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储能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13068发布日期:2022-08-31 00:04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电池储能模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储能领域,特别是一种锂电池储能模块。


背景技术:

2.以锂电池为基础的后备电源,可以广泛应用于对电源重量、体积、循环寿命、倍率要求较高的场景。在大数据时代,共享站、中心机房扩容等空间有限的场景也逐渐需要锂电池后备电源参与。未来,伴随着储能锂电池实现大规模生产,成本不断下降,锂电池将会在通信后备电源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锂电池模块对散热性能要求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锂电池储能模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4.一种锂电池储能模块,包括前安装支架、锂电池组、后安装支架、密封盖板、提手、翻转盖板、正极接头、负极接头、外壳体、对接槽,锂电池组通过前后安装支架定位模块化安装,基于密封盖板板体两端位置电连接安装有正极接头、负极接头并通过翻转盖板隔离分区设计,锂电池组放置在外壳体内槽并使用密封盖板密闭安装,基于外壳体一侧注塑成型有对接槽。
5.优选的,所述基于外壳体另一侧一体式注塑成型有对接插块,对接插块与对接槽对接安装实现了锂电池组的模块化组合,外壳体加工成型有散热窗。
6.优选的,所述前安装支架和后安装支架加工成型有多组导流通孔,导流通孔加快了锂电池组内部的散热效率。
7.优选的,所述锂电池组的锂电池通过散热支架定位安装,每两个锂电池支架定位安装有散热支架,散热支架与锂电池表层接触接热量传导至散热支架架体并及时导出热量。
8.优选的,所述散热支架架体有两组弧形定位边与锂电池贴合,散热支架架体加工成型有散热孔提高散热效率。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一种锂电池储能模块,本装置设计:
10.1;散热支架架体有两组弧形定位边与锂电池贴合,散热支架架体加工成型有散热孔提高散热效率;
11.2:锂电池组的锂电池通过散热支架定位安装,每两个锂电池支架定位安装有散热支架,散热支架与锂电池表层接触接热量传导至散热支架架体并及时导出热量;
12.3:对接插块与对接槽对接安装实现了锂电池组的模块化组合。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锂电池储能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锂电池储能模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流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散热支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散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前安装支架,2、锂电池组,3、后安装支架,4、密封盖板,5、提手,6、翻转盖板,7、正极接头,8、负极接头,9、外壳体,10、对接槽,11、对接插块,12、散热窗,13、导流通孔,14、散热支架,15、散热孔,16、弧形定位边。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20.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锂电池储能模块,包括前安装支架1、锂电池组2、后安装支架3、密封盖板4、提手5、翻转盖板6、正极接头7、负极接头8、外壳体9、对接槽10,锂电池组2通过前安装支架1和后安装支架3定位模块化安装,基于密封盖板4板体轴线中心位置设计有提手5,基于密封盖板4板体两端位置电连接安装有正极接头7、负极接头8并通过翻转盖板6隔离分区设计,锂电池组2放置在外壳体9内槽并使用密封盖板4密闭安装,基于外壳体9一侧一体式注塑成型有对接槽10。
21.所述基于外壳体9另一侧一体式注塑成型有对接插块11,对接插块11与对接槽10对接安装实现了锂电池组的模块化组合,外壳体9加工成型有散热窗12,有利于被动式散热。
22.所述前安装支架1和后安装支架3加工成型有多组导流通孔13,导流通孔13加快了锂电池组2内部的散热效率,避免锂电池组2内部局部地区温度过高。
23.所述锂电池组2的锂电池通过散热支架14定位安装,每两个锂电池支架定位安装有散热支架14,散热支架14与锂电池表层接触接热量传导至散热支架14架体并及时导出热量,散热支架14为铜制合金材质,散热效率高。
24.所述散热支架14架体有两组弧形定位边16与锂电池贴合,散热支架14架体加工成型有散热孔15提高散热效率,散热孔15与导流通孔13对接安装,保证了整个锂电池组2散热的稳定性。
25.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一种锂电池储能模块,本装置为便携式锂电池储能模块,对接插块与对接槽对接安装实现锂电池组的模块化组合,每两个锂电池支架定位安装有散热支架,散热支架与锂电池表层接触接热量传导至散热支架架体并及时导出热量,散热支架架体有两组弧形定位边与锂电池贴合,散热孔提高散热效率。
26.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锂电池储能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安装支架(1)、锂电池组(2)、后安装支架(3)、密封盖板(4)、提手(5)、翻转盖板(6)、正极接头(7)、负极接头(8)、外壳体(9)、对接槽(10),锂电池组(2)通过前安装支架(1)和后安装支架(3)定位模块化安装,基于密封盖板(4)板体轴线中心位置设计有提手(5),基于密封盖板(4)板体两端位置电连接安装有正极接头(7)、负极接头(8)并通过翻转盖板(6)隔离分区设计,锂电池组(2)放置在外壳体(9)内槽并使用密封盖板(4)密闭安装,基于外壳体(9)一侧一体式注塑成型有对接槽(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储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外壳体(9)另一侧一体式注塑成型有对接插块(11),对接插块(11)与对接槽(10)对接安装实现了锂电池组的模块化组合,外壳体(9)加工成型有散热窗(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储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安装支架(1)和后安装支架(3)加工成型有多组导流通孔(13),导流通孔(13)加快了锂电池组(2)内部的散热效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储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组(2)的锂电池通过散热支架(14)定位安装,每两个锂电池支架定位安装有散热支架(14),散热支架(14)与锂电池表层接触接热量传导至散热支架(14)架体并及时导出热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储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支架(14)架体有两组弧形定位边(16)与锂电池贴合,散热支架(14)架体加工成型有散热孔(15)提高散热效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储能模块,包括前安装支架、锂电池组、后安装支架、密封盖板、提手、翻转盖板、正极接头、负极接头、外壳体、对接槽,锂电池组通过前后安装支架定位模块化安装,基于密封盖板板体两端位置电连接安装有正极接头、负极接头并通过翻转盖板隔离分区设计,锂电池组放置在外壳体内槽并使用密封盖板密闭安装,基于外壳体一侧注塑成型有对接槽,一种锂电池储能模块,本装置为便携式锂电池储能模块,对接插块与对接槽对接安装实现锂电池组的模块化组合,每两个锂电池支架定位安装有散热支架,散热支架与锂电池表层接触接热量传导至散热支架架体并及时导出热量,散热支架架体有两组弧形定位边与锂电池贴合,散热孔提高散热效率。提高散热效率。提高散热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尹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特派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14
技术公布日:2022/8/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