头主体,其收纳在各所述插头外壳;多个插头触点,其固定在各所述插头主体;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外壳,其包括:在连接器插入时将从所述壳体突出的多个插头外壳的前端全部收纳且该插入方向的长度b满足b<a的收纳部、各所述插头外壳所插通的多个插通孔、以及位于所述收纳部与所述插通孔之间并连接所述收纳部与所述插通孔且随着从所述收纳部向所述插通孔的方向行进而缩窄地形成的引导孔;插座主体,其收纳在各所述插通孔;插座触点,其固定在所述插座主体,与所述插头触点嵌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连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将c作为所述引导孔的插入方向的长度,将t作为规定的阈值,使|b+c-a|≦t地形成所述插座外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连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孔形成为圆锥台形状。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连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孔形成为圆锥台形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连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触点的前端收纳在所述插通孔或所述引导孔且满足以下关系,从所述插头触点的前端至所述插头外壳的前端的插入方向的长度d与从所述插座触点的前端至所述插座主体的前端的插入方向的长度e的关系为d-e>0。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连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触点的前端收纳在所述插通孔或所述引导孔且满足以下关系,从所述插头触点的前端至所述插头外壳的前端的插入方向的长度d与从所述插座触点的前端至所述插座主体的前端的插入方向的长度e的关系为d-e>0。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连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触点的前端收纳在所述插通孔或所述引导孔且满足以下关系,从所述插头触点的前端至所述插头外壳的前端的插入方向的长度d与从所述插座触点的前端至所述插座主体的前端的插入方向的长度e的关系为d-e>0。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连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触点的前端收纳在所述插通孔或所述引导孔且满足以下关系,从所述插头触点的前端至所述插头外壳的前端的插入方向的长度d与从所述插座触点的前端至所述插座主体的前端的插入方向的长度e的关系为d-e>0。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连同轴连接器。插头包括:壳体、在从壳体突出了规定的长度A的状态下收纳于壳体的多个插头外壳、收纳在各插头外壳的多个插头主体、以及固定在各插头主体的多个插头触点。插座包括将从壳体突出的多个插头外壳的前端全部收纳、且该插入方向的长度B满足B<A的收纳部。<A的收纳部。<A的收纳部。


技术研发人员:岩本侑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星电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22.05.18
技术公布日:2022/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