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86533发布日期:2023-04-29 13:29阅读:31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散热器。


背景技术:

1、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和平板等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而目前的电子设备,尤其是手机,在玩游戏的时候会出现发热的现象,则会造成耗电快、卡顿、影响手机性能和运行速度等问题。

2、目前市场上有电子设备散热器,安装在电子设备上对电子设备进行辅助散热。现有的电子设备散热器通常需要插设额外的充电线进行充电,则充电线会限制用户的使用位置,且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而带有电池的电子设备散热器具有续航时间短、以及妨碍用户使用电子设备的缺陷。

3、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散热器,旨在解决上述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子设备散热器包括壳体、散热组件及电池模块;

3、所述壳体具有一内腔,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包括前后相对设置的前表面及后表面,所述壳体与电子设备固定连接,且所述前表面与电子设备相对;

4、散热组件安装于所述内腔,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第一电连接器及与所述第一电连接器电连接的散热风扇;

5、电池模块可拆卸地固定安装于所述后表面,且在前后方向上对应所述散热风扇设置,所述电池模块设有第二电连接器,所述第二电连接器与所述第一电连接器电性连接。

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风扇包括轮毂及环绕所述轮毂设置的多个扇叶,所述后表面包括对应所述轮毂设置的安装区域以及对应所述扇叶设置的进风区域,所述安装区域位于所述后表面的中部,所述电池模块可拆卸地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区域,所述进风区域开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多个进风口。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区域的外表面在背离所述电池模块的方向上朝前倾斜设置。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区域的外表面低于所述进风区域的外表面;所述电池模块包括外壳及电池,所述第二电连接器与所述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外壳包括主体部及连接于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壳体一侧的安装凸台,所述电池安装于主体部,所述安装凸台适配安装于所述安装区域。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的外壁面呈弧形设置,且所述安装区域和所述进风区域的连接处与所述主体部呈间隔设置。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还具有位于所述前表面和所述后表面之间的周侧面,所述周侧面开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多个出风口;所述安装区域设有过孔,所述第一电连接器对应所述过孔设置,所述第二电连接器通过所述过孔与所述第一电连接器电性连接。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散热器还包括分别安装于所述壳体上端和下端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及所述第二夹持件均凸出所述壳体的前表面设置,以形成夹固所述电子设备的夹持空间,所述安装区域、所述进风区域及所述电池模块均沿上下方向延伸而呈长条状。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内腔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散热风扇在上下方向上并排设置,所述第一电连接器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后表面对应所述电路板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且所述显示屏与所述电池模块在上下方向上并排设置。

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块与所述壳体磁吸连接和/或卡扣连接。

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散热座及与所述第一电连接器电性连接的半导体制冷片,所述散热座固定于所述内腔靠近所述前表面的一侧,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面与所述前表面贴合,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发热面与所述散热座贴合,所述散热座朝向所述后表面的一侧形成有容置槽,所述散热风扇固定安装于所述容置槽。

15、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散热器通过使得散热组件安装于壳体的内腔,散热组件包括相互电性连接的第一电连接器和散热风扇,使得电池模块可拆卸地固定安装于壳体的后表面,且在前后方向上对应散热风扇设置。如此,使得整个电池模块为外置电池,无需插线使用,且电池可设置的更大,从而使得电池的容量更大,续航能力更强。且电池模块与壳体的后表面可拆卸连接,则更加便于电池模块与壳体的拆装,进而方便用户随时更换电池模块。

16、而设置在壳体的后表面的电池模块,相比于设置在壳体的左右表面的电池模块,可防止过大的电池模块占用用户在电子设备的背面的手握面积,进而避免电池模块妨碍用户操作电子设备,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设置在壳体的后表面的电池模块,相比于设置在壳体的上下表面的电池模块,可充分利用整个壳体在电子设备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进而使得电池模块可设置的更大,电池的容量更大,续航能力更强。

17、此外,通过使得电池模块在前后方向上对应散热组件设置,则可有效缩短整个电子设备散热器的长度和宽度,使得整个电子设备散热器的结构更为紧凑,进而可避免过长或过宽的电子设备散热器过多的占用用户在电子设备的背面的手握面积,进一步避免电池模块妨碍用户操作电子设备,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子设备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包括轮毂及环绕所述轮毂设置的多个扇叶,所述后表面包括对应所述轮毂设置的安装区域以及对应所述扇叶设置的进风区域,所述安装区域位于所述后表面的中部,所述电池模块可拆卸地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区域,所述进风区域开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多个进风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区域的外表面在背离所述电池模块的方向上朝前倾斜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区域的外表面低于所述进风区域的外表面;所述电池模块包括外壳及电池,所述第二电连接器与所述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外壳包括主体部及连接于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壳体一侧的安装凸台,所述电池安装于主体部,所述安装凸台适配安装于所述安装区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壁面呈弧形设置,且所述安装区域和所述进风区域的连接处与所述主体部呈间隔设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还具有位于所述前表面和所述后表面之间的周侧面,所述周侧面开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多个出风口;所述安装区域设有过孔,所述第一电连接器对应所述过孔设置,所述第二电连接器通过所述过孔与所述第一电连接器电性连接。

7.如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散热器还包括分别安装于所述壳体上端和下端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及所述第二夹持件均凸出所述壳体的前表面设置,以形成夹固所述电子设备的夹持空间,所述安装区域、所述进风区域及所述电池模块均沿上下方向延伸而呈长条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内腔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散热风扇在上下方向上并排设置,所述第一电连接器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后表面对应所述电路板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且所述显示屏与所述电池模块在上下方向上并排设置。

9.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与所述壳体磁吸连接和/或卡扣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散热座及与所述第一电连接器电性连接的半导体制冷片,所述散热座固定于所述内腔靠近所述前表面的一侧,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面与所述前表面贴合,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发热面与所述散热座贴合,所述散热座朝向所述后表面的一侧形成有容置槽,所述散热风扇固定安装于所述容置槽。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散热器,其中,电子设备散热器包括壳体、散热组件及电池模块,其中,壳体具有一内腔,壳体的外表面包括前后相对设置的前表面及后表面,壳体与电子设备固定连接,且前表面与电子设备相对;散热组件安装于内腔,散热组件包括第一电连接器及与第一电连接器电连接的散热风扇;电池模块可拆卸地固定安装于后表面,且在前后方向上对应散热风扇设置,电池模块设有第二电连接器,第二电连接器与第一电连接器电性连接。本技术电子设备散热器可避免电池模块妨碍用户操作电子设备,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技术研发人员:余嘉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余嘉荣
技术研发日:20220120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