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30281发布日期:2023-04-06 03:06阅读:40来源:国知局
储能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储能,特别是涉及一种储能设备。


背景技术:

1、当前,储能柜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中,其中较为常见的便是液冷储能柜。液冷储能柜安装于户外,采用热管理机组对电池箱进行冷却。具体而言,热管理机组的内部有流动的冷却液,冷却液通过管道流经电池箱内部,能与电池箱内部的电芯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降温冷却的效果。

2、但是实际使用中由于热管理机组存在冷却液泄漏的可能,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漏液会直接滴落到下方的电气模块上,造成电器部件功能异常、短路等安全隐患,极大的危害到液冷储能柜使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储能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漏液造成电气模块内电器部件短路,危害储能柜使用安全与可靠的问题。

2、本申请提供一种储能设备,其包括:

3、热管理机组;

4、电气模块,所述电气模块间隔设置于所述热管理机组的下方;以及

5、集液组件,所述集液组件隔挡设置于所述热管理机组与所述电气模块之间,所述集液组件能够承接从所述热管理机组泄漏的冷却液。

6、上述方案的储能设备中,热管理机组间隔安装于电气模块的上方,由于在热管理机组与电气模块之间隔挡安装了集液组件,使得即便当热管理机组工作中意外发生冷却液泄漏时,漏液受到集液组件的隔挡而只会滴落到集液组件上,并积存于集液组件上方便定期清理,漏液无法滴落到电气模块上,进而不会渗漏进入电气模块内部对电器部件造成短路,不仅保证了电气模块功能正常,同时也可以大大提升储能柜的使用安全性与可靠性。

7、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液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载梁和集液盘,所述热管理机组支撑于所述载梁上,所述集液盘装设于所述载梁上并位于所述热管理机组与所述电气模块之间。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梁设有安装轨道,所述安装轨道具有沿着所述安装轨道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开放端和定位端,所述集液盘宽度方向的边缘部能由所述开放端插入并沿着所述安装轨道移动,直至所述集液盘长度方向的端部与所述定位端抵接定位。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梁还设有位于所述安装轨道的上方并朝向所述安装轨道方向折弯的限位挡边,所述集液盘宽度方向的边缘部折弯形成有配合挡边,所述配合挡边防止所述限位挡边从所述安装轨道脱离,以防止所述集液盘从所述载梁脱离。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梁具有定位挡板,所述定位挡板设置于所述安装轨道的末端以形成所述定位端,所述定位挡板设有限位孔,所述配合挡边的端部凸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插接于所述限位孔内。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凸起形成有沿平行于所述定位挡板的方向延伸形成有倒扣,所述倒扣与所述定位挡板背离所述安装轨道的侧面扣接。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液组件还包括螺纹紧固件,所述安装轨道位于所述开放端的部位设有螺纹孔,所述集液盘设有与所述螺纹孔对位的通孔,所述螺纹紧固件穿过所述通孔后螺接于所述螺纹孔内以固定连接所述安装轨道与所述集液盘。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液盘面向所述热管理机组的上表面向下凹设形成有存水凹槽;或者,

15、所述集液盘面向所述热管理机组的上表面凸设有一圈挡水沿,所述挡水沿围设形成有存水凹槽。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梁具有用于承载所述热管理机组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宽度方向的一端向下折弯形成或者凸出设置有所述限位挡边。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面长度方向的一端向上折弯形成或者凸出设置有定位体,所述定位体与所述热管理机组抵接定位。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液组件包括两个所述载梁,所述两个载梁并排间隔设置,所述两个载梁分别与所述集液盘宽度方向的两个边缘部配合安装,所述热管理机组支撑于所述两个载梁上。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能设备还包括安装柜,所述安装柜具有容纳所述热管理机组、所述电气模块和所述集液组件的容纳腔,所述集液组件装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集液组件将所述容纳腔分隔形成纵向独立分布的第一安装仓和第二安装仓,所述热管理机组装设于所述第一安装仓内,所述电气模块装设于所述第二安装仓内。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能设备还包括液体回流组件,所述液体回流组件分别与所述集液组件和所述热管理机组相连通,以将所述集液组件承接的泄露的冷却液输送回所述热管理机组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载梁和集液盘,所述热管理机组支撑于所述载梁上,所述集液盘装设于所述载梁上并位于所述热管理机组与所述电气模块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梁设有安装轨道,所述安装轨道具有沿着所述安装轨道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开放端和定位端,所述集液盘宽度方向的边缘部能由所述开放端插入并沿着所述安装轨道移动,直至所述集液盘长度方向的端部与所述定位端抵接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梁还设有位于所述安装轨道的上方并朝向所述安装轨道方向折弯的限位挡边,所述集液盘宽度方向的边缘部折弯形成有配合挡边,所述配合挡边防止所述限位挡边从所述安装轨道脱离,以防止所述集液盘从所述载梁脱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梁具有定位挡板,所述定位挡板设置于所述安装轨道的末端以形成所述定位端,所述定位挡板设有限位孔,所述配合挡边的端部凸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插接于所述限位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形成有沿平行于所述定位挡板的方向延伸形成有倒扣,所述倒扣与所述定位挡板背离所述安装轨道的侧面扣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组件还包括螺纹紧固件,所述安装轨道位于所述开放端的部位设有螺纹孔,所述集液盘设有与所述螺纹孔对位的通孔,所述螺纹紧固件穿过所述通孔后螺接于所述螺纹孔内以固定连接所述安装轨道与所述集液盘。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盘面向所述热管理机组的上表面向下凹设形成有存水凹槽;或者,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梁具有用于承载所述热管理机组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宽度方向的一端向下折弯形成或者凸出设置有所述限位挡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长度方向的一端向上折弯形成或者凸出设置有定位体,所述定位体与所述热管理机组抵接定位。

11.根据权利要求2至10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组件包括两个所述载梁,所述两个载梁并排间隔设置,所述两个载梁分别与所述集液盘宽度方向的两个边缘部配合安装,所述热管理机组支撑于所述两个载梁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设备还包括安装柜,所述安装柜具有容纳所述热管理机组、所述电气模块和所述集液组件的容纳腔,所述集液组件装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集液组件将所述容纳腔分隔形成纵向独立分布的第一安装仓和第二安装仓,所述热管理机组装设于所述第一安装仓内,所述电气模块装设于所述第二安装仓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设备还包括液体回流组件,所述液体回流组件分别与所述集液组件和所述热管理机组相连通,以将所述集液组件承接的泄露的冷却液输送回所述热管理机组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能设备,包括:热管理机组;电气模块,所述电气模块间隔设置于所述热管理机组的下方;以及集液组件,所述集液组件隔挡设置于所述热管理机组与所述电气模块之间,所述集液组件能够承接从所述热管理机组泄漏的冷却液。由于在热管理机组与电气模块之间隔挡安装了集液组件,使得即便当热管理机组工作中意外发生冷却液泄漏时,漏液受到集液组件的隔挡而只会滴落到集液组件上,并积存于集液组件上方便定期清理,漏液无法滴落到电气模块上,进而不会渗漏进入电气模块内部对电器部件造成短路,不仅保证了电气模块功能正常,同时也可以大大提升储能柜的使用安全性与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庆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