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电池夹的高稳定性电池包对接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03410发布日期:2023-05-31 17:46阅读:53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电池夹的高稳定性电池包对接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连接器,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电池夹的高稳定性电池包对接接头。


背景技术:

1、电池夹是在便捷式电动工具上广泛应用的一种电连接器,主要用于连接电池包,电池夹主要包括壳体和固定设置在壳体一端的电池包对接接头,电池包对接接头由基座和插接在基座上的多个端子构成,端子用于与电池包插接实现电性连接。

2、专利号为“201922244059 .6”、名称为“电池包适配器”的发明专利实际公开了一种电池夹,其中的电池包对接接头采用装配式连接,端子通过插接的方式插接在基座上,这种连接结构在电池包与电池夹的多次装配后容易出现松动,导致电池夹装配困难,端子与电池包接触不良等问题,因此,传统的电池包对接接头存在使用寿命短、连接稳定性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电池夹的高稳定性电池包对接接头,解决传统电池包对接接头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端子松动、与电池包连接时出现装配困难、接触不良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应用于电池夹的高稳定性电池包对接接头,包括一块底板、一块垂直连接在底板一侧的后端板、以及两片分别位于底板两端且与后端板两端垂直连接的侧挡板,侧挡板悬置于底板上方,所述后端板上连接有两片“7”字形连接端子,两连接端子从后端板的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平行排列且均垂直于底板,两侧挡板分别与两连接端子平行,两连接端子镶嵌在后端板内,任一连接端子的下端从后端板的底面向下伸出、上端从后端板的侧面向底板上方伸出,任一连接端子正下方的底板上表面上开设有一条平行于连接端子的燕尾槽,燕尾槽远离后端板的一端一直延伸至底板边缘并形成喇叭状开口。

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两连接端子之间还平行设置有两片“7”字形检测端子,两片检测端子之间还设置有两片上下排列的定位端子,两片检测端子的正上方也分别设置有一片定位端子,两检测端子下方的底板上也分别设置有一条平行于检测端子的燕尾槽,两片检测端子的下端从后端板的底面向下伸出、上端从后端板的侧面向底板上方伸出,任一定位端子的一端嵌设在后端板内,另一端从后端板的侧面向外延伸至底板上方。

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端子、检测端子和定位端子上均设置有锚固孔,锚固孔均位于后端板内部。

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位于底板上方的连接端子下沿一体成形有向下延伸的第一下凸起部,第一下凸起部的下部向下嵌入底板内,嵌入深度为底板厚度的2/3;位于底板上方的检测端子下沿一体成形有向下延伸的第二下凸起部,第二下凸起部的下部向下嵌入底板内,嵌入深度为底板厚度的2/3。

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任一所述连接端子、检测端子和定位端子均作为镶件与底板、后端板一体注塑成形。

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连接端子设计成“7”字形结构,并镶嵌在后端板内,有效提高连接端子的稳定性,燕尾槽用于与电池包上的燕尾导轨配合,提高电池包与连接端子的对接精度,底板两侧的侧挡板有效限制了电池包的位置,同样起到提高电池包与连接端子的对接精度。检测端子也采用“7”字形结构并镶嵌在后端板内,提高了检测端子的连接稳定性。在连接端子上设置第一下凸起部并使第一下凸起部嵌入底板内,从而有效提高连接端子的抗偏摆能力,使连接端子在使用过程中更稳定,不会出现折弯现象。同理,在检测端子上设置第二下凸起部并使第二下凸起部嵌入底板内,从而有效提高检测端子的抗偏摆能力,使检测端子在使用过程中更稳定,不会出现折弯现象。



技术特征:

1.应用于电池夹的高稳定性电池包对接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块底板(1)、一块垂直连接在底板(1)一侧的后端板(2)、以及两片分别位于底板(1)两端且与后端板(2)两端垂直连接的侧挡板(3),侧挡板(3)悬置于底板(1)上方,所述后端板(2)上连接有两片“7”字形连接端子(4),两连接端子(4)从后端板(2)的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平行排列且均垂直于底板(1),两侧挡板(3)分别与两连接端子(4)平行,两连接端子(4)镶嵌在后端板(2)内,任一连接端子(4)的下端从后端板(2)的底面向下伸出、上端从后端板(2)的侧面向底板(1)上方伸出,任一连接端子(4)正下方的底板(1)上表面上开设有一条平行于连接端子(4)的燕尾槽(5),燕尾槽(5)远离后端板(2)的一端一直延伸至底板(1)边缘并形成喇叭状开口(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电池夹的高稳定性电池包对接接头,其特征在于,两连接端子(4)之间还平行设置有两片“7”字形检测端子(7),两片检测端子(7)之间还设置有两片上下排列的定位端子(8),两片检测端子(7)的正上方也分别设置有一片定位端子(8),两检测端子(7)下方的底板(1)上也分别设置有一条平行于检测端子(7)的燕尾槽(5),两片检测端子(7)的下端从后端板(2)的底面向下伸出、上端从后端板(2)的侧面向底板(1)上方伸出,任一定位端子(8)的一端嵌设在后端板(2)内,另一端从后端板(2)的侧面向外延伸至底板(1)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电池夹的高稳定性电池包对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4)、检测端子(7)和定位端子(8)上均设置有锚固孔(9),锚固孔(9)均位于后端板(2)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电池夹的高稳定性电池包对接接头,其特征在于,位于底板(1)上方的连接端子(4)下沿一体成形有向下延伸的第一下凸起部(10),第一下凸起部(10)的下部向下嵌入底板(1)内,嵌入深度为底板(1)厚度的2/3;位于底板(1)上方的检测端子(7)下沿一体成形有向下延伸的第二下凸起部(11),第二下凸起部(11)的下部向下嵌入底板(1)内,嵌入深度为底板(1)厚度的2/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电池夹的高稳定性电池包对接接头,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连接端子(4)、检测端子(7)和定位端子(8)均作为镶件与底板(1)、后端板(2)一体注塑成形。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应用于电池夹的高稳定性电池包对接接头,包括一块底板、一块后端板、以及两片侧挡板,所述后端板上连接有两片“7”字形连接端子,两连接端子依次平行排列且均垂直于底板,两侧挡板分别与两连接端子平行,两连接端子镶嵌在后端板内,任一连接端子的下端从后端板的底面向下伸出、上端从后端板的侧面向底板上方伸出,任一连接端子正下方的底板上表面上开设有一条平行于连接端子的燕尾槽。通过将连接端子设计成“7”字形结构,有效提高连接端子的稳定性,燕尾槽用于与电池包上的燕尾导轨配合,提高电池包与连接端子的对接精度,底板两侧的侧挡板有效限制了电池包的位置,同样起到提高电池包与连接端子的对接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陆亚洲,唐楼,孔令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华之杰电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