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端连接器、电连接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28174发布日期:2023-10-24 23:49阅读:43来源:国知局
板端连接器、电连接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车辆驱动电机领域,尤其设置一种板端连接器、电连接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1、域控制器是汽车每一个功能域的核心,它主要由域主控处理器、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及算法等三部分组成。丰富的硬件接口资源需要各种不同通流能力的端子对,但是现在的电连接装置大部分都是基于传统分布式架构的方案,无法满足大数量的端子对的连接需求。

2、同时,市场上的成品的电连接装置中端子对的数量都是固定的,往往需要多个电连接装置组合来使用。在将多个成品的电连接装置组合使用的过程中,发现往往组合后的端子对冗余,造成车端口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板端连接器、电连接装置及车辆,能够控制所形成的端子对形式,以避免端子对冗余的情况,同时还能够节省成本,提高电连接装置的适用性。

2、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板端连接器,用于连接线束端连接器并与线束端连接器的插口插接配合,板端连接器包括:第一壳体,包括相连接并围合形成第一容纳腔的多个第一侧板和底板,底板上开设有多个开口,第一容纳腔用于容置线束端连接器;线路板,设置于第一壳体的一侧,线路板上对应各开口开设有至少一个导电孔;插座模块,包括两个以上的插针,插针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每个插针的第一端穿设开口并伸入第一容纳腔内,以与线束端连接器的插口插接配合,第二端可拆卸连接于开口对应的各导电孔内。

3、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插座模块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同一插座模块的插针的载流能力相同,且至少两个插座模块的插针的载流能力存在差异。

4、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至少一个插座模块的插针的数量小于插座模块所对应的开口的数量。

5、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线路板包括多个独立设置的子板,子板与插座模块一一对应设置,或者,线路板一体设置且包括多个子区,每一子区与插座模块一一对应设置。

6、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插针的第二端设置为鱼眼端子。

7、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连接装置,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的板端连接器;线束端连接器,设置于板端连接器的第一容纳腔内,线束端连接器包括插头模块,插头模块包括两个以上的插口,插口与板端连接器的开口一一对应设置,板端连接器的各插针的第一端穿设开口并与插口插接配合。

8、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线束端连接器还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包括首尾相连并围合形成第二容纳腔的多个第二侧板,插头模块设置于第二容纳腔内;板端连接器的第一壳体套设于第二壳体外周,板端连接器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中的一者设置有滑槽,另一者设置有凸块,凸块与滑槽滑动配合并可拆卸连接。

9、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插头模块的数量为两个以上,第二壳体还包括隔板,隔板与第二侧板相连并将第二容纳腔分隔为多个子腔体,各插头模块分设于各子腔体内;插头模块的数量等于子腔体的数量,或者,插头模块的数量小于子腔体的数量,第二壳体还包括填充部,多个子腔体中,部分子腔体连接有插头模块,另一部分子腔体设置有填充部。

10、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电连接装置还包括pcba板,设置于板端连接器背离线束端连接器的一侧,每个插针的第二端穿设导电孔并固定在pcba板上。

11、本申请实施例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电连接装置。

1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板端连接器、电连接装置及车辆,板端连接器用于连接线束端连接器并与线束端连接器的插口插接配合,板端连接器包括第一壳体、线路板以及插座模块,第一壳体形成有用于容置线束端连接器的第一容纳腔,第一壳体的底板上开设有多个开口,插座模块的每个插针的第一端穿设开口并伸入第一容纳腔内,以与线束端连接器的插口插接配合,以插接形成端子对。每个插针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于线路板上对应各开口对应的各导电孔内,由于插针与导电孔可拆卸连接,故可根据使用者对硬件接口资源的要求,即选择不将某些插针插设于导电孔内,从而空置线束端连接器的某些插口,来控制板端连接器和线束端连接器插接配合后所形成的端子对形式,以避免端子对冗余的情况,同时还能够节省成本,提高电连接装置的适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板端连接器,用于连接线束端连接器并与所述线束端连接器的插口插接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端连接器(1)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模块(13)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同一所述插座模块(13)的所述插针(131)的载流能力相同,且至少两个所述插座模块(13)的所述插针(131)的载流能力存在差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插座模块(13)的所述插针(131)的数量小于所述插座模块(13)所对应的所述开口的数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12)包括多个独立设置的子板,所述子板与所述插座模块(13)一一对应设置,或者,所述线路板(12)一体设置且包括多个子区,每一所述子区与所述插座模块(13)一一对应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131)的第二端设置为鱼眼端子。

6.一种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端连接器(2)还包括第二壳体(22),所述第二壳体(22)包括首尾相连并围合形成第二容纳腔的多个第二侧板(221),所述插头模块(21)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模块(21)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所述第二壳体(22)还包括隔板(222),所述隔板(222)与所述第二侧板(221)相连并将所述第二容纳腔分隔为多个子腔体,各所述插头模块(21)分设于各所述子腔体内;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装置还包括pcba板(3),设置于所述板端连接器(1)背离所述线束端连接器(2)的一侧,每个所述插针(131)的第二端穿设导电孔(121)并固定在所述pcba板(3)上。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装置。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板端连接器、电连接装置及车辆,板端连接器用于连接线束端连接器并与线束端连接器的插口插接配合,板端连接器包括第一壳体、线路板以及插座模块,第一壳体形成有用于容置线束端连接器的第一容纳腔,第一壳体的底板上开设有多个开口,插座模块的每个插针的第一端穿设开口并伸入第一容纳腔内,以与线束端连接器的插口插接配合,以插接形成端子对。每个插针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于线路板上对应各开口对应的各导电孔内,由于插针与导电孔可拆卸连接,故可根据使用者对硬件接口资源的要求,即选择不将某些插针插设于导电孔内,从而空置线束端连接器的某些插口,以避免端子对冗余的情况,同时还能够节省成本,提高电连接装置的适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占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