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55481发布日期:2023-12-03 15:55阅读:29来源:国知局
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


背景技术:

1、插入式断路器,由于受到应用场合的限制,对于其内部结构设计和布局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断路器(例如塑壳断路器、框架式断路器等)的要求。

2、现有插入断路器,尤其是设有两个电路结构(例如1p+n型断路器,具有1个l极电路和1个n极电路)的断路器,存在以下不足:

3、1、两个电路结构的接触系统和操作机构一般采取沿断路器壳体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的方式进行布局,一则两组接触系统距离相近对绝缘性能要求高,二来两组接触系统层叠设置增加了断路器的厚度规格。

4、2、为了实现两个电路结构的同步断开或闭合,两个电路结构共用操作机构或者具有两个独立的操作机构,操作机构的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

5、3、n极电路缺少引弧结构,或者设有的引弧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断路器,其内部布局合理且绝缘性能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断路器,其包括壳体以及分别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所述壳体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中,至少一端设有断路器接线端;所述第一电路包括第一操作及接触系统,第一操作及接触系统包括驱动相连的第一操作机构和第一动触头,以及与第一动触头配合的第一静触头;所述第二电路包括第二操作及接触系统,第二操作及接触系统包括驱动相连的第二操作机构和第二动触头,以及与第二动触头配合的第二静触头;所述第一操作及接触系统和第二操作及接触系统沿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位于壳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之间。

4、优选的,所述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的进线端和出线端均为断路器接线端,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的进线端为断路器进线端,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的出线端为断路器出线端;所述第一电路的进线端包括第一进线端和第二进线端,第一进线端和第二进线端沿壳体的宽度方向并排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电路的出线端包括第一出线端和第二出线端,第一出线端和第二出线端沿壳体的厚度方向并排间隔设置。

5、优选的,所述断路器还包括操作件,操作件设置在壳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操作件与第一操作机构驱动相连,第一操作机构与第二操作机构驱动相连。

6、优选的,所述断路器还包括与第一操作机构驱动相连的电动操作机构和线路板,电动操作机构、第一操作及接触系统和第二操作及接触系统沿壳体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且位于壳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之间,线路板与第一操作机构沿壳体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

7、优选的,所述电动操作机构包括驱动相连的驱动电机和齿轮组,齿轮组包括末级齿轮,末级齿轮与第一操作机构的手柄件驱动配合。

8、优选的,所述断路器还包括分别与第一操作机构配合的短路保护机构和灭弧系统,短路保护机构和灭弧系统沿壳体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且位于第一操作及接触系统和第二操作及接触系统之间。

9、优选的,所述断路器还包括与第一操作机构配合的过载保护机构,所述过载保护机构与第一操作及接触系统沿壳体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短路保护机构与第一操作及接触系统位于壳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过载保护机构与灭弧系统位于壳体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

10、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第一排弧通道,第一排弧通道一端与灭弧系统的出口连通,另一端与外部连通,第一排弧通道与第二操作及接触系统沿壳体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

11、优选的,所述断路器还包括电流采样装置,过载保护机构、灭弧系统和电流采样装置沿壳体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电流采样装置和过载保护机构分别位于灭弧系统两侧。

12、优选的,所述第二动触头通过依次相连的第二软连接、第二接线板与第二电路的第二进线端电连,第二接线板与第二静触头相对围成第二排弧通道,第二排弧通道一端与第二操作及接触系统相对,另一端与第二进线端相对。

13、优选的,所述断路器还包括与操作件驱动配合的锁定机构,锁定机构与操作件沿壳体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断路器出线端和锁定机构分别位于操作件的两侧。

14、本发明断路器,在现有断路器长度尺寸内,其第一电路的第一操作及接触系统和第二电路的第二操作及接触系统沿壳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与现有断路器相比,降低了断路器的厚度规格,而且增大了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的绝缘距离和爬电间隙,提高了断路器极间的绝缘性,简化断路器内部走线工艺;其第一电路的第一操作及接触系统和第二电路的第二操作及接触系统均设置断点,具备隔离功能,更加安全。



技术特征:

1.一种断路器,其包括壳体(15)以及分别设置在壳体(15)内的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所述壳体(15)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中,至少一端设有断路器接线端;所述第一电路包括第一操作及接触系统(6),第一操作及接触系统(6)包括驱动相连的第一操作机构和第一动触头(6-8),以及与第一动触头(6-8)配合的第一静触头(6-9);所述第二电路包括第二操作及接触系统(11),第二操作及接触系统(11)包括驱动相连的第二操作机构和第二动触头(11-1),以及与第二动触头(11-1)配合的第二静触头(11-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及接触系统(6)和第二操作及接触系统(11)沿壳体(15)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位于壳体(15)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的进线端和出线端均为断路器接线端,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的进线端为断路器进线端,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的出线端为断路器出线端;所述第一电路的进线端包括第一进线端(9)和第二进线端(10),第一进线端(9)和第二进线端(10)沿壳体(15)的宽度方向并排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电路的出线端包括第一出线端(14a)和第二出线端(14b),第一出线端(14a)和第二出线端(14b)沿壳体(15)的厚度方向并排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还包括操作件(1),操作件(1)设置在壳体(15)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操作件(1)与第一操作机构驱动相连,第一操作机构与第二操作机构驱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还包括与第一操作机构驱动相连的电动操作机构(4)和线路板(13),电动操作机构(4)、第一操作及接触系统(6)和第二操作及接触系统(11)沿壳体(15)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且位于壳体(15)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之间,线路板(13)与第一操作机构沿壳体(15)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操作机构(4)包括驱动相连的驱动电机和齿轮组,齿轮组包括末级齿轮,末级齿轮与第一操作机构的手柄件(6-1)驱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还包括分别与第一操作机构配合的短路保护机构(12)和灭弧系统(7),短路保护机构(12)和灭弧系统(7)沿壳体(15)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且位于第一操作及接触系统(6)和第二操作及接触系统(1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还包括与第一操作机构配合的过载保护机构(5),所述过载保护机构(5)与第一操作及接触系统(6)沿壳体(15)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短路保护机构(12)与第一操作及接触系统(6)位于壳体(15)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过载保护机构(5)与灭弧系统(7)位于壳体(15)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5)包括第一排弧通道,第一排弧通道一端与灭弧系统(7)的出口连通,另一端与外部连通,第一排弧通道与第二操作及接触系统(11)沿壳体(15)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还包括电流采样装置(8),过载保护机构(5)、灭弧系统(7)和电流采样装置(8)沿壳体(15)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电流采样装置(8)和过载保护机构(5)分别位于灭弧系统(7)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触头(11-1)通过依次相连的第二软连接(19)、第二接线板(17)与第二电路的第二进线端(10)电连,第二接线板(17)与第二静触头(11-3)相对围成第二排弧通道,第二排弧通道一端与第二操作及接触系统(11)相对,另一端与第二进线端(10)相对;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其包括壳体以及分别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所述壳体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中,至少一端设有断路器接线端;所述第一电路包括第一操作及接触系统,第一操作及接触系统包括驱动相连的第一操作机构和第一动触头,以及与第一动触头配合的第一静触头;所述第二电路包括第二操作及接触系统,第二操作及接触系统包括驱动相连的第二操作机构和第二动触头,以及与第二动触头配合的第二静触头;所述第一操作及接触系统和第二操作及接触系统沿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位于壳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之间;所述断路器,其内部布局合理且绝缘性能好。

技术研发人员:杨安,卢科军,周长青,付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正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