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370718发布日期:2023-06-05 03:19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1、锂离子二次电池等二次电池在车辆、便携终端等各种领域中被广泛使用。这种二次电池例如具备作为发电要素的电极体、电解液、以及收纳电极体和电解液的电池壳体。在专利文献1、2中公开了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的一例。在该文献中,记载了向收纳有电极体的电池壳体注入电解液时的步骤。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7-165170号公报

5、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5/087618号


技术实现思路

1、然而,期望的是,使注入到电池壳体的电解液更高效地浸渗于电极体。

2、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制造二次电池时能够提高电解液向电极体的浸渗效率的技术。

3、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4、根据在此公开的技术,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该二次电池具备:电极体,包括正极板、负极板以及配置于该正极板与该负极板之间的间隔件;电解液;以及电池壳体,收纳上述电极体和上述电解液。该制造方法具有:注液工序,在该注液工序中,向上述电池壳体内注入上述电解液;以及减压工序,在该减压工序中,对上述注液工序后的上述电池壳体内进行减压。在此,在上述注液工序后,在经过10小时以上之后实施上述减压工序。

5、在上述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中,通过在注液工序之后实施减压工序,能够将残留在电极体内的气体排出到外部,增大电极体内外的压力差。并且,能够增大电解液向电极体的浸渗速度,提高浸渗效率。

6、另外,在此处公开的制造方法的优选的一技术方案中,上述电极体是将带状的上述正极板和带状的上述负极板隔着带状的上述间隔件卷绕而成的卷绕电极体。在卷绕电极体中,电解液的浸渗会花费更长的时间。因此,优选应用在此公开的技术。

7、另外,在此处公开的制造方法的优选的另一技术方案中,上述正极板具备正极集电箔和形成于该正极集电箔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在该正极板的短边方向上的宽度为20cm以上。根据该结构,能够制造更大容量的二次电池。另外,在具备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宽度为上述范围的正极板的电极体中,电解液的浸渗会花费更长的时间。因此,优选应用在此公开的技术。

8、另外,在此处公开的制造方法的优选的另一技术方案中,在上述间隔件的两表面设有粘接层,利用上述粘接层将上述正极板和上述间隔件粘接,并将上述负极板和上述间隔件粘接。根据该结构,能够提高二次电池的生产率。另外,在具备设有粘接层的间隔件的电极体中,电解液的浸渗会花费更长的时间。因此,优选应用在此公开的技术。

9、另外,在此处公开的制造方法的优选的另一技术方案中,包括:在上述注液工序之前,将上述电池壳体内减压至绝对压力为5kpa以下。根据该结构,能够理想地实现在此公开的技术的效果。

10、另外,在此处公开的制造方法的优选的另一技术方案中,在上述注液工序后的上述减压工序中,将上述电池壳体内减压至绝对压力为5kpa~50kpa。根据该结构,能够理想地实现在此公开的技术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该二次电池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电解液向电极体的浸渗效率的技术。在此公开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的优选的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具备电极体、电解液以及电池壳体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具有向上述电池壳体内注入上述电解液的注液工序和对上述注液工序后的上述电池壳体内进行减压的减压工序。在此,在上述注液工序后,在经过10小时以上之后实施上述减压工序。

技术研发人员:佐野秀树,西出太祐,松田茂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